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争锋》的上映,这部科幻片的口碑开始渐渐发酵,在市场上票房占比越来越重,俨然一副成为了春节档前最大赢家的姿态。
网络上面,关于何笑的好评指数也越来越高。
“小爷的演技真是让我刮目相看了!”
“说实在的,何笑在这部电影里的表演简直堪称学院派了,实在是给我了一个惊喜。”
“我开始期待何笑进军影视行业了。”
“小爷冲鸭!”
何笑的戏路被打开了,等《争锋》下映可以在网络平台播放后,随着观看过的人数越来越多,他也会逐渐的刷新在观众们心中的定位,进而成为一位歌影全面发展的艺人。
不过,目前好评虽多,但差评却也不是没有,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喜欢跟大众唱反调,越顶嘴越来劲,以此来突显出自己超高的品味与逼格。
所以,当全世界都在赞扬何笑的时候,一部分讨厌的声音出现了,他们眼里容不得有关何笑的一切,仿佛他不配如此优秀,不管在什么地方,都要踩上一脚。
国内的某家较为权威的影评网站上,《争锋》的评分在达到了7.5之后,并没有继续增长,而是开始出现了大批的一星来拉低总评分,原因竟然就是因为这部影片中有何笑的出现。
其中还有几个一星评价被顶上了热评,无形之中影响了一部分潜在观众对影片的印象。
“前半段负分,后半段零分。感情戏按偶像剧写,何笑的生活戏令人尴尬,给一星是因为给不了零星。”
“有何笑就不像看了【呕吐】”
“垃圾片。”
“……”
这些评价有一部分是讨厌何笑的网友们发出的,也有一部分是竞争对手的恶意抹黑。
在娱乐圈,竞争对手从影评上抹黑一部电影已经成为了常态,也有大批的人愿意去挣这个钱,毕竟键盘打字是不需要过脑袋的。
何笑不知道《争锋》的影评是否是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了,只是看到因为自己而导致《争锋》的总评分下降时,心中十分惭愧。
但他也无可奈何,这个社会太浮躁了,有人瞧不惯你,在背后捅你一刀,你真的不知道是谁,除了硬挺着也没有别的办法。
当然,影评分数下降最着急还是总导演和制片人,没等何笑想要做出什么挽救措施,人家已经开始雷霆行动了,一方面寻找是否有人在背后推手,另一反面则是开始控评,在各大新闻与看点的app上不断发布力顶自己影片的文章。
一番运作之后,《争锋》的数据果然开始回升,评分又逐渐地有增长的趋势了。
何笑在家里看的叹为观止,他还想帮帮忙呢,最后也没机会出手,人家的团队是专业的,都是影视行业里的老炮儿,手段比他高明不知道多少倍。
这件事情的后续如何,何笑并不清楚,也没心思和精力去管了,他现在的重心放在了即将到来的春晚上,每天都在研究小品的表演,在黑色手机中,观看了大量的作品。
小品,顾名思义,就是小的艺术品,广义的小品包含很为广泛,狭义的小品泛指较短的关于说和演的艺术。
在黑色手机世界中,小品的定位一直很模糊,直到1984年春节联欢晚会,陈佩思朱世茂表演的《吃面条》正式确立了小品这一艺术问世。
据说当时还有一个小故事,说因为《吃面条》太好笑了,在排练的时候,后台笑趴了一片,笑过之后很多人都在问,这么搞笑的作品,能不能上春节晚会?春晚这么让人笑,到底行不行?一直到大年三十当天,导演才拍板决定让上。
上的时候,还有一个疑问,就是主持人不知道该怎么报幕,演的这个东西怎么说啊?话剧?相声?都不是啊!最后还是陈佩思支招,说那就叫“小品”吧。
此后,小品便问世了,数不清的作品在春晚的舞台上相继涌现,风靡了华国三四十年,丰富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娱乐生活。
何笑既然要跨界演小品,那肯定要选经典的,他这几天研究了历届以来的所有春晚小品,《昨天今天明天》、《卖拐》、《不差钱》、《主角与配角》、《胡椒面》、《扶不扶》等等,写了一沓又一沓的剧本,但最后这些稿子都作废了。
首先排除掉的就是《卖拐》这些作品,他感觉老赵的风格不太适合自己,主要是年龄差距太大了,老赵饰演的大部分都是老头形象,何笑二十五岁,就算再怎么化妆,也很难演的出那种岁月沧桑感。
开心麻花团队的倒是可以,但可以称的上经典的作品太少,所以在几番犹豫之后,何笑又再次选择了放弃。
最终他把目光放在了小品开山鼻祖陈佩思与朱世茂这两位老艺术家身上,这两位妥妥的实力派,小品大多都是经典,可供选择很多。
十二月下旬,燕京下了第一场雪,何笑在廖玉清的催促下,最终做出了决定。
他要演《吃面条》!
没错,就是黑色手机世界中的第一个小品。
这部小品虽然情节简单,但却妙趣横生、令观众捧腹大笑,该作品也成为受欢迎的小品节目之一。
而最主要的是,这部小品不需要过多的化妆,陈佩思在表演那年年龄也不大,何笑正好能演那个角色。
至于朱世茂的戏份,何笑也找好了人选,不用去邀请别人,林云开就可以。
老林虽然是个歌手,但同时也是演员,年轻的时候,出演过很多香江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