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都市现代>带着机器狗去唐朝>第77章 开国县男

房玄龄作为中书令,办公场所这是在大兴宫之内,一般早朝退朝之后他就会回去当值,一直忙到日落才回府。

不过今天是个例外,刚刚下朝没多久,房玄龄和尚书左仆射萧瑀,带着户部、工部的几个人,让一个身体比较强壮的小吏扛着曲辕犁要去见李世民。

虽然房玄龄深得李世民信赖,但是曲辕犁要真的推广开来,还是得靠尚书省去执行。

毕竟中书令地位再高,毕竟只是一个决策部门的领导,不是最终的执行部门。

这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三权分立了。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判断决策是否可行,不行就退回中书省重来,尚书省下面的六部最终来执行。

在房玄龄看来,曲辕犁这种简直就像是“祥瑞”一样的东西,最好是在小范围的先沟通好,然后再在朝会上公布会好一些。

其实,自古以来,大事往往多是在小范围的沟通之中决定的。像是大朝会那种场合,根本就不适合讨论太过具体的事情。

……

甘露殿之中,李世民还在和长孙皇后闲聊着,这时又有一名太监进来,“禀大人,萧公和房公求见。”

“那个萧老头不是对渭水之盟很有意见,最近都称病在家吗?怎么今天居然和玄龄一起来见朕。”

李世民有点疑惑的说道,来汇报的太监自然不会接这个话头,李世民说这话也不是指望人家来回答。

“陛下,是不是朝中出了什么大事?你还是先去看看吧。”

长孙皇后的政治敏感性还是很高的,萧瑀和房玄龄两个宰相级别的人联袂求见,绝对是有什么大事。

“行,那我就去看看吧。”

……

政事堂。

“两位爱卿不要告诉我你们兴师动众的来找朕就是为了这架犁?”李世民见到萧瑀和房玄龄进来的时候,后面有人抬着一架犁,有点调侃的说道。

虽然曲辕犁长的和现在的犁挺不一样的,但是还是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一架犁。

古代的帝王在每年的二月初二都要象征性的亲自下地耕种一番,所以虽然这些皇帝高高在上,一些常见的农具还是都认识的。

“陛下还真猜对了,微臣这次和萧仆射一起来,为的就是这幅犁。”房玄龄的回答出乎李世民的意料。

“陛下,只要大唐普及这曲辕犁,天下饥荒将不再有。”萧瑀的说法让李世民的眼睛跳了跳:“天下饥荒不再有?这话听起来怎么这么的不靠谱?”

“两位爱卿莫要说笑,到底所奏何事,快快说来。”

“陛下,天下饥荒不再有或许夸张了点,但是能够提升至少两成的粮食产量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什么?当真如此?”李世民惊住了,一直以来,作为帝王最关心的就是粮食产量是否充足了。

只要老百姓都有饭吃,就可以算是盛世了!

可以自古以来,这个目标都难以达成。

“陛下,户部已经亲自测试对比了,我和玄龄亲自在现场确认过,这个新式的曲辕犁耕地速度是现在的三倍以上,并且只需要一头牛就可以轻松拉动,如果没有牛的话,用人拉也勉强可用。还有就是用这个犁耕地,耕的更深。”萧瑀虽然年纪已经比较大,但是口齿清晰,说起话来头头是道。

“陛下,臣可以保证萧仆射说的属实。”房玄龄看到李世民有点不可置信的看着萧瑀,赶紧在一边补充了一句。

虽然哪朝哪代都有欺上瞒下,胡搞乱来的事情发生,但是萧瑀和房玄龄一起,显然是不会乱来的。

李世民激动的站起声来:“王德,马上安排一下,朕现在就要亲自去皇庄观摩新式犁的使用情况。”

李世民很清楚这个犁的影响有多大,正因为清楚,所以很想亲自观看,甚至亲自使用一下,这样才敢下决心让各地全力推广。

无农不稳,农业要是乱了,江山也就坐不稳了。

事关天下农业的大事,容不得李世民不谨慎。

听了李世民的话,萧瑀和房玄龄对视了一眼,似乎在说:“你看,我就知道陛下肯定要下地亲自试一试的。”

皇帝出宫,要准备的东西是非常多的,

中国古代帝王的出行,按规模的大小分为大驾、法驾、小驾三等。

汉代规定,大驾由公卿{宰相等官员}奉引{在前引导},大将军参乘{随车护卫},太仆{掌管宫廷车马}驾车;属车81乘,另外还要备车千乘;护卫骑兵万余人。

法驾,由京城长官奉引,侍中{皇帝近侍}参乘,奉车郎驾车;属车36乘。

小驾的规模最小,仅由执事尚书1人侍从,属车的数量更少。

但无论是哪种规模的出行,为帝王护驾的仪卫兵仗都是相当可观。

具体举个例子,就说乐队的乐器需要准备哪些吧。

乐器以各种鼓为主,主要有鼓、大鼓、铙鼓、节鼓、小鼓、羽葆鼓等,还有吹奏乐器笛、箫、笳{亦作胡笳,北方民族的一种吹奏乐器}、长鸣和中鸣{均为hào筒}、大横吹{横笛}、筚篥{管乐器}等以及金钲等打击乐器,整支乐队由750余人组成。

光听那一串的名字,就不是一时三刻可以准备的。

一向认为应该严格遵守礼法的萧瑀,在看到李世民准备轻车简从的便服出行,在此时此刻都闭上了自己的嘴巴。

实在是这曲辕犁关系太大了。在这个面前,些许的违背礼法又算得了什么呢?

……

“玄龄你是说这曲辕


状态提示:第77章 开国县男--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