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明朝狠人>第二百五十六章 东蕃

刘若思有些莫名其妙地望着郭致远,没能抓住赵秉鉴,无疑让郭致远此次大败叛军的功劳大大缩水,一旦让赵秉鉴等人在东蕃站稳脚跟,又将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本来郭致远以一己之力平定叛军,算是立下了不世奇功,不过以刘若思对福建官场那帮官老爷的了解,必定会十分眼红,一定会想方设法抹黑郭致远,而没能抓住叛军首领赵秉鉴也会成为别人攻击郭致远的口实,就连他也可能会跟着倒霉,为何郭致远反而会表现得这么兴奋,还说赵秉鉴逃得好呢?

其实也怪不得刘若思会觉得诧异,此时的东蕃还不是后世那个我们熟知的宝岛台湾,这个时代还鲜有人能意识到东蕃的价值,虽然名义上东蕃也属于大明的领土,但大明从上到下都把东蕃当作一个毫无利用价值的荒岛,虽然也曾有有识之士向朝廷上书建议在东蕃(台湾)设立正式的官府机构,将台湾真正纳入朝廷的管辖,却被认为徒费钱粮之举,根本没引起朝廷的重视。

所以沈有容三次收复东蕃(台湾)不但没有得到朝廷的封赏,反而说他是冒功,气得沈有容最后撂了挑子。此时的东蕃(台湾)事实上是被一些倭寇和海盗占领的,但即便是这些倭寇和海盗也没有把东蕃(台湾)当成什么了不得的风水宝地,只是把东蕃(台湾)当成了他们临时停靠补充给养的据点。

即便后来到了清朝,康熙平台灭了郑氏,也没有真正重视台湾的价值,虽然设立了台湾府,但也只是为了宣示主权,并没有进行真正意义的开发,导致这个宝岛的价值一直没有显现出来。

但是郭致远作为穿越者,自然比谁都知道东蕃(台湾)的价值,事实上在选择澎湖岛作为根据地之前他就曾考虑过东蕃(台湾),但是一则当时他实力太弱,手下就那么点兵力,而东蕃(台湾)比澎湖岛大得多,他根本占不住,二则占据澎湖岛不会引起朝廷太大的反应,毕竟之前朝廷也是有在澎湖岛驻军的,而占据东蕃(台湾)则很可能会让万历皇帝觉得他野心很大,对他产生猜疑。

赵秉鉴逃往东蕃(台湾)恰恰给了郭致远一个名正言顺占据东蕃(台湾)的机会,他可以借追杀叛军之名实现对东蕃(台湾)的事实占领,而此次大败叛军也让他可以收编大量的叛军俘虏,具备了长期占领东蕃(台湾)的实力,只要运作得当,东蕃(台湾)完全可能成为他宏图大业的新起点!

此时的东蕃(台湾)还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一颗明珠,占据了东蕃(台湾)郭致远就真正有了一个能让他充分发挥其才能的平台,所以郭致远听说赵秉鉴逃往东蕃后才会如此兴奋,当然这些心思他是不会对刘若思说的,刘若思虽有能力,但是他的品行却注定他无法成为郭致远的忠心部下,只是短时间内郭致远却不得不倚重刘若思,便呵呵笑道:“赵秉鉴逃了当然好啊,你我可以再立新功,朝廷也会更加器重我们啊!……”

听着郭致远牵强的解释,刘若思挠了挠头道:“可是如今我们的船都被烧了,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调集到足够的海船能让我们出海追击赵秉鉴,若是时间拖长了,让赵秉鉴他们在东蕃站稳了脚跟,我们再想剿灭他们就难了……”

郭致远心里其实已经有了大致的计划,却没有急着说出来,微微一笑道:“海船的事我来想办法,从长计议,刘将军,战场应该打扫得差不多了,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两人重新回到山顶的恩波寺,此时天已经亮了,沈君蓉过来汇报战果,此次郭致远可以说是大获全胜,二万叛军,除了刘若思部倒戈的五千人,剩余的一万五千人,赵秉鉴他们逃跑带走约五千人,混乱中烧死和战死的有四千余人,俘虏了六千余人,而郭致远的自新军减员还不到两百人,绝对可以说是创造了一个明朝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

至于缴获更是不计其数,一时间根本统计不过来,赵秉鉴他们辛辛苦苦抢掠来的那点家当都没来得及带走,全便宜郭致远了,虽然具体数据还没统计出来,但可以想象绝对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刘若思见来向郭致远禀报军情的居然是一员女将感到十分惊讶,再环顾四周看了看正在打扫战场的自新军人数,终于发现不对劲了,说好的一万精兵呢?说好的沈有容亲自领兵呢?就皱了皱眉头向郭致远问道:“郭大人,不对啊,此次来的朝廷大军没有一万人吧?还有不是说此次是沈有容将军亲自率军指挥吗?不知沈有容将军现在何处啊?!……”

郭致远也知道自己不可能一直瞒过刘若思,刘若思迟早会知道真相,他也不怕刘若思会因为被欺骗而翻脸,事情发展到现在刘若思已经没有退路了,就瞟了他一眼,呵呵笑道:“刘将军,我也不瞒你了,昨晚你看到的只是我布下的疑兵之计,昨晚攻山的只有两千人……”

刘若思目瞪口呆地望着郭致远,第一感觉是愤怒,任谁被一个比自己年轻得多的年轻人这样耍得团团转都会感觉到愤怒,目露凶光地死死盯住郭致远,像是随时要爆发,郭致远却只是目光平静地回望着他,什么也没有说。

倒是一旁的沈君蓉感觉到了刘若思身上的杀气,警惕地按住了挂在腰间的剑柄,同时悄悄地对周围的几个团练乡兵做了一个手势,隐隐地把刘若思包围了起来,刘若思也终于冷静下来,心中的羞怒也转化成了对郭致远的恐惧,这个年轻


状态提示:第二百五十六章 东蕃--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