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青春校园>弑汉>第161章 三局两胜

“为彰显公平,第二题,辞赋。”刘陶略举一手,止住了周边的哄笑喧哗,不假思索地将第二道题目公布了出来:“题材不定,只限于此情此境,少年心性。”

辞赋也就是赋,这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类似于后世的散文诗,与诗歌想比,它更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赋在各个时期名称有所区别,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两汉时期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

其实,这第一道题目比诗歌创作,明溯心中早有所料,毕竟他一直点的就是这个。然而,第二道究竟比甚么,他就猜不出来了,毕竟两汉时期文学繁荣,涌现了一批集大成着,便是一本《史记》,枯燥的史学纪传,都能够整得如此文字优美、叙事精妙、脍炙人口,以至于后辈大文豪鲁迅先生也不得不由衷地赞叹一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能人太多,一个不留神便会翻船了。此时,刘陶方一给出题目,明溯的眼睛倏然亮了,赋这玩意不就是排比叙述一件事情或者描写一个人么,写起来不难,难的在于字数控制,字越少越见功底。于是,便恭谨地问道:“先生,不知这字数可有限制?”

刘陶却是没有考虑得这么周全,此时见明溯发问,思忖了一下,言道:“这字数当限制在百字以内。若是无限延长,老夫岂不是要陪着汝等在这饿着肚子。”周边人群又是一阵哄然大笑。

“出游山涧,睹一丽人,余情悦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抗琼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那生员面上红一阵白一阵的,也不待明溯客气,便领先将自己生平之得意作品择了一篇朗诵了出来。

毕竟这个时代,诗与赋往往并举连称,惟有只作赋而不写诗的文人,却几乎没有只作诗而不写赋的才子。在那鸿都门学中,众生员闲着无事时,也喜欢吟上几句,互作点评,因而,这生员腹中也是存稿多多,此时闻听比辞赋,自然毫无畏惧。

不得不说,生员这短短不足百字的一则辞赋,情节完整,刻画深刻,心理活动描写细腻,以及其华丽的辞藻,将少年追求心仪女性时的矛盾心理尽数显现了出来。此文,便是在学中,亦是曾为诸多先生赞叹不已,推崇为例文。

不论人品高低,单从这则辞赋的构思、用词上来点评,便是刘陶也不得不佩服那鸿都门学中确实有些专长为太学所不能。周边人群中亦有识货的士人,此时尽皆为明溯捏了一把冷汗。

明溯暗暗心想,这倒是有点意思,自己提出来比划,一不小心却比到别人的强项上面去了。以那个生员辞藻之华美,明溯绞尽了脑汁,搜完了记忆,也只能找到《登徒子好色赋》这篇能够与之相抗衡,然而,此时明溯却不能照搬了出来,盖因此赋乃是先秦时期著名作品,影响巨大,世人皆耳熟能详。

见那生员一副洋洋得意的样子,明溯脑中突然一道灵光闪过,微微一笑,便高声吟出了一段词赋:“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显摆,爱上显摆,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若论辞藻,明溯这则作品是拍马难赶那生员的辞赋,然而,在意境上面,却是完胜了先前一则。

二人吟罢,四周人群皆是一篇沉默,从感情而言,众人自然是希望明溯胜出,然而从理智上来说,辞赋辞赋,比的主要还是用“辞”。明溯这赋作得虽然意境深远,紧扣情景,讥讽了那生员年少时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愁,却为了做文章,为了有文采,而故意写一些不合年龄的哀愁,事实上,在言辞之间却早已落了下风。

那生员闻了明溯作品,心中不屑,嘴角不由地露出了一丝笑意,然而,不待刘陶作出评判,那花轿之中新妇人却又突然出声言道:“公子此赋别出心裁,阳春白雪、下里巴人,无不兼胜,不若小女子来做个主儿,第二道题,便算双方平手了罢。”

明溯闻言,不禁心中暗暗奇怪,明明自家这赋要逊色许多,不想这新妇人却是胳膊往外里拐了,也不知道打的甚么主意,便也不接言,只是将那狐疑的眼神在那轿子上面来回梭巡着。

旁观诸人本就觉得难以抉择,此时听了新妇人的话,顿时松了口气,一个个都对那知书达理的女子感上了兴趣,口中自然是连声称是。

那生员千想万想,都没想到轿中新妇人心生外向,当下便忿忿不平地言道:“此言差矣。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怎么能就此认了平手呢。”

那轿中新妇人却是不卑不亢地淡淡言道:“三局二胜,先前一题,君兄已然落北了,这第二道题不管是平是赢,都必须比完三题才能分出高下,君兄又何必争执这个眼前的得失呢?”

这话说得在理,即便是生员争出此题胜负,他与明溯之间也不过就是一比一,最终结果还得看那第三题的情况。常言道,女子无才便是德,然而以轿中此女的见识,便是眼前这鸿都门学得意弟子都无法比拟,明溯闻言不禁心中暗暗思忖,这倒是何


状态提示:第161章 三局两胜--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