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疲力尽的章邯信不过很多人,时刻把弟弟章平留在身边,作为心腹大将。让章邯感到幸运的是,这个章平还真的有些能力,不过章平的能力当个保镖还可以,要是真的上阵也是稀松。
公元前206年8月,就在章邯着迷地关注刘邦的修路过程时,刘邦大军四处调动,这似乎是合情合理的事情,要打仗了嘛,不调动才怪呢。可让章邯没看明白的是,调动来调动去,如同换防一样没有个定数,今天跑过来明天又开走,来一拨走一拨热闹非常,可来的是大部队,走的只是小分队,样子装的很足,可局势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章邯没看懂,并不代表就真的没目标,就在这迷局之下,刘邦大军逐渐聚集到褒谷谷口。几天后兵出斜谷直抵陈仓,章邯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刘邦已出现在陈仓门口。当然,在大军在开拔前期,刘邦也不忘悄悄的把樊哙调回了身边。
这是全计划最艰难的第一步,是一场攻坚战,章邯军在陈仓给刘邦制造了不少的麻烦。理论和实际往往差距很大,在这里令刘邦痛苦万分,甚至一度动过撤军的念头。
陈仓这个地方,依山而建,紧卡关口,扼守咽喉,易守难攻。严格来说他并不是个城池,而是个关口,门不多,仅一扇,要想通过除了直面进攻,别无他法。如果想明白他的攻坚程度的话,我真是讲不好,我个人觉得应该去看三国演义。在后世诸葛亮曾在这里倾情演出了一场重头戏。那一次诸葛亮率军近十万人打陈仓,而陈仓守将郝昭只有千余人,又没有救兵。诸葛亮起云梯冲车在陈仓门外肆虐了二十多天,硬是没能迈进这座城池。凭诸葛亮的本事还的在城外凉快,可以想象这个城池的难啃程度。
这一次,刘邦也一样面临着这个问题。不过刘邦比诸葛亮要幸运的多,诸葛亮进攻陈仓时,身边并没几个狠人,而刘邦身边却大不一样。人才是第一位的,这句话真不是盖的。
刘邦身边可谓将星云集,这一次除把萧何和韩信留在老家外,其他人几乎都把带了出来。有些人前边介绍过,也有些人还没来的及介绍,介绍过的不见得是最厉害的,没介绍过的也不见得是不入流的,或许没介绍过的一些人将更使人发怵。
这一次跟在刘邦身边的主要有这么几位仁兄,曹参、樊哙、夏侯婴、周勃、郦商、灌婴、刘贾……这一串人名里边还有两个韩信,重名重姓,不巧的是都在刘邦手下混。一个是我们观念里比较牛逼,在前边出谋划策的韩信,通常我们叫韩信一号,当然此时的他只是站在刘邦身边说话而已,对于带兵这个陌生的专业还没接触呢;另外一个虽然没那么牛气,应该称为韩信二号,但他也不失是一位猛人,以后得戏份也比较多,。并且这个人后来混成了韩王,为区分这两个人,我们也采用史书里的记录办法,把这个人称为韩王信,也算是私自给人家起了个名,非常不好意思。
名单中那个曹参,跟着刘邦没少闹腾,应该说这个人比樊哙要凶狠得多,到目前为止,刘邦手下的大将中这个人应该排名第一,直到随后韩信横空出世,才冲淡此人的锋芒。简单列举一下这位仁兄到目前为止干过什么事,就见分晓。
击胡陵、方与,大破之;
攻爰戚、亢父,先登;
击李由军,破之,杀李由;
攻杠里,大破之;
战开封,破之;
战曲遇,破之;
战尸北,破之;
攻武关、峣关,取之;
战蓝田,大破之;
……
还有那个夏侯婴,虽然没曹参干的那么过火,但也不是个善类。总的来说,那串名单中除过刘贾和韩王信稍微逊色点,其他人基本上是清一色二百五。章邯将将要面对这些人,只能说他真可怜。
可刘邦现在没顾得上想章邯的可怜,而是觉得他很讨厌,因为章邯在陈仓的部署只需四个字即可概括——重兵防守。刘邦领着那帮二百五啃了几天城墙,一无所获,这让刘邦很痛苦,痛苦的刘邦不光把章邯全家骂了个遍,还捎带把韩信的全家也招呼了个遍,最终痛苦的刘邦准备退兵,这个地方真的不适合居住。
就在此时,有个人叫赵衍来到了刘邦的面前。这个人别的本事没有,但认识路,可能曾经爬山越岭比较频繁,很清楚这里的地形,站在刘邦面前上演了他在历史里唯一的记录,“有条小道可绕到陈仓背后。”
听完赵衍的话,刘邦激动了,这句话简直是雪中送炭,也让刘邦打消了退兵的打算。随后,刘邦让樊哙、周勃几个人继续在正面敲打,派曹参和夏侯婴带兵跟着赵衍顺小路绕到了陈仓背后。
陈仓的守军正在前面热情的表演,不小心背后竟然有人踹他们的屁股,这么一搞心散了,以为三秦已定,章邯已亡。气势一泄,整个军队一盘散沙,犹如人没了心气,如同行尸走肉,只能任人宰割。陈仓终于落到了刘邦的手上。
攻取陈仓后,刘邦并没有稳扎稳打,二话不说带着小弟一路向东,在好畤大败章平(章邯兄弟)大军,然后直奔咸阳。章邯没想到刘邦如此大胆,竟敢直接跑到自己老槽闹腾,这让章邯大吃一惊,但也毫无办法。刘邦进入咸阳后毫不客气地住了下来,把咸阳当成了据点。章邯对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