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破计
天高云淡,一望无际的原野,遍地的新绿。
原野上,一支三千人的步骑,正在旷野上匆匆前行。
那一面“张”字大旗,在晨风之中飞扬。
时日入春,但这清晨的风刮在身上,还是凉嗖嗖的让人发抖,疾行中的张辽,下意识的束紧了衣甲。三国之暴君颜良342
从昨天到今晨,他的三千步骑只休息了不到一个时辰,张辽不敢有稍稍的休息,为了完美的完成归顺颜良后的第一战,张辽只能将疲惫抛在脑后。
大军疾行,原本平坦的地势渐渐变得起伏不平,大道两旁开始出现起起伏伏的小山丘,林间还未睡醒的鸟兽,尽皆被这支途经的大军惊动。
张辽曾为曹『操』效力多年,于这陈郡一带的地形非常熟悉,这也是颜良此役用他为将的原因之一。
张辽抬头看了一眼前方,他隐约感觉到,武平县已经不远了。
“必须在正午前赶到武平,趁着吴军用食之时,正好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张辽的脑海中,已经开始琢磨着几个时辰后的攻城之战。
奔行之际,两侧的树林越来越密,山丘的走势也变得更陡了一些。
马蹄声在山间回『荡』,此外周一片的寂静。
兵马急行,未有丝毫的停留,所有的将士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赶路上,并未太过留意周围的地形。
张辽却如同本能一般,忽然觉感到周围的气氛有些不对劲。
先前大军经过时,树林中不时会有鸟雀被惊起,而经过这一段路时,竟是看不到一只鸟雀飞起。
这细微的不同,那些普通的士卒自然不会察觉,但却瞒不过张辽的眼睛。
“莫非,此间藏有伏兵不成?”张辽的脑海中,很快就闪现出了这个念头。
但旋即,他却又否定了这猜测。
此间的两侧虽有山丘,但却多为低矮,只勉强可以设伏,而武关的太史慈只有一千兵马,他想要凭这点人马,就想在这种地形伏击自己的三千步骑,那也真是狂妄之极。
尽管张辽除却了有伏兵的猜测,但心中的那种疑心却依然萦绕不散。
只这神思间,长蛇般的队伍已行过里许。
突然之间,喊杀之声冲天而起,两侧的坡顶上,转眼间树起数不清的旗帜,震天的嚣声中,数以千计的人影一时尽起。
张辽吃了一惊,举目四扫,视野瞬间为吴军的旗号填满,那跃动的人头粗粗一扫,足有四五千之众。
果然有伏兵!三国之暴君颜良342
猜测不幸被言中,而更让张辽感到吃惊的是,伏兵的数量竟然还如此之多,竟是远远超过了情报中称的一千敌军。
千百个念头如『潮』而生,张辽思维翻转,猛然之间明白了其中玄机。
原来进攻阳夏只是吴人的诱敌之计,为的就是阴*自家主公颜良,派轻兵来突袭武平。
进攻阳夏的凌统部走的是水路,斥候难以识破其军的虚张声势,所以才会误将武关报称只有一千,而今所见,吴军竟是让大部分的兵马都留在了武平,专程在此伏击于他。
“撤兵,全军撤兵——”
猛然醒悟的张辽,反应也是极快,即刻下令全军撤兵。
此间山道并不狭窄,两边山势也不够险恶,即使敌军伏兵四起,也不见得可以断绝他的退路。
而当张辽翻身撤兵时,山坡之上,太史慈却横枪而立,傲然俯视着山下颜军。
他的脸上,一股复仇的快意汹涌而动。
柴桑一败之耻,太史慈牢记于心,今日,他终于可以用颜军的鲜血,用不场漂亮的伏击战,来血洗当年的耻辱。
眼见颜军将退,太史慈冷笑一声,银枪一招,厉声喝道:“传令下去,速放火球——”
号令传下,军旗摇动。
身边处,吴卒们将早已扎好的七八个藤球点燃,用兵器奋力往下一推,那熊熊燃燃的火球,便是便着山势飞一般的山坡下滚去。
与此同时,其余各处的藤球皆也被点燃,数十个火球呼啸着冲下山坡,将颜军的长蛇军阵转眼截成了数段。
此时的张辽,方才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
此间的地势虽然不是很狭窄,但吴人推下山来的巨型火球,却足以将道路封堵,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吴人不止封住了道路两头,而且还把他的兵马斩成了数截,使之陷入了处处不得相顾,失去指挥,各自为战的困境。
吴人此举,显然是有备而来,早就将此间的地形算计在内。
眼前处,一枚硕大的火球翻滚而下,几名士卒躲之不及,被火球生生辗压而过,不但骨头断裂,整个人更被点燃,哀嚎打滚,惨不忍睹。
绵延数里的道路上,嚎叫之声此起伏兵,三千颜军步骑被截成数段,尚未战,便陷入了恐慌之中。
凭你是斗志再坚定的钢铁之士,也无法与自然之火的力量相抗衡。
眼下部下陷入混『乱』,张辽心知已掌控不住局,为今之计只能撤出多少算多少。
他便指挥着士卒,试图将那拦路的火球用兵器支开,以清空道路撤出这伏击之地。三国之暴君颜良342
山顶处,战鼓声已然响起,数不清的吴军,如洪水一般,漫山遍野的从两翼冲了下来。
太史慈更是跃马提枪,向着那面“张”字大旗飞奔而去。
张辽喝令士卒之时,猛然瞥见一员敌将,如飞一般从山坡上冲下,手中长枪如虹,直奔自己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