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特种岁月>第509章 士兵的家书

第二天一大早,庄严和队友们收拾好了东西,站在营房外的水泥路边等着卡车来接。

这是进入“红箭”大队这个营区以来,庄严头一次不用早上训练,仅仅是跑了个10公里,马上收队洗漱,然后开始搬东西,全放到路边的草坪上等待登车。

对于去什么地方,韩阎王依旧保密。

不过庄严也习惯了,“红箭”大队管得比一般的部队严。

从前庄严所在的1师,好歹也是个快反部队,当时庄严觉得每礼拜只允许包括炊事班买菜的上司和炊事员在内的3的外出比例已经比坐牢只好一点点而已。

如果这样比较,在“红箭”大队这个营区待的这三个月,就真的跟坐牢没啥两样。

对了,有一点很不容易,坐牢顶多是粘粘胶花,做做圣诞灯带之类的小工艺品,不用像自己这样天天练得跟鬼似的。

也许是部队性质特殊,所以士兵也从来不问,韩自诩也不说,官兵之间保持着一致。

“红箭”大队有个传统,每当要外出训练,连排长都会让兵们写一封家书,说说自己最近的情况,谈谈自己的进步之类。

自从上次父亲住院,庄严回家探亲之后,两父子的关系变得融洽了许多。

庄严几乎每个月都要往家里写一封信。其实当兵的如果没有女朋友,信相对还是少许多。

和女朋友之间啥都能说,一件小事都能吹两页纸,和父母则不同。

其实仔细想想,这也值得理解。

当兵在外,儿行千里母担忧,一点点事都能让当爹当妈的坐立不安食不知味。

在信里说自己受伤?

这不是找抽吗?没这么坑爹妈的!

说辛苦?

都当了兵了,好歹也算一军人,肩膀上抗着军衔头顶着军徽,都说流血流汗不流泪,都觉得自己是男子汉了,没人愿意认??让别人低看自己一眼。

说训练任务?这又涉及到保密制度,不该说的不说……

总之,除了说点好的,还能说啥?

说自己吃得好住得好和战友关系融洽跟领导就像邻家大哥那样和谐友爱,然后故作深刻地写上一些思想进步之类的屁话。

在信末总不忘来上一句“祝爸妈身体健康”啥的,这才完美收官结尾,信封一封,到通讯员那里盖个免费的义务兵三角戳拉倒。

这种家书的内容实在乏善可陈,每个兵都写过,每个兵都没少写,写了一两年,早已经写腻了。

其实大家都有一个事实是不愿意承认的,即便你当了两年兵,按照十八岁入伍计算,你也只是二十出头。

二十出头在社会上还是个愣头青,说白了没多少人生阅历,当兵之后能体会到艰苦朴素这四个字已经是很不错了,能和父母之间多一些沟通已经是烧了高香,你还想着能有多深刻?

即便庄严和父亲庄振国之间早已经有了默契,那个关于军功章的赌约。

但是庄严仍旧和父亲没能像跟朋友一样写信聊得那么酣畅淋漓,这就是现实。

代沟这玩意,你看不见,也不摸着,可是它就是存在。

所以当昨晚韩自诩让所有人写一封家书的时候,庄严从内心里是抵触的,因为他三天前才写过一封家书。

但韩自诩是队长,他的话就是命令。

庄严道最后还是写了。

内容依旧乏善可陈,依旧是陈词老调,依旧是在最后致以革命的敬礼,然后祝父母身体健康。

在写信这件事上,庄严是在这之后才知道为什么每次外训之前,队长都鼓励大家写一封家书。

在“红箭”大队,这几乎就是一个习惯,一种传统,一种俗成约定。

因为你永远不知道自己会被拉到哪里,会去参加怎样的训练,又或者是不是去执行某些要藏着掖着不能说的任务。

最重要的是,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会遇到危险,也永远不知道这是不是自己的最后一封信。

所以,每一个特种兵其实在当老了之后都会很认真写每一封信。

因为也许这就是自己的遗书。

在“红箭”大队里,在对待写家书上这个问题的态度,老兵和新兵的区别就在于此。

车子终于来了。

大家伙麻利地将行李和武器等等全部搬上了车。

这次所有的东西都带齐了,训练的迷彩服到各种枪械、枪套、携行具之类,无一遗漏。

看这个样子,好像要去外面待挺长一段时间。

登了车,车队朝大门外驶去。

庄严坐在车里,熟悉的感觉有一次袭来。

当年离开教导队,又或者离开八连去教导队,每次都是坐这种军车。

庄严喜欢这种军车,车尾部的篷布卷起来,有足够的视野能够看到门外的一切。

所以,庄严每次都要抢靠车厢后挡板旁的位置,那里是他觉得最舒服的地方。

此时已经年底了,天气开始转冷。

庄严脑袋上罩着一顶特战抓绒帽——猎人分队从服装和携行具都有很大的自由度,由于军区里给了经费倾斜,所以韩自诩按照自己的方法在打造一直他心目中的狙击手分队。

整个分队身上的装备也携行具,很多都是韩自诩找厂家自行定制的。

在野战部队,士兵因为各种装具或者服装不好用而悄悄改动,但是都不敢大概,否则就是破坏装备,就如庄严之前用弹力带加魔术贴解决过91携行具扣子容易松脱的问题,又或者不少士兵将作训服的绳索收紧口改成纽


状态提示:第509章 士兵的家书--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