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玄幻奇幻>醉梦仙侠传>第三篇 灵变 第83章 中国人的家国同构与家国异构之路(中)
如何进一步发展我们固有文化的问题,要如何与世界潮流相融合的问题。

人是脆弱无力的,人的信仰才是坚强有力的。

人类是渺小的。而人类向善的追求却是伟大的。

那人类社会中因权势财富而划分出来的贵贱,在自然面前皆是笑谈。而在自然面前,人也是分有品级的,有信仰的人,虽然都是坚强的,但是也只有那怀有了道德意义上崇高信仰的人,大自然才赐予了他们不可战胜的高贵的精神品质。经受苦难,只会让这种高贵的精神品质更加的令人仰视。

中国历来的贪官污吏也都是及其坚强的。明代的开国皇帝老朱将贪官污吏剥皮实草地摆在公堂之上,但他们的后任官吏也还是要前赴后继照贪不误。这不是什么人性有没有弱点的问题,这是一个社会组织结构及其管理方法的问题。

中国的政治,历来是将一切资源和利益都牢牢地控制在政府的手中。而官僚阶层围绕在皇帝的周围在管控着这所有的资源和利益,这其实就是一种强盗政治,中国人也历来就认同那种“打天下、坐江山”的一套强盗政治逻辑。

中国的历朝历代,当百姓都广泛的无法再继续苟活下去的时候,大变乱就开始了,那个时刻,人人都变成了qín_shòu,要么吃人,要么被吃。礼让谦恭的社会生活原则荡然无存,直到最后一个大强盗击败了所有的对手之后,社会才再一次尘埃落地。开始变得安定了。

在强盗们争夺天下的时候,最初的作为都是在祸害这片土地,反正都不是自己的,索性全都打烂了的好,所以中国社会的每一次变革才会显现出特有的翻天覆地的状况,在强盗们进入最后对决的时刻。那将要获胜的一方就开始以天下主人翁的形象出现了,因为他们意识到这天下的一切都将会是属于自己的东西了。自己的东西,怎么可以不珍惜呢?于是,道德的楷模自然而然地就和胜利者们合二为一了。

其实,西方人关于社会学方面的许多定义,对于中华文化来说,那都是小儿科一类的东西,那被广为传播的所谓“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在中国人这里也是早有定义的,我们称这种行为是“认贼作父”。

中国的历史上,每当太平之时,其实也只是由官府这一种强盗在打劫天下罢了,皇帝就是强盗头。那被儒家文化推崇备至的什么三皇五帝又何尝不也是强盗呢?成王败寇,世人都在歌颂着那成吉思汗的武功,却少有人再提及他对异族的征服与杀戮。中国人之所以在歌颂着黄帝轩辕氏的伟大,只源于那种“家国同构”的文化观念,蚩尤族的后代难道在中国就真的是被赶尽杀绝了吗?当然没有,中国人公开地说自己都是炎黄子孙,那蚩尤氏的后人算什么?他们是认贼作父?还是委曲求全?

那炎帝和黄帝又是谁人的子孙?旧中国一朝一朝的统治者之所以宣称这一“共祖观念”,实在是家国同构政治模式的必然,而在国破家亡的时候,这一观念又使得中国人更易于同仇敌忾。这一看似矛盾的信念,在中国人这里实现了统一。

当下,有许多文化人在反*、反独裁、提倡民主与法制的思想观念指导下,开始了对中华文化的反思。而要打破家国同构的政治模式,告诉人们国不是家,是一个共和体,就会进而否定“中华共祖”这一理论,就像是有学者要考证屈原只是和楚王在搞同性恋,他的死不是爱国,而只是爱自己的同**人一样,这就让人难以接受了。

其实,所谓“共祖观念”,只是在为维护一个大一统的强权政治做铺垫罢了,自那造反的“刘三儿”做成了“汉高祖”之后,中国自黄帝轩辕氏以来所形成的贵族血系统治,才算是告以结束,而孔子之学恰好解决了非黄帝谱系的家族来统治中国的政治理论问题,让“刘氏天下”从无根无据,变作了有理有据,这样一传就传了上千年,真是张王李赵刘,皇帝轮流做,谁做都有理。直到满族人入主中国,拜孔子为师,拿死人当令箭。又糊弄了中国人二百来年。

“炎黄子孙,中华共祖”的政治观念,在中国深入人心。没有任何人怀疑,没有任何人敢于提出挑战的质疑,中国人一方面在奢谈着西方社会的民主与法制,另一方面则仍在念叨着国是家,并在这个“国”“家”中纷纷积极扮演着爷爷、爸爸、儿子、干儿子、孙子、干孙子、大老婆、小老婆等等之类的角色。这就是当下中国人政治思想及社会政治结构的现状。

中国的*和国民党,其实是中华民族自救自强过程中所生长出来的一支奇葩,是同一个根。发了两只茎,本质都是一样的。只是生长的方向不同,一个走上层路线,一个走下层路线,结果还是得人心者得天下。

蒋介石在日人打破国门。荼毒我华夏百姓之时,居然还能够喊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政治口号来,其原因也只是那蒋中正的内心里怀有了深刻的家天下的思想观念,他虽对人口称“党国”,其实那也只是他的蒋家王朝罢了。是党国,就应该是集体领导,蒋光头一个人说了算的政治模式,算不得是真正的党国。今日之中国*政权,才算做是真正的党国。党说了算,党由集体决议来领导,这彻底打破了中国数千年来由一家一姓来统治的落后政治局面。这是我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一次巨大政治进步,真正的党国,相较于旧中国的皇帝的家国,那可真是一个天大


状态提示:第三篇 灵变 第83章 中国人的家国同构与家国异构之路(中)--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