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几日京师百姓突然发现街道上奔行的骑士多了起来,即使是在闹市区这些人也毫不减速横冲直撞,吓得百姓们纷纷躲避。
他们出行的目的地只有一个,那就是城东。有人说那里发生了民乱,也有人说那里是李家军的驻地。
为了兑现答应李达仁的承诺,周延儒头发都要愁白了。粮饷之类的还好说,从崇祯皇帝的内帑中挤一些也就够了。
关键是李家军要求补发的军械,这就让周延儒伤透了脑筋。李家军可不要兵部打造出来粗制滥造的军械,不合格的一律不收。
而大明打造出来的军械偷工减料已经成为常态,合格的军械反倒成了凤毛麟角。
为了满足李家军的要求,匠人们连夜赶工打造,即是如此没有个月余,根本打造不出来。
周延儒曾经想过用粮饷代替,可李达仁却是态度坚决。谈好的条件绝不能改,必须要拿到足够的军械。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各地勤王的兵马也来了不少。但他们都避开了京师城东这块区域,选择在其他地方安营扎寨。
三大营的惨败他们早有耳闻,若不是李家军最后时刻放水,恐怕京师的三大营就要彻底完了。
如此恐怖的战力震慑住了所有人,没有人再敢小看李家军。就连朝廷给李家军的优待,也没有人敢说三道四。
在李家军驻扎京师城外半月后,一匹来自西北风快马冲进京城。
建奴退走了!
这个消息瞬间传遍了京师,惶惶不可终日的京师百姓奔走相告,一个个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
他们终于不用再受女真人的威胁了,终于不用住在拥挤昂贵的京师了,终于不用再忍受奸商的盘剥了,……
可过了两日,京师百姓惊讶的发现,粮食和各种货物的价格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再次上涨了一成。
京师百姓瞬间明白过来,威胁京师的不仅有关外的女真人,还有近在迟迟的李家军。
女真人的退走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们没有想到女真人的这次入寇,不过是打打秋风而已。
劳师远征的皇太极根本就没有打进中原的打算,他只是把大明当做了打草谷,奖励一下有功的士兵而已。
得到好处自然要退走了,他们的退走让京师中的崇祯和大臣们傻眼了。
本想驱虎吞狼,让李家军与女真人死磕。现在女真人退走了,李家军根本就不用去宣府了。
李家军一日不离开,京师一日不得安宁。
周延儒再一次来到了李家军大营,与李达仁秘议了许久返回了京师。
仅仅过了一日,京师朝阳门大开。一队队盔明甲亮的士兵从中走出,其中有着,最前是钦差仪仗铜锣开道好不热闹。
京师百姓好奇的看着这支队伍,搞不懂这支队伍到底要去往何方?
……
李达仁站在战车上,目光远眺看向京师。在他身后是万余李家军,还有许多被救治的三大营士兵。
经过这段时间的调养,受伤的三大营士兵只有两人重伤不治,剩余的人已经基本痊愈。
这些人仍然不肯离开,他们喜欢上了李家军中氛围,喜欢上了这里的肉香,还有香甜的玉米饼子。
但这一切都要结束了,朝廷传旨官员一到他们就要返回三大营。再去过从前那种混吃等死的日子,许多人心中都有些不是滋味。
他们沉默的站在李家军的右侧,一千多人竟然没有发出半点声音。没人知道他们心中的想法,也没有人能替他们做出决定。
“咣!咣!”
铜锣声音远远传来,远处的官道上扬起滚滚的烟尘。一支队伍速度不快,却在逐渐的靠近。
李达仁终于将目光从京师的方向收了回来,眼神聚焦在传旨钦差的队伍之上。
……
传旨队伍中有三顶轿子格外显眼,最前方的轿子小的可怜,仅容一人坐在其中而已。
后面的轿子十分的宽大,八个轿夫卖力的抬着,显示出轿中人身份的高贵。
最后一顶轿子看起来十分的普通,但却是明亮的黄色。在等级制度森严的明朝,只有皇家才能使用这样的颜色。
虽然轿子很小,却走在了最后面。因为轿中之人代表了皇家,代表了崇祯皇帝。
在仪仗队伍中最前方的小轿旁,跟着一位身材佝偻的老者。这人有些驼背,时不时的还会咳嗽两声。
周围的人不自觉的就会躲开这人,看过去的眼神中也是充满了鄙夷。
据说这老者是张大人的管家,若非如此绝不可能让他混进队伍。
一行人很快来到了李家军面前队伍停下,轿中之人陆续走了下来。
最前方的轿帘一掀,一脸严肃的张逸轩走了出来。身边的老者弯腰跟在他的身后,让其他人忽略的是,老人的咳嗽不知何时停止了。
八抬大轿上下来的是周延儒和一位身材消瘦的中年人,中年人的身体还有些虚弱,被周延儒拉了一把才站稳了身形。
最后明黄色轿子中下来的是一位宦官,这人三四十岁的样子,手中却捧着圣旨,低头走了上来。
当他们看到了李家军整齐的人马,几人脸上的表情各异。张逸轩的眉头紧皱,一张脸阴沉的要滴出水来。
周延儒则是面露思索之色,他不明白李达仁为何要收拾行囊,这是要立刻离去吗?
难道李家军劳师动众前往京师威逼,就只是为了身边的孙元化而来吗?
站在他侧后方的孙元化则是老泪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