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网络游戏>两汉往事>第十七章 削藩大略—第四节 不满

官场上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按资排辈。虽然会有一些个例,年纪轻轻就能一步登天,但这毕竟是少数,更多的人都还得规规矩矩地排队,一步一步来。但请相信,每逢遇到随便插队家伙,会让很多人对他嗤之以鼻,当然也有“艳羡”的成份在里面。

晁错无疑是随便插队的那个人群里边的数,也自然不会招人待见。

要说“内史”这个职务也算不上多么牛气,三公九卿的级别要比它高得多。可纵然如此,还是有很多人表现出了不满。其中最为不满的人非丞相申屠嘉莫属。

这让人有些莫名其妙,一个丞相去和内史较真,似乎有**份。然而,申屠嘉的不满是有理由的。

理由一:晁错的人际关系很差。

晁错极其孤傲,说话很难听,蛮不讲理,甚至得寸进尺,不给对方任何喘气的机会。

早在太子府时,朝廷里就有很多人看他不顺眼。过往,晁错的主要精力用在太子府,和群臣搞的摩擦的机会很少,因此也没闹出什么过火的事情。可现在不同了,他摇身一变成了当今炙手可热的人物。接触的机会多了,得罪的人也相应多了,对他不满的人也就多了。

理由二:晁错很早就提出了一个大家都反对的建议——削藩,并且现在常在刘启耳边吹风。

实际上,“削藩”这个建议,晁错早在刘恒时期就提了出来。夸张的是,这位仁兄很执着,一连上了几十次书,把削藩的好处分析的头头是道。可刘恒只是微微一笑,把他辛辛苦苦写的文言文放在了一边,做为消磨时光的日常读物,闲来无事时翻看翻看。

在当时,他的这个建议就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有朝廷大员,也有地方诸侯。虽然大家的出发点不尽相同,但结果都一样——反对。

事实上,这个建议刘恒在内心深处是支持的,但他很清楚此举背后隐藏着什么风险。对刘恒来说,他想去干这件事,但还没精力也没胆量去捅这个马蜂窝。

但晁错发了疯似的一封接一封的写信,让刘恒对其欣赏之余也颇为无奈。群臣可不这样想了。你晁错算个什么东西,一天到晚喊“削藩”,唯恐天下不乱。因此,大家对这个人很不感冒。

而晁错旁若无人地喊口号,从文帝朝喊到现在,丝毫没收敛的意思,因此大家对他很不满。

理由三:皇帝太过信任。

晁错一直以来都是刘启最为信任的人,所以他这个“内史”非同寻常。

刘启称帝后,无论是大政方针,还是廷狱量刑,所有事情都会征询晁错的建议。并且只要晁错拿出了方案,刘启通常会采纳。甚至三公九卿们拿提出的建议,还得经过晁错审定后皇帝才会认可,否则根本办不了。况且皇帝做出的决策,也只下给晁错,经晁错手才能转发到各部委。

久而久之一个严重的问题出现了。

过往,三公九卿直属皇帝,其中丞相为最。而现在风向改了,三公九卿和皇帝之间多了一个层级——晁错。他一个人,几乎架空了整个政府部门。更在很多时候,丞相申屠嘉做出来的决议,内史晁错大笔一挥就能给他改的体无完肤,这口恶气,任谁都受不了。

刚继位的刘启用这种掉了个的机构设置,一举掌控朝廷大权。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晁错很有能力;同样,他也很危险。不过他此时是顾不上考虑这些的。

然而,大家虽然很不满,却无可奈何,连丞相申屠嘉也无计可施,因为刘启对晁错的信任是无人可以比拟的。

就在此时,晁错的老对手进京了。这个人是袁盎。

袁盎也不是个省油的灯,说话难听程度不比晁错逊色,得罪过的人也一点不比晁错少。可有意思的是,性格相似的两个人,恰恰尿不到一壶。这二人的关系甚至可以用“水火不容”四个字来形容。

两个人在很早以前就接下来梁子,至于接梁子的缘由不得而知,但表现的非常出格。

按照常理,在朝廷混了几十年的人,纵然之间心存芥蒂,也不会表现的太过明显,通常会背地里发暗箭、使阴招,明争暗斗,置对方于死地。

而这二人的表现却很直白——从不搭腔,晁错居坐,袁盎去;袁盎居坐,晁错去。并且一有机会就把对方往死里整,不拼的你死我活不算完。

这么一个人,按理说在此时是不适合进京的。因为晁错的势头正足,做为“世仇”,脑子只要稍微正常点,就不会选在这个时候露头。

而袁盎还是在这个时候进京了。说实话,他这次进京,要么是找茬来了,要么是送死来了。但不管怎么说,他是奔着晁错来了。如果晁错是个“闯祸精”,那袁盎绝对算是根“搅屎棍”。互不对眼的两个人,半斤八两,谁也不用笑话谁。

不过袁盎进京的理由很充分——省亲。

前边介绍过,早在刘恒在世时,他一连说了几次话,甚至把当时丞相张苍、御史大夫冯敬恶心的要死,当然也得罪了一大波人。最终,刘恒也受不了他,安排了个都尉的岗位,把他赶去了陇西。由于这个人能力超强,刘恒很快把他调去齐国当丞相;恶心了几年齐王刘则后,又把他调任吴国丞相,接着恶心刘濞。在吴国一直干到现在。

要说他在吴国这几年,也不是白待的。最大的成绩是发现了一个问题——吴王刘濞不老实。

这实际上是一个公开的秘密。早在他刚准备去吴国时,他的“智


状态提示:第十七章 削藩大略—第四节 不满--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