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晚清崛起>第254章 战后的形势

正文第254章战后的形势

第254章战后的形势

第254章战后的形势

关于对日本的问题上几个军方的代表认为我们要打过大海去直接到日本本土去战斗尽快地把它给解决了但是唐炯、盛宣怀等人却是不同意他们认为现在我们要踌海作战诸多的准备工作我们还不具备用于作战的兵力还是太少现在看来时机显然是不成熟的。 百度搜(手打打章节

我们应该在胜利的基础上逼他们谈判以谈判来取得更大的利益真正地让他们老实起来把他们嚣张的气焰压制下去就行了以后有的是机会收拾他们。但是在谈判中要给我们自己留有充分的余地以后收拾他们也是让他们向自己投降而不是向清政fu投降。

但是他们却是认为我们可以借此机会把日本南部的一些海岛乘机占领作为以后我们对日本用兵的一个跳板同时也是对日本加强监督的作用。

如何处理与清政fu的关系问题我们现在已经是浮出了水面了虽然对他们说在和日本人的战斗中把自己的力量打完了但是人们对自己的认识却是提高了很多人们对那些八旗兵、绿营兵已经彻底的失望了他们一遇到日本人就是逃跑已经没有能打仗的军队了。现在的民心对于这个满清政fu显然是失去了信心现在我们要是提出推翻清政fu肯定会有大批的人来响应的但是对于国际上的情况却是我们不能乐观的首先俄罗斯现在就已经是大兵压境令我们不得不防啊。

形势现在对于我们是有利的清政fu是一定要对原有的军队动手进行重新的整顿他们是不会再继续让他们这样下去了他们有两个可能一是把我们的军队抓过去但是这个可能xng不大但是这种可能也不是没有第二种可能就是他们要利用我们来整顿他们的军队。要是第二种情况出现那就对我们太有利了。

现在的满清政fu所有的兵力加起来大约有一百万人如果我们同他们打起来就怕给某些外国列强以机会现在的俄罗斯、英国、法国等一直对我们是不怀好意的因此现在应该把这些情况考虑进去现在还不能和清政fu直接对抗给外国列强以时机。

关于国际方面的问题这是李振华比较担心的一方面原来亚洲是中、英、俄三个国家为主的英国虽然费尽心机尽力在支持日本但是日本已经彻底的失败了已经明显强盛起来的中国已经稳居亚洲第一的位置这是英、俄两国所不愿意看到的他们肯定是要有动作在现实这种形势下我们不得不防。俄军在东北和西北已经陈兵几十万他们现在是经常越过边境到我们这里来抢劫、破坏西北地区有些部队已经在我们的境内站住了脚同时俄军见到日本已经失败他们已经出兵占据了日本北海道的一些地方。在我们对日本的战争中应该说是俄罗斯占了很大的便宜。

英国人虽然表面上现在还没有什么大的动作但是他们是一定要动的但是英国人历来是不自己出头他们肯定是要花钱让其它的国家来对付我们的这是英国人历来的作法。他们这一次要动手那就是我们的地区的藏兵和缅甸地区我们的游击队。

法国人也是要想沾些光但是他们只是在支持俄罗斯在正面和我们对抗他们却是在后面找机会的。

美国人的作法无非就是利益均沾的想法你只要是扩大进口贸易我们就可以沾光对于李振华的强势他们没有什么意见因为现在李振华的对外贸易开放政策也是他们所欢迎的。

再有就是德国。那位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对李振华是很有些好感的他认为李振华对他们的帮助是很大的同时李振华的那个集团和德国方面一直处的关系很好他们也希望能把这种关系保持下去同时他们也看到了以后中国和俄罗斯之间肯定是要有一战因为现在俄罗斯军队已经触犯了中国人的利益了那么那位自己的朋友是不会放任他们不管的。

会议进行了一天半夜到第二天的凌晨才结束大家简单地吃了一点东西休息一下然后继续开会最后由李振华作一总结关于今后的工作算是有了一个初步的安排。

关于日本方面主要就是要让日本人废除以前与中国和朝鲜的一切不平等的条约让他们赔偿部分军费同时要支持让他们把俄国人给赶走然后限制他们的海军和陆军对他们的政治、军备和经济方面的所有的行动进行有效的控制。

对于日本除了马关以外南部的那些岛屿要把他们的驻军全部赶走名义上我们就是在监督日本人的行动以后我们撤不撤兵那就是我们自己说了算了。

对于清政fu方面我们现在还是先解决国外的问题以后再和他们算总帐他们要是和我们要军队对不起我们已经打光了让我们掌握军权那我们就不客气了。主要是要促成他们开始编练新军我们好从中得利。

国际方面的问题让清政fu去对付西北和东北的入侵俄军再支持日本人去对付北海道的俄军英国方面要是动手那我们就再一次把他们打回去。其它国家就没有什么可威胁我们的了。

以上都是对外的问题我们的内部问题就是继续抓紧抓好经济建设没有雄厚的资金作保障我们是说什么也没用的必须要抓紧资金的积累。

詹天佑的铁路方面把京(卢)汉铁路尽快完工抽出力量进行宁沪、津浦、京张、徐州至郑州再到西安、兰州方面东西方向的铁路伸展那一个有条件先上那一条相信大部分的总督、巡抚们都已经认识到了铁路的好处了完全使用集资的办法反正大头是在我


状态提示:第254章 战后的形势--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