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万岁约阿希姆>826.第825章 金将军的高光时刻(下)

派出舰载机群攻击特鲁克的美国第6特混舰队,位置处在马绍尔群岛西北方海域,与特鲁克的直线距离足有600多公里。正因如此,日军海空军部队均未发现这支来袭的美国舰队。

以往历次海战,舰载机群的作战半径通常在400公里以内,所以攻击特鲁克的美军舰载机都挂载了副油箱,这才有可能对如此遥远的目标实施攻击并返回航母。

金这一把“豪赌”无疑是赌赢了。

在特鲁克,日军战斗机要么被美军的“鹰隼”和“闪电”所牵制,要么兴冲冲追击美军的鱼雷机去了。在几乎不受阻拦的情况下,美军的俯冲轰炸机对特鲁克的地面目标进行了大约一刻钟的狂轰滥炸,破坏了机场,摧毁了一座油库以及一些码头设施。

担任美军第一波空袭机队领队的迈克德伦少校在袭击结束后,驾驶“鹰隼”巡视全岛。他看到特鲁克虽然已经成了一片浓烟滚滚的火海,但岛上的飞机跑道并未被彻底摧毁,他认为有必要对这里岛实施后续攻击,于是向金舰队发出电报:“第一波攻击基本达到目的,当前形势适合连续发动空袭。”

机群在霞光映红的天空中逐渐远去。

接到迈克德伦少校的电报,金的幕僚军官们顿时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应当展开后续攻击,以便破坏日军在特鲁克的设施和停泊于此的日军舰艇,另一派认为特鲁克的自然条件利于防守,而且日军在此经营多年,绝不会轻易被击垮,因而建议见好就收,待第一波机群返回后即行撤离。

权衡利弊,金迅速做出了发动第二波和第三波空袭的命令,要求各舰务必在一小时内将所剩舰载机分两波全部派出,这意味着在第一波舰载机返回并加装燃料弹药之前,第6特混舰队将失去空中保护伞——仅有十数架水上飞机用于巡逻警戒。

这一把梭哈,注定让欧内斯特-约瑟夫-金成为今天的大赢家!

当第二波美军机群气势汹汹地飞抵特鲁克海域时,日本联合舰队正牌旗舰“纪伊”号连同多艘战舰刚刚驶出锚泊地。尽管特鲁克的海礁是纯天然的反潜防雷网,米内光政和山本五十六都担心停泊不动的主力舰会成为敌方俯冲轰炸机的绝佳标靶,而且以他们的性格,绝不甘心就这样坐以待毙。挨过美军第一波空袭之后,特鲁克的陆航和海航部队尚有两百多架战机可用,但能够迅速出动的不足一半,单靠航空部队想要扳回一局难度很大,但如果海空配合,情况就不一样了。

没等美军机群靠近,从特鲁克的军用机场起飞的日军战斗机便迎头而上,双方各数十架战斗机旋即缠斗在了一起。

四千多米的高空,一组无畏式俯冲轰炸机正在领机的指挥下寻找攻击位置。

“伙计们,让这些矮子看看我们的厉害!第一小队,跟着我攻击水面舰艇,第二小队、第三小队攻击岸上的目标!”

其中一个编队领头的“守护者”俯冲轰炸机上,美国海军上尉施特莱斯通过无线电向僚机们布置战术。

“嘿,上尉,我不想在你兴头上泼冷水,相比于陆地上的高射炮火,敌方舰队的防空火力明显更加凶猛,我们最好小心一点!”通讯器里传来一个冷静、谨慎的声音,就口音和组词方式而言,这与一般美式口语还是有较大区别的。

“我知道,伦敦人,日本人确实非常凶狠,就像生活在一千年前的野蛮人,但别担心,他们的牙齿并不足够锋利,来吧,让我们给他们点厉害瞧瞧!”

日军舰艇发射的高射炮弹依然砰砰磅磅的在耳边吵闹,而作为战争之初美国海军的三大主力舰载机之一,“守护者”的飞行性能还是较为出色的。由于采用成熟的金属蒙皮技术和穿孔式空气煞车襟翼,俯冲时的机身稳定性得到加强,不像德国的ju-17与日本的九四舰爆必须额外加装维持稳定的副翼,可收起式的前后起落架比起前两者也减低了更多的风阻。此外,由于采用的蜂窝结构的机翼和强有力的机身结构,这种俯冲轰炸机的生存能力也要较它在太平洋上级别相近的对手——日本海军的九四舰爆高出不少。不过,速度慢也许是这个时代俯冲轰炸机的通病,加上前期型号在装甲方面较为薄弱,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与日军的几次交手中,“守护者”均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不利局面,知道采用了自封式油箱和防弹装甲,其生存能力才有了稳固的提高。

“天啊!那是安特拉少尉的飞机,它在往下坠!上帝保佑!”

通讯器传出的声音显得惊恐万分,视线中,一架倒霉的守护者正以螺旋状向着海面坠去。如果距离更近一些的话,人们便会发现它的机舱盖已经完全被弹片砸碎,机舱里血肉模糊的场景更是惨不忍睹!

通讯频道里顿时乱成一团,有人喋喋不休的重复着祈祷词,也有人在惊叫着需要躲避,就在这时候,施特莱斯上尉大吼道:

“勇者无畏!美利坚合众国的勇士们,是攻击的时候了!冲啊!”

上尉的俯冲轰炸机率先朝着海面上那艘高速行进且在不断转换方向的战舰冲去。那条从高空看起来像是鲑鱼的日本战列舰正以海上机动规避近在咫尺的轰炸,在它屁股后面,一条长而弯曲的水痕组成了一个偌大的“s”。

俯冲时,美国人的无畏式并不会发出尖锐刺耳的呼啸声,尽管如此,这种外观上看起来毫无优雅之感的轰炸机却拥有同样惊人的攻击力。


状态提示:826.第825章 金将军的高光时刻(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