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明宦>第一百零八章 地裂

“华盖亭亭,致聚天下,日中,午时……”

太阳,终于渐渐的行到了当中。钟鼓楼上,远远的传来了午时的报时声,似乎一切都没有太大的变化。

唐旭走到了甲兵架前,似乎想拿起甲胄穿上,却又丢了下来。凡事太过显眼,兴许并不是什么好事。

只是手上的甲胄才刚及放下,猛然间,却听见紫禁城里的钟鼓楼上一阵响声大作。

“皇后崩逝了。”,唐旭低下了头,用只有自己才能听见的声音,默默的说了一句。

不知怎的,唐旭的心里,竟是突然泛起一阵淡淡的悲伤。虽然说,自己和这位刚刚逝去的皇后殿下从来没有过什么交集,甚至素未谋面过,可是唐旭却也知道,她这一生,几乎都是在孤单与期盼中度过的。

虽然贵为皇后,可是她这一生,却始终没能得到过那份应有的尊荣。甚至普天之下,大有只知郑贵妃而不知皇后者。

也许,逝去对她来说,也是一种最好的解脱吧。而自己,除了同情,也根本做不了任何改变。

“愿逝者安息。”,唐旭缓步走出门外,抬头远远向着紫禁城内的钟鼓楼方向看去。

“指挥大人,皇后崩逝了。”,李慕江也快步向着唐旭公房所在的方向走来。皇后崩逝虽影响不大,可是在整个大明朝,仍都算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诸位各自回家安排一下吧。”,唐旭知道,按照惯例,下面三四日内,京城里凡是有品阶的官员,都不能回家住宿。就连自己,也要先赶着回家和洛雪霁打个招呼。

当然,东城司里除了自己这个指挥兼着后军都督府的经历,其余将官虽都不用前去祭奠,但是长安街与东华门一带的警戒却也是必要的。

四日后自午门至思善门前哭祭,十二日后在西华门外祭拜,二十七日后,在奉天门外设坛。几乎整整一个多月里,整个京城都在为这事而忙碌。而除了四日后的祭拜,唐旭也需要在东城司里领着一干军将四处警戒,忙个不停。

期间又遇见到了一回王安,王安提及洛阳城里的福王又上了疏,请求回京祭拜大行皇后,并探视父皇。

说到这事情的时候,王安未免忧心忡忡,可是好在皇上那边暂且没给过回答,所以还不算太急切。

前四五日天里,因为京城里禁了饮宴,所以全聚德只能暂且打烊歇业。等过了五日后重新开张,京中却仍禁着四十九日的屠宰。好在京外屠宰只禁三日,去京外购买虽然麻烦些,但是总要比没有要好。况且在这一月当中,生意恐怕都不会太好,少许买一些也是足够。

当然,除了前四日,后面的日子里,送到乾清宫的膳食,也都还是要准备的。

等事情全部安定下来,日子竟然不经意间已经是到了五月中。

因为这段时间里,京城里来往的官员藩使太多,所以唐旭就连端午也只歇了一天,更别说平日里的五沐假了。

如今事情已经结束,赶着赴京的人也是渐少,唐大人这才得了闲暇,可以歇上几天。

先去老岳丈的那几亩地里看了一下,如今那里的辣椒种子早已是播下。但是洛德山从前从来没有种过这种东西,所以唐旭还是要是不是的去指点一二。

初时洛德山还觉得奇怪,既然这东西不是大明朝本生的,唐旭之前也没见过,如何却知道这许多。可是再转念一想,如今自家女婿已经是生员,没准日后是还要中举人和进士的。

听说那些进士老爷,都是天上的星宿下凡,知道的东西多些,有什么奇怪的。

又因为听唐旭说,种的这东西金贵,一斤干货居然要卖到二两银子,洛德山干脆在田边扎了一个棚子住下,日夜看守。田地的四周,也都篱笆墙围起。

本来以洛德山的想法,是要去卢家借几个工匠过来,在四面围一堵石墙。可是后来算一算花销,却又不肯了。

唐旭也是拿他无可奈何,除了吩咐馆子里每日送三次饭菜去,又吩咐东城司里在金鱼池一带巡视的兵卒多加关照。自己也时不时的跑去转上机会,一是指点,二来也是陪着打发下寂寞。

在菜地里看过之后,唐旭又去了全聚德,可是刚坐了没一会,忽然听到门外一阵喧哗。正在大堂里招呼客人的掌柜,也急匆匆的朝后面奔来,直跑到唐旭面前才停住了脚步。

“老爷……外头来了几个人,说是司礼监里的,要给老爷传圣旨。”

全聚德店里的掌柜方恒,当年曾经在通州县的酒楼里做过几年掌柜。通州虽是个小地方,可是在运河上来往的大商户却极多,方恒也不算没见过世面,但是所谓的圣旨,还是第一次见到。

“给我传圣旨?”,虽然全聚德的膳食已经提供到了宫里,但是唐旭却仍是想不出,皇帝老儿给自己传圣旨究竟是为了什么。

一边往外面走着,一边想着要不要在门外摆香案迎接什么的,可走到了外头,看见来的不过是两个小火者,心里才略松了些。

虽说皇帝派来的人,即便再小,也比七品官大。但是真要牵涉到传圣旨,那起码也得是太监等级的人物出面。

而民间虽然把宫里头的内侍们都称作太监,实际上与火者相比,两者就像是有品阶的官员和衙门里的杂役的区别。

好在唐旭也不可能认为皇上派人给自己传旨,是要升自己的官。在大明朝,升不升官,还真不是皇帝说了就能算的。就连六科里的给事中,都有封还


状态提示:第一百零八章 地裂--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