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网络游戏>工业皇帝>第六十二章 国旗

[[[cp|es/20144/14/31012206353308961046]]]看着这些军人们终于被他激励起一些血气,李建城接着说道:“很好,就是要这样,即使敌不过,打不赢!那又怎样?我华夏男儿至少得有一战的勇气。”

&在全军听朕号今,所有人看着朕的动作听朕口令跟着朕一起做,立正!”李建诚大喊一声,身体一紧,立的笔直。站在下面的骆思恭头一个响应,脖子一挺脚步一移成八字形状站得笔直。他一做完现场负责控场的锦衣卫们也集体一个动作的快速立正。之所以是这样,那是因为李建城早就和骆思恭通过气,让他抓紧着一批人把这套动作先给练出来,否则现场李建城这么一搞,没一个人懂什么意思的那不就糗大了吗?

三万军士见锦衣卫和皇帝都呈现一种站姿,他们这才知道刚才皇帝的口令表达的就是这样一个姿势,纷纷集体效仿皇帝和锦衣卫的站姿,站得方正!

众人站定,李建城接着又喊口令:“稍息!”

李建城喊完并呈现出另一种军姿来,锦衣卫在次跟进,三万军士再次效仿,做完李建城再次高喊‘立正’从新调换站姿,锦衣卫跟进三万军士在效仿,如此重复上十次。李建城在此高喊一声立正,全体人员动作也就基本一致了,立正和稍息这两个口令的含义差不多也让这些人通通记住了!

看着众人已经熟悉了这两个动作李建城很满意,接着他并进行下一个决定性的动作,他高喊一声:“敬礼!”

喊完李建城就摆出一个现代军礼的标准姿势,锦衣卫们再次跟进行礼!三万军士们对于这个动作绝对是新鲜前所未见,但是从刚才的一系列行动来看,他还是跟着举起手做出敬礼的姿势。

初次的动作非常不规范,但是李建城也没有说大家,而继续刚才的套路道:“礼毕!”

李建城放下手,锦衣卫跟进三万军士也放下,接着李建城又喊:“敬礼!”

大家再次一起敬礼,如此又重复了数十次,大伙对这个抬手的动作基本也熟悉了,虽然敬礼仍然不是很规范,但是基本的形式已经出来了。看到这里李建成并说道:“这个动作日后将成为你们在军队里的基本礼仪!下级士兵见到上级军官要敬礼,下级敬礼之后上级需要回礼。敬礼的标准是右手迅速取捷径从胸前抬起,右臂与肩同高,前臂、手掌呈一条直线,五指并拢,掌心稍向外翻稍微倾斜一些角度,中指微贴太阳穴。这就是标准的敬礼姿势!”

李建城一边说着一边又用动作做了一个敬礼的姿势,这次李建城说的详细,众人才明白这军礼的要求是什么样的,看见他们理解了一些,李建城并再次叫了一声,敬礼,全军行礼!这一次大伙都做得不错,比刚才有精神多了,李建城回来一个礼,大伙再次礼毕!

看来这些人的理解能力都很高,李建城接着说道:“很好,大家都做得不错!以后就沿用如此礼仪,只要是军队在一起,不管见到谁,就是见到朕也只需用这个礼仪,立正敬礼即可,你们明白了吗?”

虽然依旧不是很明白,但是大伙也还是异口同声地喊道:“明白!”

或许对于这些士兵们来说,皇帝说让他们怎么做他们就怎么做就是了,他们根本不需要太多的理由。士兵在哪里都是过活的,他们对于李建城搞得这一套新东西没有一点的反感,但是李建城知道,目前这些新东西只能沿用在这个隔离区,若是真拿出去推广他李建城的大门指不定又要被多少人给堵爆!

再次将立正、稍息、敬礼全部一套动作都做完几次,做得尽可能的熟练之后李建城就觉得今天的关键来了,他对后面的王安使了个眼色,王安并会意得对下面的人做出指挥,不一会几个人抬着一个长长的,超过二十米左右的长干出现在前方,接着这几人并将这根长杆给立在了观景台的正前方!然后等这几人撤离之后,一支护旗队伍出现在了这三万人队伍的右方!

没错李建城现在就是要举行升旗仪式,他从骆思恭那里精心挑选几个人在这几天突击训练举旗升旗仪式!比较遗憾的是,突击训练也搞不出合格的号手出来,所以这次播放进旗曲只能用他李建城的音箱了,这也是李建城今天开卡车来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音乐开始播放,旗手随机展开了红黄相间的国旗,这面国旗是李建城亲自设计。旗面2880,旗帜背景颜色是由黄红组成,从中间由基线分开,呈现两个直角三角形;其中黄地在上配上红日,象征大地和力量。下方并由红底配上黄月,这个意思和五星红旗差不多,红色意味血液和他李建城的革命,黄月同样也意味着希望和光明。

整个国旗以一种华夏古老历史的阴阳理论相对立,以日月同辉的形式象征着大明的不朽王朝。李建城给其定名叫做日月同辉旗。也就是取一个明字!

这面承载者李建成愿望的旗帜由四名本帝国的人缓缓从远方抬来,李建城希望着他的愿望也能由此成为这天下人的愿望。

李建城在此刻眺望着天空,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时空。他在问自己,到底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他李建城虽然来到这里的时日很短,但是他却深深感受到了这个时空人们的不凡。有捍卫皇权不为生死的果敢之臣(如杨涟左光斗之流)。也有顽固不化甘为传统同样轻生死的人(如刘一景等)。这是官,而民呢?他们也有如不甘命运,憎恨时代观


状态提示:第六十二章 国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