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2月26日,菲律宾爆发全国大起义。2500万菲律宾人联合一致,携手反抗日本占领军及其傀儡政权的残暴统治。在吕宋岛、萨马岛、莱特岛、班乃岛以及巴拉望岛、棉兰老岛、民都洛岛,起义者拿着美国政府秘密支援的武器或是从日军、傀儡政府军手里缴获的枪械攻占城镇、监狱,夺取兵营、港口,各处设伏,使日军和傀儡政府军部队首尾难顾。仅仅两天,菲律宾超过四分之三的地区已由起义武装所控制,日军和傀儡政府军被迫收缩于马尼拉等几个重要城市固守待援。
以日军之彪悍战力与狂热精神,菲律宾人能够取得这样的战果,大大出乎了外界的意料。这当然不光是菲律宾起义者及广大民众骁勇无畏所致,美国政府的暗中支持和长期谋划起到了关键作用。
对菲律宾人而言,美国和日本都是外来侵略者,其目的都是从菲律宾掠取资源,但不同的是,美国从1901年全面占领菲律宾到1933年被日军击败狼狈撤走,统治菲律宾的三十余年间,采取的是不同于老殖民者的新殖民主义政策,即在政治上全面引进美国式的资产阶级政治、司法和教育制度,培植菲律宾本地的地主资产阶级亲美集团,逐步扩大后者参与政治的权力,并在经济上用自由贸易和限制贸易的不同方式,用关税和外贸为杠杆,使菲律宾依附美国市场,成为美国资本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以间接的、柔和的方式保持对菲律宾的控制——至二战爆发前,美国政府已经给予了菲律宾人高度的自治权,菲律宾自治法案也逐步酝酿成熟,这让每一个菲律宾人都看到了完全独立自主的希望。
日本参战后,日军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横扫东南亚,他们名义上是以亚洲解放者的身份赶走美国人,却将旧的殖民体制带回到了菲律宾。伪善的外衣掩盖不了他们横征暴敛的本质,日本政府扶植的傀儡政府完全听命于日本派驻菲律宾的军事总督,而日本委派的前后两任军事总督都是心狠手辣主,进入菲律宾的日企日商更是依靠占领军的支持强行控制菲律宾市场,肆意掠夺菲律宾的资源,他们的行为不但极大地损害了菲律宾民众的利益,也让菲律宾的地主资产阶级大受其害,正是他们通过秘密渠道联系上了美国政府,希望借美国人之力赶走日本人。
日苏战争期间,日本转入战时的突击生产,对占领区和殖民地的横征暴敛更是变本加厉,南亚各地陆续爆发的起义,菲律宾各界也在积极谋划反抗行动,并在美国人的秘密帮助和策动下建立起了全国性的反抗联盟。在反抗联盟的主导下,数千菲律宾青年前往夏威夷接受系统的军事训练,然后带着他们所学的作战技能归国传授给数以万计的抵抗者。至大起义爆发前,菲律宾全国已有两百多个秘密训练营地,使数十万菲律宾人——包括不少女性,接触并掌握了最基本的战斗技巧。
东京大爆炸发生后,日本陷入了近年来最为虚弱和混乱的时期,这无疑是菲律宾人举行大起义的绝佳机会。依靠长期搜集所得的综合情报,美国陆军参谋部为菲律宾反抗联盟量身定制了总体作战方案,并且紧急派遣了数十名联络员以及多支精锐突击队。在美国人的帮助下,莱特岛的菲律宾起义武装不但成功奇袭了日军驻地,夺取了岛上一多半的军火库,更在非常短的时间里将岛上四处逃散的日军士兵斩尽杀绝,在岛上最大的城市塔克落班建立了菲律宾临时政府,极大地鼓舞了菲律宾民众的士气……
菲律宾大起义爆发时,驻扎在菲律宾的日军正规部队只有四万多人,虽然他们能够调动十万名傀儡政府军士兵以及大量警察助战,但是后两者基本上没有战斗力,甚至还有不少人临阵倒戈。经过一个星期的作战,日军不仅没能扑灭菲律宾大起义的熊熊烈火,反而折损了数千人马,形势若是就此发展下去,菲律宾人依靠自己的力量就能赶走日本人,可是驻菲日军背后是实力接近巅峰状态的日本国,他们拥有近两百万训练有素的现役军人以及位居世界前三的海空军部队,纵使永野内阁正为东京大爆炸的善后事宜焦头烂额,临时大本营跟各路“诸侯”互不对眼,日方还是迅速集结起了增援部队——稍有见识的军政官员都清楚地知道,一旦失去了菲律宾这个连接东南亚和南亚的战略要地,日本在亚太的战略布局就会立即陷入极端被动状态。
日军从马来亚和缅甸调派的援军尚未登船,美国情报部门就已经掌握了这些增援部队的规模、番号等细节信息,也知道以菲律宾起义武装的力量很难对抗日军的精锐师团,更糟糕的是,日本海军东南方面舰队已经增调多艘战舰开赴马尼拉。菲律宾乃是群岛之国,经济和民生离不开大海,若日军一直牢牢掌握着制海权,分散各岛的菲律宾起义者就只能各自为战,最终被日军集中兵力逐个击破……
1946年3月27日午后,西太平洋,马尼拉以东1300公里海域。
一架蓝色机身、银灰色机翼——涂装跟美国海军航空兵几无差别的ir-39t平稳降落在美国海军新一代的“企业”号航母舰上,驾驶这架爱制舰载战斗机的是爱尔兰海军现役飞行员约恩-布莱德利少尉。虽然美国和爱尔兰海军的航空兵操作标准、技术规程等等细节不尽相同,但基于长期以来的密切合作关系,双方的舰载机飞行员基本上都掌握了在对方航母上正常起降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