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要介绍的这股政治势力,大家心里其实都很清楚——外戚。
从古至今,“外戚”一直都是朝廷中最为重要的一支政治力量,无论哪一朝,都难以摆脱。再牛逼的皇帝,都难免会受其牵制,只不过影响不同罢了。
吕雉在世时,外戚势力曾达到了巅峰,还差一点把汉王朝的姓给改了。可吕雉一死,吕家没出几个像样的人才,最终被群臣诛了全族。也就是说,刘恒继位前,外戚这支势力基本上被消灭遗尽。
虽然吕家败落了,可不代表“外戚”这支势力就会彻底消亡。请记住,只要是个人,无论是皇帝还是乞丐,都有老娘,至少曾经有过;况且,身心正常的男人,成了年后通常还会讨老婆。无论是老娘还是老婆,其娘家那些七姑姑八姨姨都会和你攀扯上关系,这些关系也渐渐会形成复杂的圈子,把你围在其中。
对皇家来说,我们通常会把这个圈子称之为“外戚”。
刘恒是皇帝,并且是个正常人,既有老娘还有老婆,“外戚”自然也少不了。
就目前而言,汉朝最大的外戚莫过于薄家,代表人物——薄姬、薄昭。一个是刘恒的亲娘,另外一个是刘恒的亲舅。
更重要的是,薄昭现在的身份很特殊——大将军。
汉朝大部分时期都设立有太尉一职,这是和平年代的三军总司令。至于“大将军”,打仗时期很威风,但在和平年代也就是待在家里喝喝茶、聊聊天,并没有多少实权。然而,薄昭这个“大将军”却并非如此。
前边介绍过,刘恒继位后,为能掌控军权,把周勃赶出了朝堂,改灌婴为丞相,而取消了太尉一职。这一职务安排,让刘恒将军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但军队里边的事情还得有人去办,刘恒不可能也精力对所有事情亲力亲为,因此需要一个代言人。当然,这个代言人必须是极其靠得住的。
但谁才是能够真正信任的人呢?对刘恒来说,是一道选择题。
那些这些兄弟子侄们,比如刘长、刘襄等人肯定不行,因为这些人正卯着劲和自己争皇位。说白了,这些人是他当时最大的敌人。
拥立自己的大臣也肯定不行,这些人的实力本身就很强,如果再掌握了军权,自己就等着挨宰吧。刘恒可不愿意步那两个“少帝”的后尘。
经过不太费劲的思索之后,刘恒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亲舅舅,即是当事人,还不会打皇位的主意,这个人简直太合适了。那就是他吧。就这样,薄昭当上了车骑将军,很快又被晋升为大将军。
实际上,刘恒做出的这个答案,基本上是历代皇帝刚即位时都采用过的方法,这也是“外戚”能够成为朝廷中最主要的一支政治力量的根本原因。说白了,外戚不可能消亡,因为其根源就在于皇帝本身。
这十几年来,薄昭紧紧地守护在刘恒的身边,成了刘恒铲除异己的一把利刃。他的表现,完全满足刘恒的要求。
一个人存在的价值,并不在于自己,而更多的是取决于对手。一旦没有了对手,是否有继续存在的必要就该重新讨论了。
在以往,群臣不听话,诸侯不老实,这些家伙们让刘恒很不放心,从而显示了薄昭的重要性。可直到有一天,那些家伙纷纷缴械,刘恒在惬意之余暮然回首,突然发现身后这把“利刃”,成了自己最大的威胁。
薄昭的好日子到头了。
我在前边提到过薄昭,但没做详细介绍。虽然在史料里他亮相的机会不多,但在刘恒继位的初期,却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薄昭这个人长的很普通,能力也很一般,脑子转圈还不快,混到人群里根本不容易被发现,实实在在一个普通人,如果他不是刘恒的亲舅舅,肯定连名字都不会被留下。
既然是普通人,那就容易犯一个毛病——不够自信。具体表现有多种,薄昭在这方面的表现也很突出:对上谨小慎微、卑躬屈膝,对下目空一切、嚣张跋扈。两种完全相反的行为方式,就这么糅合在他的身上。
薄昭十几年来的表现就很能说明这一点。
早些年前,他逢人示好,不笑不说话,完全一个好好先生;而当上大将军后,权倾朝野,就开始表现他另外一面,还适时演绎了一场“老虎屁股摸不得”的精彩剧情,并把自己送上了不归路。
更重要的是,这个人还有一个最大的软肋——贪财。无论是谁,只要你送,他都敢收,也不管人家拜求的什么事,更不考虑能不能办成,反正照单全收了再说。实际上,正因为他这个软肋,让刘恒很早以前就开始对他不满。
我前边讲“周勃受辱”那件事时,曾提到过这一点。周勃被关进小黑屋后,他儿子基本上把全部家产送给了薄昭,让他帮忙求情。
薄昭很清楚自己没那么大的面子,可礼已经收了,还不愿意退回去。没办法,只好进宫求老姐出来说话。薄姬一直在长乐宫纳闲,根本不知道朝廷发生了什么事,可经薄昭一挑唆,让老太太火冒三丈,立马把刘恒叫过来臭骂一顿。
最终,周勃被放了出来。
当然,经此一事后,刘恒开始对自己的亲舅舅暗存不满,有事没事搬老太太出来压我,闲的找抽的吧你?可刘恒并没有找他的麻烦,因为刘恒忙着折腾群臣和诸侯,正用得着薄昭呢。
不过话说回来,薄昭毕竟救了周勃一命,无疑是一件善事,可对他本人来说却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