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原来我在小说里>七十一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这是王翰的《凉州词》。x23u

这首诗很脍炙人口。

然王翰这个人,则要黯淡一些,远不如同时期的边塞诗人王昌龄。

这首《凉州词》比起王昌龄的《出塞》,从齐平川的私人观点来说,还是要差那么一个半个档次,毕竟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就已大气沧桑到了极点。

何况后面三句句句珠玉。

不过《出塞》不符合杨荛给的规矩。

何况……

对付一个杨荛,我需要拿出《出塞》?

宰鸡焉用杀牛刀。

《凉州词》足矣。

老教谕离齐平川最近,他内心深处也着实有些期翼,是以听得最真切。

然后他愣在那里。

张着嘴唇愣愣的看着公子的背影,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无人发现,这位慢君子的手在轻颤。

众多县学学子在听过杨荛的诗和符祥的词后,本就沉浸在杨荛和符祥的诗词带来的振奋之中,徜徉在齐平川将被完爆的快感之中,倒也是听着了齐平川的声音,可一时间哪转得过来。

依然在哄笑。

那位马屁学子一边笑得很欢快,一边笑不成声的道:“什么狗屎葡萄美酒夜光杯,什么欲饮琵琶马上催,这不是白话文么,还诗呐,狗屁的诗,竟还说什么醉卧沙场君莫笑,还什么古来征战几人回,战争本来就是这样,这不是大家都知道的屁话嘛,这也就勉强算一首诗而已,谈什么意境谈……什……么……”

说着说着,这位马屁学子说不出话了。

他愣在那里。

他的脑海里终于开始清醒,那些诗句终于酣畅无阻的连在了一起。

他张着嘴。

他的眸子开始圆睁。

他的心跳开始加速。

他的呼吸开始急促。

他的手开始颤抖。

他的脸上,逐渐涌起一抹潮红。

杨荛也在得意的笑,可是笑着笑着,笑容僵在了脸上,额头上瞬间沁出了一层冷汗,他就这么愣愣的看着齐平川。

耳畔,传来众多同窗还没反应过来的哄笑声。

马屁学子的话一字一字的钻进他的耳朵里,他从没觉得这些话如此的讽刺,他觉得这话不是对齐平川说的,而是对自己说的。

一字一字的钻进心里,像针扎。

扎了个遍。

杨荛觉得脸很痛,不是烫,是痛,让人觉得尴尬得无敌自容的痛。

本就飘飘欲仙的他,这一刻,忽然间就从云端跌落了下来,那种痛彻心扉的失重感,让他觉得浑身哪都不童泰。

他脸上已经涨成了猪肝色。

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符祥终究是满堂学子中最稳重的一个人,除了老教谕,他是听得最清楚的。

然后他心里哀叹了一声。

在他心中,他一直觉得如果文坛是一片山,那么他符祥就算不是站在山巅上的那个人,那也该是站在半山腰的俊杰。

然而在这一瞬间,他知道自己错了。

他不仅没在山巅。

也没在半山腰。

因为在这一刻,他望见了一座高山,一座耸入云巅的高山。

可望不可即。

不是读书人永远不知道,一个人在这么短暂的时间内要写出这么一首惊艳千古的边塞诗来,需要何等的才情,又是浸淫了多少年的文字辞海。

这一刻,他信了。

齐平川齐县尉,真是那个朝闻道夕入青云的人间读书人!

其高,远高于许秋生。

符祥觉得很讽刺。

但他还是怀有一丝侥幸,也许齐平川今日是有备而来的呢。

如果他能再在这么快的时间里写一首词压过自己,那才是真正的心服口服。

符祥不动如山,静静等着。

但他也知道,自己这一丝侥幸是何等的幼稚,因为这首诗,是在杨荛定出的规矩下写出来的,齐平川根本不可能提前准备。

除非他未卜先知。

然而他的心还是不可阻止的越沉越深,因为他发现了老教谕颤抖的手。

那是因为他激动。

能让慢君子老教谕都如此失态的诗,可想而知!

随着马屁学子的曳然噤声,哄笑声一声一声停下,渐停渐无声。

最后满堂寂静。

落针可闻。

大部分人面面相觑,用疑惑的眼光询问着彼此,是不是听错了。

在得到确定的答案后,所有人都面如死灰。

死寂。

言语无法形容的死寂。

以及浓郁到让人无法喘息的尴尬和不堪,所有人,包括老教谕在内,所有人都觉得自己的脸上,被这位软蛋县尉狠狠的扇了一巴掌。

很痛很痛。

齐平川看着这一幕,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有点想笑。

当然,爽是肯定爽的。

而且爽的他飘飘欲仙,差一点就想仰天长啸,说出那句天不生我的豪迈壮词来。

稳住。

齐平川狠狠的掐着手掌心,竭力让自己保持冷静。

得有大家风范嘛。

历史上那个大家是嬉皮笑脸的?

自己不说一丝不苟,至少也得塑造一个翩若谪仙人的光辉形象来,如此才能发挥偶像的威力,在观井天下打造出自己的谋臣班子。

还得给他们来最后一击。

彻底打垮,然后让他们知道,跟着许秋生是没有前途的,只有跟着我齐傲天才会真的实现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齐平川扫视着如丧考妣的众人一眼,最后目光落在符祥身上,“这便回你的词。”


状态提示:七十一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