“夫人,你没事吧……”
旁边一个丫鬟眼疾手快,忙是扶住了张兰芳。
李达仁也忙是冲上来,看到母亲张兰芳脸色发白,眉头有些紧皱,想来怕是承受不了压力,昏迷了,随即一脚踢在旁边有些发愣的刘二身上:“看什么看,还不快去请郎中!”
“啊奥!,少爷……”
刘二就反应过来,忽然小声道:“少爷!要不要小的去请无为道长,那可是有本事的人!”
“请你妹道长!”
李达仁气得又踹了他一脚,想起那装神弄鬼的家伙还有那捞什子汤,他就气不打一处来,“去叫府里的医师过来……”
刘二忙是点着脑瓜瓢子飞快的跑了出去。
……
很快,一位背着医箱,穿着简单青白布衣的花甲老者跟着刘二匆匆而来,看到李达仁,他忙是拱手:“李公子……”
“先生不必多礼,快去看看我母亲……”
李达仁忙是将他迎了进去。
老人点点头,走到床边,开始给床上躺着的张兰芳诊治。
片刻,他站起身,又对李达仁拱了拱手:“李公子!令堂不过是忧思过度,急火攻心才晕过去了。没有大碍,只需得安心静养就好。我再去开一道药方,安神凝气,每天早晚煎服就可。”
“好的,那就劳烦先生了。”
李达仁点点头,让下人记好药方去抓药。
送走郎中,又在母亲房间里待了一会,看她面色微微有些恢复,李达仁才松了口气。让下人丫鬟好生照看,自己则是去到了父亲的书房,同时把管家李来福召了过来。
坐在书房椅子上,李达仁看向了管家李来福,问道:“福伯,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父亲那边真的出事了?”
李来福微蹙着眉头:“少爷,是刚才海边那里有人来传话,说是海船回港了。只是……只是回港的船工们说他们遇到了风暴。还说亲眼看见了老爷的海船倾覆,等风暴过后也没有找到咱们家的海船,所以……”
听到管家的话,李达仁的脸上顿时一变,心里有些发慌。
这是海难啊!
后世那么发达也有海难发生,更不要说这个时代,史书上记载的海难也不计其数。
尤其是如今的大明。
历史上,大明朝可是有着很严格的海禁政策,从太祖朱元璋那里开始,主要也是为防沿海军阀余党与海盗滋扰。但是同时,也一定程度上给大明朝的经济外延造成了一定的限制。
不过海禁政策也不是一成不变,大明朝这几百年,海禁政策也是几经波折,几经强化,到了现如今,随着之前隆庆开放和海外贸易的迅速发展,明末海禁已经基本上处于废弃状态。因此,才有了像李达仁老爹这样的豪商出海贸易。
不过对于李达仁来说,从来都没有碰到过这样的事情,却没想到,这刚穿越,就被自己给碰上了!
迷茫大海,这个时代的落后技术,李家的海船,还有船上的那些货物都沉入了海中,还有活着回来了可能吗?
李达仁有些脑疼:“福伯,那现在怎么办?海上那边的情况现在如何,要不要我现在过去……”
“少爷,这个时候你可不能离开。老爷出事,夫人身体状态也不好,你一定要在家中坐镇啊!”
李来福忙是说道,“您放心,海上那边的事情,我已经叫人去看了。有官府的人在,也可以拜托往来倭国的海船帮忙。”
“那就麻烦福伯了。”
李达仁点点头,又想了想说道,“对了福伯,之后外面的消息,你就直接报给我吧。不要打扰母亲……”
李来福自然明白,看到面对劫难,自家少爷如此表现,他也是心中慰藉,随即道:“放心少爷,一有消息,老奴一定第一时间过来告诉您。另外少爷……”
看着李达仁,李来福想了想,还是把心中的担忧说了出来:“海船出事,其他人倒还好应付,但是这次出海前借贷的银子,怕是得要想办法……尽快想办法凑齐……”
“什么意思?”
李达仁有些发愣,“想办法凑齐?”
看着他,李来福不禁苦笑一声,随即将情况说了一下。
“少爷!老爷这些年赚了不少的银子,可在前几年用海船运送粮食到往东江镇就收不到银子了。
东江镇的军爷只给开出盖有东江镇官印的白条子,让老爷拿着这样的白条子找登莱巡抚要银子。
登莱巡抚衙门自然不认账,他们又把这笔账推到了东江镇身上。几年过去了,这笔账也就成了烂账。
去年东江镇毛文龙被杀,这笔账就更加没有人承认了。咱们府上的现银都压在了这上面,老爷听说倭国缺铜钱,却盛产白银。
只得四处借贷,凑了三船的铜钱去倭国换银子!
可谁知竟然在海上出了事,老天真是不遂人愿啊!”
听管家娓娓道来,李达仁才对李府有了新的认知。
原来,这偌大的李家,看似富足,登州城第一大富商,但是实际上,在这个时代大背景下,官府压迫,如今已经是了空壳家族了。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李达仁开口道:“福伯!你说实话吧!我爹一共借了多少银子?”
管家不用看账本,张口说道:“老爷一共借贷了三万一千六百两银子,还款的时候还要多加五千两的利钱!”
“嘶!”
李达仁听完这一组数字就是一阵的牙疼,心中更是有着无数的话语不知道当讲不当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