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都市现代>大国重器>第五百六十七章 走出摇篮 终结章

到2004年,中华制造在徳汶的几大制造中心城市全部建设完成,科技发展再一次进入到狂飙阶段。

当年底,遍布全岛的雷达警戒体系全面建成。

这一警戒体系由总计上万台无人值守型米波、微波、毫米波、激光等遥控雷达车组成,采用模块化制造,在维修的时候,只需要更换损坏模块即可,相当方便。

雷达车平时隐藏在山头、高地的隐蔽洞窟之内,处于待机状态。

一旦需要,指挥部便可通过光纤,打开大门,遥控雷达车驶出隐蔽洞窟,在预设阵地展开。

雷达数据通过光纤与骨干通讯网相连,将数据实时传送至数据中心进行实时处理。

利用光纤的高速特性,通过对遍布全岛类型完备、数量众多的雷达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可以对极其细微的雷达信号作出精确探测。

纵然是号称无法发现的隐形飞机,在这张严密的雷达网面前,也无所遁形。

分批开机,大大增强了雷达的生存几率。

而庞大的雷达数量,易于维修更换的模块化设计,更是让敌人几乎无法将其彻底摧毁。

警戒体系的建成,大大地提升了徳汶对海空的掌控力度。

当世界各国还在对徳汶发展反应迟钝之时,中华制造受徳汶军方委托,代为研发四代隐形战机,以保卫领空。

中华制造与国内接洽,用从秘密渠道获取的f119发动机完整设计图纸及工程制造图纸,连同全套的制造设备图纸,向国内换取到了进展缓慢的s15发动机的全套资料。

根据这些不完整的资料,中华制造只用了半年时间,就成功研制出代号为“推动力”的大功率涡轮风扇航空发动机。

该发动机,其实就是历史上最终研发成熟的国产s15,其加力推力达到了18吨,远大于这时才14吨的117119。

并且成熟版的s15,还具备了三元矢量技术,在兼顾了隐身性能同时,极大地提升了战机的机动性。

国内用中华制造提供的样机进行测试后,对其优越的性能为之震惊,毫不犹豫答应了徳汶方面提出,用全部歼20前期研发资料,换取s15全套技术的要求。

拿到歼20前期研发资料以后,中华制造研究人员以其为蓝图,仅过了一年半,就再次刷新了国内方面的认知,制造出了代号为“守卫者”的四代隐身战机。

该战机基本采用了国内的外观设计,只是因为有动力更出色的s15,取消了原设计中的鸭翼。

在保证飞机升力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战机的隐身特性。

这一设计,后来也被国内所采用,原本历史上争议颇大的鸭翼款歼20,在这个时空再无踪影。

2006年中,守卫者原型机秘密海运至国内,送到阎良试飞基地进行试飞。

国内试飞员在试飞过改型飞机之后,对其性能赞不绝口,极为推崇,甚至认为就算是美国的f22,也绝不是这款战机的对手。

在征得了徳汶军方的同意后,两国飞行员举行了一次隐形战机与三代机之间的对抗演习。

演习的结果令所有人都瞠目结舌。

在不依靠地面防空体系提供支持、也不考虑携弹量的条件下,隐形战机对歼11、歼10,竟然打出了击落180架次敌机,自身无一损失的惊人战绩!这次演习,彻底颠覆了国内对隐形战机的认知,明白到拥有四代机迫在眉睫的必要性,和巨大战略价值。

守卫者研发成功之后,中华制造根据徳汶军方要求,契合徳汶地形条件,再接再厉,以守卫者为原型,用时半年,研发出了短途滑跑垂直降落版守卫者2型隐形战机。

守卫者2换装了采用变频技术的“推动力”2型发动机,其最大推力达到了不可思议的25吨。

不同于f35用速度换推力的妥协,采用变频技术的推动力2型发动机,可以在起飞阶段采用大涵道增加推力,在起飞后则收缩涵道,以达到超巡需要。

守卫者2型的出现,彻底弥补了徳汶缺乏纵深的致命缺点。

其可以隐藏在山谷之内,通过较短的跑道滑行起飞,对敌作战。

当机场暴露,跑道被敌方摧毁后,又能利用垂直降落能力,返回机场降落,大大地提高了战机的出勤、生存几率。

必要时,它甚至可以隐藏在山体洞窟内,利用山洞内的隐蔽跑道,悄然起飞执行战斗任务。

这对于毫无战略纵深的徳汶来说,可谓是至关重要。

徳汶军方喜出望外,一口气采购了两百架守卫者2型,短距起飞垂直降落隐形战机,又采购了五十架守卫者1型,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执行着保卫徳汶领空的使命。

雷达警戒网络、隐形战机的装备,让徳汶安全得到了充足的保证,白云天终于可以长出一口气,开始考虑如何移民太空的问题了。

星际移民,最重要的一项关键技术,就是如何低成本地脱离星球引力,进入到外太空。

按照现在的宇航技术,火箭是唯一手段。

但是火箭高昂的发射成本、准备周期,都严重制约了人类迈出地球的步伐。

要满足大量、无需太多准备的宇航需求,还需要一种极为便捷、成本低廉的飞天技术。

2008年,徳汶在岛屿中心山区,选择一座海拔4251米的高山,对山头进行整形,修建了一条长度为三公里的电磁轨道。

当年底,该轨道进行了首次测试。

当程序启动,轨道以此通电形成电磁斥力,推动轨道


状态提示:第五百六十七章 走出摇篮 终结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