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终于下山了,在一片凄凉的号角声里,西夏人终于撤退了这一天的最后一次进攻。
明知道今天的守城会守得很辛苦,但都没有想到是这样的辛苦。西夏的征兵制以部落为单位,一个部落就是一支武装力量。征兵时以帐(一家为一帐,相当于一户)为单位派征。大体上男年满15岁叫做成丁,要服兵役。每2丁征取1人为“正军”,每4丁中抽2人随军服杂役,叫做“负担”,一个负担叫做“一抄”。每抄是最小的军事单位。各部落之兵称为一溜,由各部落领带领。西夏规定凡属正军,配给“长生”马、骆驼各1匹,死了要赔偿;团练使以上:配给帐1幅,马1副,箭500枝、马1匹,骆驼5匹。此外,还给“旗、鼓、枪、剑、棍、(同棒)、袋(炒米、干粮之类)、披毡、浑脱(水上交通工具)、背索、锹、(刨土工具)、斤、斧、箭牌,铁爪篱等兵器和军需品;刺史以下:无旗鼓,每人骆驼1匹,箭300支,兵3人。无帐幕,住在用木架支撑覆盖着毛织物的“幕梁”之中。一般士兵规定3人住一“幕梁”。从这一点来看,西夏虽没有宋朝国力富裕,但对士兵装置的重视程度却远宋朝的。在元昊时除了组织由党项羌组成的“族内兵”之外,还增加了“族外兵”。所谓“族外兵”,指的在被俘掳的汉人中挑选勇敢善战者组成军队,取名为“撞令郎”,让他们在前面冲锋陷阵。这样可以减少党项军队的伤亡。同时元昊为了便于对军队地管理和调遣,仿照宋朝“厢”、“军”的设置。以黄河为界,将全国划分为左、右两厢,共设立十二个监军司。各立军名,规定驻地。象这次元昊进攻延州时就带了祥佑军司、嘉宁军司、静塞军司和神勇军司部分兵力过来。因为是全民皆兵,西夏国家小,可兵力不少,士兵达到近五十万人。兵种又分为“铁鹞子”——又叫“铁林”。西夏最著名的骑兵。这种骑兵约有3000人,分为十队。每队300人,队有队长,担任队长的皆一时之悍将。这是一支战斗力很强地军队。元昊除了用它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护卫外,还用它来作为冲锋陷阵的“前军”。这支骑兵装备精良。乘善马、重甲、刺斫不入;骑士以索贯穿于马上,虽死不坠。在元昊打败回鹘、吐蕃以及刘石军队时,这支骑兵就挥了重要作用。还有“擒生军”——一种在战争中专门俘掠生口的军队,计10万人,这是元昊中最臭名昭著的兵种,对各族人做下了许多天理难容地事。“卫戍军”——由党项贵族子弟中挑选能骑善射者组成的轮番宿卫地军队,计5000人。泼喜军。即是元昊军中的炮灰部队。除了这些正规军。还有大量的民兵部队,无复兵民之别。有事则举国皆来。这种军队平时除了从事生产、战时由部落领点集出征。就是这种民兵也从小经过艰苦的训练,盖如臂之使指。即成行列;举手掩口,然后敢食。这与宋兵将愚不识干戈,兵骄不知战阵成了明显地对比。
这次元昊也不可能将全国士兵全部带来,毕竟还要防止辽与回鹘、吐蕃的反扑。同时也防止宋人从其他方向乘虚而入。即使没有这种可能,他老子也不可能将全部士兵都交与他手中。这次他除了带了正规军,也带了大量的民兵部队。他第一次攻打延州和留守在延州城外的就是这种民兵部队。虽然这些民兵部队也比宋兵强悍,可与正规军相比起来,还有不小的差距,所以才会让朱历大胜。
然而这次的损失使元昊恼羞成怒,他带兵征战近一年,从回鹘征战到吐蕃,还没有遇到这样的巨大损失。第一天他就叫宋兵见识了什么叫差距。西夏士兵还没有攻上城头,就有无数地投石车投下地巨石和强弩给宋兵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这才是开始,只要每有一名士兵登上城头,宋朝必须要拿两名以上士兵地性命才能将他们从城头上杀死。并且元昊还从四个城门同时起进攻。
所幸夜袭一战,增加了士兵的勇气和信心。加上范雍老夫子地奖励,再次激起了士兵拼命的勇气。而且当元昊在起四面进攻时,朱历果断地叫朱耻和丁杪防守东门,崔灭狼和狄青防守西门。自己与小儿子朱恨加上知州范雍防守最危险的西门和北门。他这一无心的安排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几个少年虽然勇敢,可都是毛头小子,现在看到这几名青涩的少年居然都这样不怕死,这让其他士兵也起了拼命的心。这才经过了无数次的苦战,熬过了这一天。
太阳虽然落下了山,可天空里的热气并没有消解,西边天空的晚霞如火如荼,更如同一滩滩凄厉的血。这血光也将延州城整个笼罩起来。城头上城头下到处是士兵的死尸,在这血光里让延州更充满一种死亡的味道。
听着士兵传来的报告,朱历不由地皱起眉头。今天这一战,死亡有两千士兵,重伤不能再上前线的就是几百人,这还不算轻伤。也就是折损了城中的三分之一兵力。象这样下去,不知道延州城还能坚守几天。他在心中感概相比于二十多年,宋兵的战斗力又下降了许多。
事实是如此,二十多年前,澶渊之盟还没有签定。宋兵先有平灭后汉之战,再有李小波之乱,并且与辽国人时常生战争,战斗力虽比不上辽国,可比现在的宋兵要好上许多。现在宋兵承平已久,而党项兵在这之前虽没有与宋朝生战争,可是不断与吐蕃回鹘生交战,战斗力不减反增。这还是先前大胜抵消了宋兵恐惧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