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归认为这有些不符合情理。
虽然说据渠出探听的消息,樊二七、八岁上下时就不知所踪,樊大忘记这个手足兄弟看似不足为奇,但春归并没有忽视关键点——樊大提起已经夭折的长女,是因为心中既悲且愤,悲愤又是因为女儿遭受奸/辱反被诽责,导致他们全家蒙受更加深重的污点。
污点!不仅仅是从他的女儿始为开端。
还有樊二的存在,邻人们笃定他为奸生子,从那时起,樊家人就因为这事遭受变本加厉的欺辱,甚至很可能在樊大幼年时,就因为母亲和弟弟蒙羞,所以他一直不能抬头挺胸的生活,一直无法申辩反抗他人的厌鄙和践踏,不管他相不相信自己的母亲,但因为母亲而蒙羞的事实可能在他心中丝毫不存阴影吗?
他可能因为樊二的不知去向,就淡忘这件事吗?
他甚至都没有提起过众邻对樊母的斥骂,他只是笼统的概括,把一切根由归结于樊家人瘦弱的体格和脸上的胎青,归结于几代人的贫穷卑微。
是不能正视事实,无法亲口道出生母可能存在的丧德败节的罪错,还是有其余隐藏得更深的原因?
真相无法仅靠梳理,春归需要渠出更多的窥探消息。
与此同时她也不能不能防范着如果柴胡铺的里长当真被凶手贿赂的话,会不会毁尸灭迹。
樊家满门遇害,别无亲友,遗体应当暂时收存在义庄,此时已经是暑季,义庄当然不会妥善保存尸身,至多三日后就会处理,也不知随处一埋还是干脆丢去哪个乱葬坑,更可能当作暴病死亡的人一把火给烧得干干净净,到时候即便惊动了官衙,恐怕仵作也没法子通过尸身验证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春归必须赶在尸身被毁前设法干预,才更加有利于察明案情。
她也只能通过莫问小道的“神通”。
却说柴生在姜东的帮助下,此时不仅仅赁下了一处宅院,将柴婶子接了进京城团聚,且也寻了一家靠得住的牙行,用还算公道的价钱在京郊置下了三十亩良田二十亩桑地,雇请农人耕种虽说不能靠此积攒下多少钱粮,至少他们几个在京城的开销不用犯愁了。而关于置铺经商的事,柴生却没有着急,他自己先找了个商行做雇工,打算的是先熟悉一下京城里的各种营生商事,等心里有了成算,再商量着自己开铺子的事情不迟。
寻常家里只有柴婶子和娇杏两人照管,游手好闲的莫问小道除了专注他自己的“生财之道”,倒是发挥所长交游广泛,半载时间,市井闲汉三教九流的他还算结交了些人。
姜东除了帮柴生跑腿,更多的时候其实仍在太师府,一般是跟着宋老爹父子两个。
这日里春归便让梅妒回去了一趟,把她的一封信交给了姜东,令他跑一趟腿送去给莫问。
其实这趟差使春归完全可以直接交给宋守诚,不过她既然把姜东调为己用,也想进一步考较一番他的忠诚度,倘若是个踏实沉稳的,日后许多事情也能多一个帮手。
她也并不担心泄密,因为这封书信她仍然采用了“秘术”书写,姜东就算拆看也只能看到一张白纸,必需经过特殊处理后才能显现字迹。
她在信里把樊大口述的案情大致告知,主要是叮嘱莫问一定尽快,务必先找兰庭阻止樊大一家的尸身被毁。
所以这日里兰庭刚一回府,便瞧见偏厅里已经恭候多时的莫问小道,他还颇觉得几分纳闷:别看着莫问吊儿郎当的全然不像柴生一样稳重可靠,活像随时都要占人便宜的作风,可自打来了京城,却也晓得自动自觉的和太师府保持距离,从来不会上门打秋风,今日这就是无事不登门了。
他也就不急着去处理各方书信拜帖,以及和孙宁等等名为门人清客实为谋士幕僚的心腹议事了,先摆着笑脸接待“道长”,也没更多的寒喧,开口就问“有何要事”。
具体的话莫问也不需要春归面授机宜,张口就来:“迳勿可听说过柴胡铺?”
“外城广渠门大街那一带?”兰庭不过沉吟一阵,就在脑子储备中搜索出准确的范围。
“正是,我今日刚好去那一带逛玩,经过柴胡铺时,听见不少人都在议论十三弄前日晚上,一家人户着火,活活满门四口都被烧死的事,怪异的是竟然没人为这出惨剧扼腕叹息,都道什么天谴报应的,我一时好奇,便去十三弄失火的地方看了一看……”
说到这里莫问习惯性又想故弄玄虚,拖长了尾音还刻意停顿。
兰庭很配合:“真是一家满门无一饶幸?”
“惨啊!真惨!”莫问唉声叹气摇头晃脑:“可不满门罹难无一饶幸,夫妻两口,还有两个孩子,都被一场火烧死!”
“道长是又通过了问魂之术放觉此事大有蹊跷?”兰庭猜测道。
莫问:……
不愧是新科状元啊,太知道怎么和人说话了,和聪明人说话果然省却不少口舌。
“着火那樊家,断桓残壁上空笼罩着层层叠叠的阴气,纵管是道长我修行高深,都险些没被那处的森凉之气逼得僵颤,这可是阴灵极恶极戾的显征,死魂生前必定是心怀极深的怨恨,才至于造成这般阵仗!”小道几乎没忍住合什念一声“阿弥陀佛”,好在反应过来自己不是和尚,赶忙的改成了“无量天尊”。
“道长和死魂沟通结果如何?”兰庭很上道的继续追问。
“他们一家是被人烧死的!”莫问压低了声儿:“不是走水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