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里沸沸扬扬的流言蜚语让很多人都头痛,护国公仇士良就是其中之一。他本来还想再加把力,把鱼恩彻底推到深渊。但是听到这些流言后,敏锐的嗅到阴谋的味道,马上收回黑手。为避免引火烧身,他只能静观其变,看着对手表演。
听到传召义昌公主进宫的消息后,护国公急忙对着身边人吩咐几句,然后脸色阴沉的往卧室走去。现在他只能希望一觉醒来,该在监狱的人还在监狱,该办公的补阙还在办公。
护国公可以回去睡觉,有些人却不能,公爷的吩咐还指望着他们去办。
因为皇帝并没有立案就结案,作为鱼恩通匪案的主要证人,刘三并没有得到任何保护。只是李玉还认为他还有些用处,才把他继续留在李府。
一边欣赏着如水的夜色,一边继续做着自己的美梦,刘三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正在向着自己靠近。
相爷怒气冲冲的登门问罪,让李府今天有些乱,并没有人在意这个多余的人,也没有人发现他已经变成一具冰冷的尸体。
对于仇士良来说,只要刘三一死,不管事情发生到什么地步都和他没关系。肯定有人会怀疑到他身上,但却少了顺藤摸瓜的可能。没有证据,谁敢查他?
刘三已经冰凉的时候,李玉还在苦口婆心的解释书信的事情,相爷还在怒斥他勾搭公主的事情,爷俩的思路简直就不在一条线上。
在李玉看来,与公主通奸的人不少,大家也经常拿出来卖弄,还真没见过谁因为这件事获罪。叔叔之所以生气,是认为自己构陷驸马,只要这件事解释清楚,叔叔的怒火自然就会消散。
在李德裕看来,无论李玉有没有构陷鱼恩,承担下这个罪名都是侄儿最好的结果。通奸的事情已经遮不住,李玉若是不获罪,上柱国公和鱼恩岂能善罢甘休?与其因为通奸获罪,丢尽皇家的脸面,还不如因为构陷获罪。这样皇帝或许会看在太原李氏,清河崔氏的面子上,处罚的轻一点。
李玉只知道自己的道理,不明白叔叔的道理,所以叫人去带刘三,希望能用他说服叔叔,只可惜变成死体的刘三再也不能为他作证。
听到刘三的死讯,李玉犹如五雷轰顶一般,愣愣的看着李德裕,想说不是自己杀人灭口,却没敢说出来。
身为宰相,李德裕看事情肯定要比李玉这个毛头小子深,有些事情刚一发生,他就能嗅到阴谋的味道。刘三的死他不但没有怀疑到侄儿头上,反而让他相信侄儿并没有说谎。相爷瞬间就明白,这是有人想通过李玉构陷鱼恩,发现事情有暴露的危险,马上杀人灭口。
只是构陷鱼恩的人会是谁呢?是仇士良想借刀杀人,还是鱼弘志导演的苦肉计?
……
李玉胸有成竹的模样绝对不是做作,因为他比鱼弘志多知道一件事,这件事就是活字印刷术。
只是在探监的时候,鱼恩略微提了一下这件事,李玉马上就意识到这件事的重要性,回来还特意打听过。他知道刘禹锡已经找国子祭酒柳公权实验活字法,而且已经颇有所成,这才能丝毫不乱。
当听到李玉的解释后,老狐狸终于可以如同李玉一般胸有成竹,平心静气的等待。虽然不知道什么事活字印书法,但是李玉能把它搬出来,并且连刘禹锡,柳公权都给予天大的评价,他就知道鱼恩的分量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先是铁锅,紧接着是印书,两者都是能让大唐强盛的好东西。皇帝会不给鱼恩一个交代,安抚一下他那颗巧夺天工的心?
书房里踱步的人已经从鱼弘志变成刁钻,短小的四肢并不影响他移动的频率,晃来晃去看的人有些心烦。晃动好一会儿,他还是没有忍住,操着尖细沙哑的声音问道:“公爷既然已经知道刘三有危险,为何不保他一条命?只有他活着,咱们才能找到陷害驸马爷的人,才能为驸马脱罪,保住首领的性命。”
为何要救刘三?他构陷鱼恩本就该死。
救下来又有何用?自从知道书信造价的那一刻,老狐狸不用问也知道,是谁有机会接触到刘三,是谁在陷害鱼恩。
皇帝已经给李玉准备好罪名,岂会因为刘三的三言两语,就冒着社稷晃动的危险,把罪名安到仇士良的身上?老狐狸明白,手里的力量不够时,就算明知道仇士良谋反,圣上也会视而不见,更别说只是构陷。
死去的刘三比活着的刘三更有用,因为活着的他只能打草惊蛇,而且还会把相爷心中的钉子暴露出来。而死去的刘三,可以藏住相爷心中的钉子,要知道隐藏的东西才更容易伤人。
老狐狸知道,只要稍加思考,李德裕就不会怀疑自己。因为鱼恩这件事,已经搭上一个白居易。谁会为了构陷一个右补阙,葬送一个二品大员?就算这个右补阙与公主通奸也不行。
解释完这一切,老狐狸告诉刁钻,现在要担心的不是刘三的死活,而是如何利用鱼恩脱罪的机会,保住孟刚的命。
鱼恩脱罪只会让唐武宗知道自己误信谣言,对受到牵连的孟刚有一点愧疚。这一丝愧疚只是个切入口,还不足以让皇帝收回成命。想要保住孟刚的命,还得想别的办法。
“小混蛋怎么说?”
问话的是鱼弘志,询问的对象是李玉。这么多天来,都是李玉去探监,他一次都没去过。
听到询问,温文尔雅的人回到:“郎君说,如果事情发展的顺利,相爷肯定会帮忙。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