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得先生之言,陆青山喃喃自语:
“琵琶……”
一旁的六艺先生见陆青山似是心存疑虑,便主动介绍起琵琶来。
“《释名释本出于狄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
“然传入前朝,士人皆言批把之名难以入耳,便以二玉相碰之声,更名谐音琵琶。”
“传入时不过是马尾三弦,用于狄人驱赶牛羊放牧之用。经历代乐者改进,结合月琴、阮琴,以钢绳为弦,梨箱为底,制有六相二十四品,再加一弦,是以又有四弦琵琶之称。”
“琵琶之音,冠绝琴瑟,声若金石,大如洪钟,常用于战阵之乐。”
“琵琶乃乐器之飞剑!”
六艺先生不愧是博学多才,一把琵琶从出处说起,音色、特点都给陆青山解释的清清楚楚。
而陆青山在先生说完最后一句,心中也是早已有了答案。
“先生,青山之乐器,非琵琶莫属。”
“既如此,你便取了琵琶,到亭下寻我。”
领命的陆青山随即上前将琵琶取了下来,入手颇沉,带着一股松木香味,煞是好闻。
抱着琵琶,来到亭内,按着先生示意坐下,便听着先生开始说道:
“琵琶之技法,多有五六十种,右手轮指、弹挑,左手按指、推拉,将四种指法融会贯通,琵琶一道便是小成了。”
“你手中的琵琶乃四弦琵琶,琴弦由公输钢炼成,梨箱由上好黑松木所制,上方的琴轸则由异兽獠牙打磨而成,也是我当年参加战阵时所用的乐器,名曰破阵。”
“四弦由粗到细,分别叫缠、老、中、子。”
“操琴时,双腿合拢,左手按指,右手轮指。”
先生边说着边上前,将陆青山手指纷纷按在琵琶上。
“记住,按指法,左手四指弯曲成弧,以指尖按弦,切不能按弦不实、不正,否则便是杂音不断。”
“如今第一步,便是要练成按指法,直到我说任何一弦,都能一息间按住且不松动,便算练成。”
“下面你便自己练习吧!”
说罢转身便进了屋内。
一个时辰后。
“先生,青山已练成按指法。”
“吱呀”
带着狐疑之色的先生来到跟前,说道:
“缠、子。”
瞬间陆青山已是按住了对应二弦,指尖触弦,动作娴熟犹如老手。
“老、中。”
“缠、中。”
“老、中、子。”
随着四次变化,陆青山皆是游刃有余,先生一改脸色,露出笑容,说道:
“甚好,现在便教你轮指、弹挑之法。”
“弹挑讲究指结发力,方寸间,指尖拨弄,需快需准,食指与拇指齐平,捏出凤眼,何时弹挑间不触他弦,弦音一致,便算弹挑小成。”
说罢又是回了屋内。
半个时辰后。
“先生,还请考校一二。”
“子、缠、老、老、缠、中。”
“中、中、缠、中、子、子、老、缠。”
陆青山在先生注视下,依次弹挑,音色、音量、音准丝毫无差。
“青山,你可是学过琵琶?”
“小子并未学过。”
“既如此,我便教你指法最难的轮指。”
“轮指十倍难于弹挑,琵琶技艺高超与否,便是看轮指之法练的如何。”
“轮指技法颇多,常见有扫轮、勾轮、挑轮,以食指指甲拨弦,待弦音未绝前,中指续拨,依次无名指和小指,如此往复。”
“待何时能做到弦音如轮,手指如轮,便算小成。”
“若有不明之处,自来问我。”
说罢又是回了屋内,任由陆青山一人摸索练习。
三刻钟后。
“先生……”
陆青山刚开口,先生已是出了屋门,张口便道:
“缠、子、缠、老、中。”
以手拘眼,手指灵活拨动,犹如转轮,亦如翻飞蝴蝶,弦音“铮铮”入耳,不绝如轮。
陆青山俞学俞难,俞难俞速,寻常人若是掌握这些技法,没有半年苦练,根本无法如此纯熟,而他从入门至今,不过两个时辰,已是连最难的轮指也掌握了!!!
即便六艺先生一把年纪,见多识广,也不由惊掉了下巴,再次发问道:
“青山,你当真是初次学习乐道?初次学习琵琶?”
“告知先生,青山未入门前,不过贱民一个,何来学乐一说。”
“那你是如何学会的?”
“青山只觉得,琵琶于我,有如手足,心中所想,手指翻动间,自然便学会了。”
“……”
六艺先生听着陆青山回完话,原地思索了一番,便去了屋内取了两本书册交给了陆青山。
“青山,《琵琶志》载有相格音阶之谱,《梅山调》则记载了一十二首琵琶曲谱。琵琶一道,听不如看,看不如练,如今你回去自学,一月之内,能弹三曲梅山调,乐道便算出师了。”
“多谢先生赐书。”
接过书册,放入怀中,陆青山背缚了琵琶,拜别了六艺先生,离开了木屋。
又是一日,日落归山,迎着余晖向前行去,背后的琵琶堪比陆青山半个人大,让看到的人不禁担心他会不会被琵琶压倒。
高出半头的琴首上,青蛇正缠着琴轸,眯缝着双眼,享受着余晖之暖。
而陆青山则是因为丢了“羽符”,只能在桃林中徒步而行,还不时得爬上枝头,辨清方向,还好已是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