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恐怖悬疑>学霸的科技树>第37章 刻蚀机难关

6月5日,周宇来到位于燕京大兴区的一片工地中,正在建设中的厂房是星火科技石墨烯芯片厂房。

旁边已经建设完成,看上去灰蒙蒙,外表有些朴素的12层小楼是研发中心实验室。

这些厂房都是采用预制模块组装完成,建设速度非常快,研发中心外墙就是水泥表面喷上一层防护漆。

袁可庆带领周宇参观工地,同时邀功道:“周总,你看我的建议是不是很好,直接用预制模块建房,能节省90的时间。

房子外面可以直接喷漆,内部贴成墙纸就行,人们可以直接进去工作,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

这里是实验室,又不是自家住的房子,用不着精装修。”

“你的主意一向很正,这里建设的速度我很满意。

我看到芯片工厂大部分房屋都已经封盖,再有一个星期左右,它们就应该全部完工。”周宇满意的说道。

“在华夏只要有足够的资金,这些建筑公司能保质保量的给你建设完,如果是普通的预制模块厂房,早就能建设好。

我们芯片工厂要求有些高,它需要全部建设成无尘车间,有的车间还要建设成真空车间。

这就必须要选用先进的预制模块,有的模块还需要进行定制。”袁可庆解释道。

“全息手环和虚拟偶像湘华持续不断为我们公司提供现金流,公司不缺资金,芯片工厂必须要保质保量完工。

特别是抗震动级别要高,要保证设备的绝对稳固,哪怕一个低等级地震,人没有多大的感觉,加工设备却会产生位移。

芯片加工哪怕偏差一纳米,整个晶片都会报废。”周宇郑重交代道。

“请周总放心,我作为监理方,了解芯片工厂的质量,这个要求我们已经写入合同内,它是高度防震,6级以下地震不会影响到芯片加工。”袁可庆微笑着介绍道。

“芯片工厂还没有建设完成,我们去研发中心那看看,他们负责研制芯片加工的设备。

田开院士设计完成石墨烯芯片,并探索石墨烯芯片制备的工序。

实验室也能生产出成品芯片,现在他正在进行芯片指令集的开发工作。

芯片真正的工业化生产,就完全看研发中心是否能制造出合格的加工设备。”周宇期待的说道。

他和袁可庆两人走进研发中心,这里一共有数千人为星火科技的科研服务。

马尚书看到周宇到来后,他立刻前来迎接。

“周总,欢迎你来视察研发中心,我们这里现在立项数百个科研项目,80多个实验室。

科研项目从基础科学到未来科学探索应有尽有。”马尚书自豪的介绍道。

“别整这些没用的,我来干什么你心里能没数,现在石墨烯芯片加工设备研制到哪一步。

田开院士已经把理论搞明白,还探索出石墨烯晶片加工的三大主要工序。”周宇立刻询问道。

马尚书擦了擦额头上的细汗,有些迟疑道:“这个,周总,炼制石墨烯晶片的反应炉已经研制成功。

我们接到研究所那边的数据,对我们研究的反应炉进行优化。

现在已经形成生产参数,交给星火精密制造公司生产反应炉,石墨烯晶片的封装设备,我们也取得突破,比研究所25的良品率更好,我们设备加工芯片良品率已经达到85。”

“别避重就轻,这些设备凭借研究所那几个人,都能研究出来,研发中心这些人研究不出来才不正常。

石墨烯芯片制造最核心的设备就是刻蚀机,它需要用0.1纳米的氢原子束刻蚀石墨烯晶片,把一平方米的石墨烯晶片分割成标准的芯片。

通过氢原子束把石墨烯晶片分割成作用不同的单元,这也是石墨烯芯片编码的过程,它的研究进度到了哪一步。”周宇直接询问道。

“这个,这个,刻蚀机的加工难度太高,我们现在投入庞大的人力物力,正在攻克难关。”马尚书纠结的说道。

“带我去研制刻蚀机的实验室看看,你们到底遇到什么难关,竟然能卡住这么久?

田开院士和我说过,他选择刻蚀这个方案,就是国内刻蚀技术相对先进,不会被卡脖子。”周宇不解的问道。

田开院士研究所那里科研人员和技术储备都不足,无法完成刻蚀机。

他本以为研究中心这里能取得突破,没想到他们也被这个技术难住。

当时周宇选择让研究所和研究中心齐头并进,研制石墨烯芯片加工设备,采用这个浪费人力物力的方法,就是为了防止一个单位被某个困难难住。

没想到研究所和研发中心都被刻蚀技术难住。

他们一行人来到一间庞大的实验室,一群穿着白大褂的科研人员,正对着一个大概两米高,长宽都是1.5米的机器指指点点。

周宇看到于振峰也在人群中,他向于振峰摆摆手,把他招呼过来。

“于主任,你们研发中心被刻蚀技术哪个难关难住。”

于振峰听到周宇的问题,他立刻解释道:“周总,我和田开院士的研究所一直有沟通,我们遇到的问题很相似。

这不是刻蚀技术原理问题,而是现实中加工出现的问题。

田开院士按照国内最先进的刻蚀技术,设计加工石墨烯芯片的方案。

田开院士是不懂机械原理,他设计出这个标准,在理论上刻蚀机能够加工芯片,但是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很难去控制它。

因为要把标准的石墨烯晶体管,加


状态提示:第37章 刻蚀机难关--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