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着刘凯规划好的牛皮纸,师徒两人兴致勃勃地展开了讨论。
刘凯来自后世,信息量发达,可谓见多识广;徐光启是当世最出色的科学家、政治家,提倡务实,基本功极其扎实。
两人这一讨论,时不时就摩擦出许多智慧的火花。
随着刘凯不住的修修改改,南山皇庄的未来轮廓,也变得越来越清晰。
直至师徒两人都有些疲惫的时候,徐光启才从腰带上摘下烟杆,填上烟丝,而刘凯也十分有眼力见的掏出引火之物,给徐光启点上。
美美地抽了两口烟,徐光启缓缓地吐出烟圈。
“如果纸上的东西真的能够成为现实,南山皇庄就不仅仅只是皇庄,说它是一座小城也不为过。
殿下,你想过没有,这需要多长时间,又需要投入多少钱粮?”
刘凯笑了笑,说道:“老师,弟子预计在四年之内将其建成。至于需要多少钱粮,弟子没有仔细计算,想来数目不会少,所以弟子才会对工业区那块儿特别上心。
弟子就指望着工业区那里尽快有些产出,然后贩卖出去,好弥补弟子的亏空。
否则又是大规模的建设,又是佃农的薪酬,弟子还真的是有些负担不起。”
“太祖祖训,大明藩王不得经商。殿下如此大张旗鼓,就不怕御史弹劾?”
刘凯摇了摇头,“弟子身为信王,怎会违反祖训。”
说完,他冲徐光启眨了眨眼睛,“皇庄里的产出,都是出自老师之手,和小子可没什么关系。
老师如今已经致仕,只要是正当生意,似乎都不必担心御史弹劾,对吧?”
徐光启没好气地白了刘凯一眼,“就知道当初你拜师的时候存心不良,原来是指望为师帮你背锅!”
“师父可冤枉弟子了,当初弟子之所以拜师,主要还是艳羡师父学识渊博,高风亮节。
心想能够跟在师父身边学习一二,就可以终身受用了,绝对没有让师父背锅的想法。”
刘凯学着记忆中王承恩的样子,一脸讨好地看着徐光启,好听的话宛如不要钱般不断从口中喷出。
看到刘凯如此惫懒,徐光启只能无奈地摇了摇头。
当初收刘凯为弟子的时候,徐光启就已经做好了为刘凯背锅的准备。若是连这点觉悟都没有,他也不配叫徐光启了。只是……
徐光启默不作声,吧嗒吧嗒抽着烟袋。烟袋锅中的烟丝传出滋滋的声音,发出时明时暗的红光。
“你想过没有,陛下那里……很多时候……献巧不如藏拙啊!”
对于徐光启话里的意思,刘凯瞬间就明白了。
大明之所以把王爷当成猪来养,就是为了预防靖难之役再次发生。
天启皇帝朱由校现在虽然对刘凯百般疼爱,可刘凯一旦展现出过人的才能,老天爷才知道朱由校到底会怎么想。
一旦朱由校认为刘凯的存在对他产生了威胁,那……
感激地看了徐光启一眼,刘凯认真地说道:“老师可能不信,这些问题,弟子真的从来都没想过。因为,我大明如今的情况……不容乐观。
前些年,弟子时常做些奇怪的梦,梦到我大明内忧外患,最后分崩离析。
野蛮的满洲建奴入主中原,占了我汉人的花花世界。他们恐惧汉人人口众多,又眼热我汉人的财富,所以如蒙元般对我汉人举起了屠刀。
村庄被烧成灰烬,数十万、数百万的人口被一次次的屠杀,血流成河,尸体填满大江,大江为之断流。
都是我汉人百姓,都是我炎黄血脉啊!
凭什么,凭什么受苦的总是我汉人?
蒙元旧事才过去了三百多年,难道我汉人还要承受这样的命运?
弟子算不得一个好人,遇到美酒了想喝两口,遇到漂亮的女人也想多看两眼,喜欢财货不落旁人,酒色财气样样沾边。
弟子喜欢安逸的生活,春游秋狩,走马章台,呼朋唤友,饮酒高歌。做个富贵闲人,一辈子不愁吃喝,那有多好!
可是……师父,弟子做不到啊!
既然已经来到这个世上,弟子总要为大明,为我汉家百姓做些什么。否则,弟子死后,如何去面对那些枉死的冤魂。
那不是一个、两个、十个、百个……那是千千万啊!
父母去得早,叔伯辈们整日想的是如何捞好处。皇兄一个人身处朝堂,孤立无援。我这个弟弟若是也沉寂下去,出了事情,何人能够为他分忧?
师父,弟子并没有什么野心!
弟子只希望看到,我大明的百姓,能够幸福安康;
弟子只希望看到,我汉家儿郎,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够挺起胸膛;
弟子只希望看到,我炎黄血脉,能够渊源流传,在这片茫茫的大陆上,始终屹立不倒;
弟子只希望看到,我华夏文明,能够冲出四海,传遍八方,不用卑躬屈膝地去学习那些列强。”
一口气将心中的话全部说完,刘凯变得有些喘息。可他却双眼直视着徐光启,脸上的表情严肃而又认真。
都说男人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徐光启年过六旬,形形色色的人见过不少。刘凯的话是否发自内心,他一眼就能看出。
也正是因为看出来了,所以才在他的内心引起宛如天塌地陷般的震撼。
同刘凯的南山皇庄规划图一样,刘凯话语中的一些东西,他依然有些不太明白。
可即便是这样,已经带给他相当大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