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仙侠修真>苍穹:破晓>第一百四十八章.历史的拓文

大漠黄沙战士埋骨,金戈铁马杀伐阵阵,断戟舍命护家国,一腔忠魂洒热血,这说的便是惠州,这说的便是大华的边境,这说的便是那被镇西侯府守护了近百年的风沙之地,这说的便是那亘古永恒的玉林山脉,这说的便是那股仅存于人间的最后一股神火势力。

同为大华的同袍,同为大华的炎黄血脉,这帮坚毅的惠州汉子们,一生都生活在这里,在镇西侯府那勇者无畏的精神所影响之下,终其一生都在马背之上与自己的命运相互抗争,这些勇敢的儿郎们将自己的后背交于自己的同袍,让自己的胸膛来直面他们眼前的势力,他们终其一生都会紧握着手中的长枪,然后立誓要将大华的旗帜插遍整个玉林山脉,让大华的气息时刻回荡在那无尽的山河之中,让大华的战魂彻底的响彻整个苍穹宇内。

所以无论他们所面对的敌人有多强大,这帮儿郎们都会将自己的性命尽数的压上,然后义无反顾的会为了彰显大华的荣耀而奋不顾身,正如同蓉天宇和他所率的神火将士的精神一般,神火不灭正义永存,正如同赵璇和她所统的神机天算子弟的精神一般,不正道毋宁死,正如同岳麟罡坚守了一辈子的龙蟠关一般,坚守大华的第一道墙,一生一世绝不后退一步。

要不是陆锋开始着手清理开国十三候的话,岳麟罡所镇守的龙蟠关,他所率的镇西侯府便是那群山之外的华胥一辈子也无法触碰到的铜墙铁壁,只可惜...

而如今岳麟罡和其整个镇西侯府的没落,便给了那些有心之人一丝的契机,毕竟这神秘而又亘古的玉林山脉之中,更是隐藏着那太古传说之中的圣殿,那只有神火高层才知晓的地域,那蓉天宇不惜将自己八成的心思放在其中的地方。

烽火狼烟四起,战鼓雷震如天。

据传闻华胥的大军正在玉林山以西的华胥边境疯狂聚集,而此次为首的将领,正是被那无数的大华百姓唤做荒漠之鹰的男人夏志杰,这位华胥当今唯一可与大华军神杨爵相之匹敌的男人,而这一次,他便是带着华胥大军,欲要替他们的先祖重新收回那块所谓的被大华侵占了数百年之久的惠州家园。

还记得那还是当今皇帝陆锋的太爷爷那一辈,那时的陆家儿郎皆正义豪迈,他们眼看着那时的旧朝是宦官把持朝政,腐朽之气无时无刻的不在侵蚀着旧朝的根,大灾之下祸事频发,是路有饿死骨,坊有冻死婴,无奈之下陆家的当家男人便高举抗争大旗,与其在江湖上所结交的那些好友一起,势要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势要还百姓一个天下太平。

终于,在历经了无数的压迫和抵抗之后,在历经了无数的流血和牺牲之后,那些无数的先烈为了实现他们心中的太平大道而永远长眠在那份光荣而荣耀的事业里时,大华建立了。

这是一个崭新的国度,这是一个全新的崇尚自由的国家,趁着那股还未退散的无敌之姿还依稀尚存,趁着那些彼时还能胸怀一股傲气的老将们还未老去,神勇无比的大华军一鼓作气,于数月便相继吞并掉了紧邻自己四周的几个小国,将大华的过境无限的向四方延伸,至此之后,在那些江湖势力的帮衬之下,这才终究将自己的国界线最终确认。

大华之东坐拥锦州紧邻东海,大华之南坐拥鹤州背靠世界之脊伽蓝山脉,大华之北坐拥澶州直视那亘古就存在的云梦泽,而大华之西便镇守惠州,剑指玉林群山,而在这之中,大华更是拥有秦州、丹州、沧州、西华州和东煌州,至此大华坐拥天下九州,成为当世霸主。

而当年那些拼死帮助陆家儿郎开国立功的江湖势力,便是后世所谓的开国十三候,除却这么多年已经逐渐没落的那些侯府外,就当属极仙宫的后人镇西侯府、修罗门的后人安国侯府、万泉宗的后人贲北侯府、五灵山的后人神侯都护府这四波人马还能在陆锋的这个年代建功立业,但是令人讽刺的是,或许不久的将来,人们便不再记得所谓的开国十三候了,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这一段理应让人铭记于心的历史,终将会变的令人感到模糊和遗忘。

而如今在这已经被历史所遗忘了的玉林山下,当年那些大华铁骑无情灭国的华胥后裔却突然在这大华的国门之前疯狂集结,并且这一次,这些华胥大军还是被人们称之为荒漠之鹰的男人夏志杰所统率,没人知道这群人究竟为了什么而会在此时此刻在这玉林山下聚集着数万余人的兵力,而且看情况还会有更多的华胥战士赶往这里,可无论如何,有一点最少在此时便可以看出来的,那就是大华与华胥这两国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

纵观整个惠州,此州郡地处地势多变的玉林山脉,山脉的东侧便是大华的沧州所在,山脉的南端便是大华的鹤州境地,而从山脉的整个西北来算,那数万里的疆土便归惠州所有,至于山脉更西面的另一侧,在紧邻着惠州边界的更西面,便是此时面积比大华也小不了多少的华胥了。

为了抵御华胥方面所带来的压力,岳麟罡所率的镇西侯府不得不将整个惠州地界,以玉林山脉为界详细的划分为了多个地块,在群山之中他皆选在那易守难攻之处,为抵御外敌而共设关隘二十七处,且每一处关隘均被他的镇西军重兵把守,而其中更是以龙蟠关、凤霞关、司武关三关最为出众,因为这三关,便代表着惠州百姓的三面生命之墙,每倒一面,那么它身后的数以万


状态提示:第一百四十八章.历史的拓文--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