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样的!你没有接触过毒品市场,大哥给你好好给你讲一讲!”
“我在泰国的卖家叫泰尼,他可是泰国最大的毒品卖家!拥有自己庞大的毒品生产线和护卫队!金三角是指位于东南亚泰国,老挝和缅甸三国边境地区的一个三角地带,因为这一代以盛产鸦片等毒*是世界上毒*集散地,金三角因此闻名于世。
从泰国清莱往北行40多公里,就到了著名的“金三角”。这里山青水绿,星星点点的红顶小屋错落其间,再加上经久不去的神秘气息,是许多游客来清莱的首选游览区。
“金三角”处在缅泰老边境,由于有泰老边境的湄公河和泰缅边境的鲁阿库河在这里交汇,所以得名。很久以前,当地居民以游猎为生,后来他们开始大面积地种植罂粟,以获取暴利。现在的金三角经过泰国政府连年整顿,早已不是当年那个硝烟四起的多事之地。
金三角中心索拉(sopruak)立有一块大理石制成的金三角牌坊,高4米,上面用有泰英两种文字刻的“欢迎来到金三角”字样,众多游客在这里留影纪念。
由于“金三角”地区大部分是在海拔在千米以上的崇山峻岭,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极适宜罂粟的生长,再加上这里丛林密布,道路崎岖,交通闭塞,三国政府鞭长莫及,为种植罂粟提供了政治、经济以及地理、气候等方面得天独厚的条件。
清盛县位于昔日著名毒源地“金三角”的泰国一侧。20世纪60年代,这里已成为以盛产鸦片闻名世界的四大毒品产地之一,这里成了罂粟种植、提炼、贩运和走私的黄金地带。长期以来,这里一直活动着多股反政府武装和其他毒品武装,故又被称为“冒险家的乐园”。自从替代种植政策推行后,当地罂粟种植大幅下降。为了帮助当地农民就业,泰国有关部门还大力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如今这里已经成为最受外国游客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
虽然三国历届政府都曾做过禁毒工作,但均未能有效地阻止这一地区罂粟种植的发展。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英、美、法等国先后到该区传授种植、提炼、销售技术,并对鸦片采取收购,20世纪50年代这里形成了第一个鸦片生产高潮,接着出现60年代的“黄金时代”,产量从数十吨上升到200吨左右,到80年代初,产量已达700吨左右,1988年增至1200吨,1989年翻一番,产量达2400吨,1991年已突破3000吨大关。
此外,“金三角”地区有许多海*因加工厂,大多设在深山密林中,有大批技术人员操纵着先进的机器设备日夜工作。由于“金三角”地区的鸦片质量上乘,多被加工成精制毒品海*因,“东南亚海*因”(seaheroin)当前已成为高质量海*因的专用名词,销往世界各地。
在泰国境内的“金三角”地区,居住着祖祖辈辈擅长种植罂粟的苗族、瑶族和僳僳族。种植罂粟是他们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发财致富的一条捷径。因此,从事种植罂粟的人越来越多,毒品产量也越来越大。
缅甸是“金三角”地区罂粟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国家。这里居住的主要是缅甸的少数民族,世代靠种罂粟维持生计。为了与政府对抗,保护自己的鸦片种植业,当地居民把自己武装起来。在这些武装中,规模最大的是前缅泰边境的坤萨(一译坤沙)集团。他们有着一支实力强大、受过军事训练的近3000人的武装部队。这支部队身着军装,受过特殊化的训练,相当于特种兵部队,配备精良武器,富有作战经验。
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前几年,由于缅、泰两国军队加紧了对坤萨集团的进攻,摧毁了一批罂粟种植场,同时联合国控制滥用毒品基金会又拨出专款,在“金三角”地区推行谷物取代和咖啡取代罂粟种植政策。在一段时间内曾取得成效,罂粟产量大幅度下降,使中亚地区的“金新月”曾一度取代金三角而成为世界最大的鸦片生产基地。然而,自1986年以来,“金三角”的罂粟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产量急剧增加,大大超过历史最高纪录,再次成为世界头号鸦片生产基地。每年经“金三角”地区贩运的海*因占世界总量的60%~70%,而该地区海*因的年生产能力能满足全球海*因消费量两年的需要。1996年1月,坤萨领导的武装向政府投降。他的残余势力【暴龙】却悄然崛起,使得这一地区毒品生产并未停止,仍是仅次于“金新月”的世界第二大鸦片产区。
罂粟并非金三角地区的原生植物,金三角地区的毒品问题与这个地区的政治和国际关系的不断变化息息相关,正是由内外政治势力的影响,才导致鸦片经济的不断强化和发展,最终成为了世界最主要的毒品帝国之一。金三角地区的毒品问题的日益严重。从历史、地域、毒品数量和毒品质量的发展上看,我们可以将金三角地区的毒品发展简单地分为几个阶段:殖民时代(以1954年奠边府战役的结束为标志),国民党残部时代(大至为1950年代10年时间),越南战争时代(跨越1950年代,1960年代和1970年代近20年的时间)、坤沙时代(1980年代前后10多年时间)、坤沙后时代(【暴龙】时代):从鸦片主产地域的变化看则是:老挝时代、泰缅边境时代、缅北边境时代;从数量上看是毒品的种植面积和鸦片的产量的跳跃式的增加;从质量上看则是毒品种类的不断发展,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