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恐怖悬疑>天墓棺咒>第25章 阿西里发怒,人妖男遭殃

第二十五章阿西里发怒,人妖男遭殃

关于独山战役,爷爷也跟我们讲了不少,那可谓是黔州人民永远也忘不了的一段历史,或者可以说是黑暗史。

&年,抗日战争已进入全面反攻日本侵略军的力量已经很弱了。这时候它为了扭转在太平洋战场的不利局面,在中国战场发动了豫湘桂战役,企图打通大陆的交通线。

在1944年11月下旬,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广西柳州以后,就分兵进犯了黔南,造成了黔南事变,12月初,日寇侵占了黔南重镇独山;同时占领了荔波、三都、丹寨县城,并侵入都匀境内。

一路上横尸遍野,大量的难民尸体还来不及掩埋,那情景令人胆寒心惊,惨不忍睹。而据不完全统计,仅独山境内,死亡难民近两万人,掩埋尸体持续三个月。

而日军撤走时为了破坏各种设施、工厂、军需品,派工兵在城内各处爆破、放火。大火烧了七天七夜,熊熊大火中,有着500多年历史的古城独山毁于一旦。众多极具价值的寺观庙宇,亭台楼阁,古籍珍典被付之一炬。全城被烧毁房屋1万6千多栋,只有2百多栋幸免遇难。

&年元旦,当时的国民政府在《告全**民书》中说:“……回溯这八年来,要以去年这一年为危险最大而受患最深的一年。敌人侵豫犯滇,窜扰桂柳,猖狂盲进,最深入的时候,侵犯到黔州独山……战地同胞流离痛苦之深,国家所受到耻辱之重,实是第二期抗战史中最堪悲痛的一页。”

在鬼子撤走时,却是有一小股军队悄悄地脱离了大部队,往黔北潜行而去,而朱嬛的爷爷所在的部队得知这一消息后,为了消灭这伙鬼子,他们一直追击而去,发现在某座大山的深处,出现了一个神秘的场所,竟然停留有直升机,而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这个地方就传出了一阵阵的惨叫声,像是什么人受了什么非人的折磨一般,一直持续了许多天,朱嬛的爷爷领导意识到,这恐怕是鬼子在这里搞什么阴谋,在策划了半天之后,他率领部下一举拔起了这个神秘的场所。

不过,那一次的行动却并不顺利,期间发生了一起谁也没有想到的变故,双方的人损失惨重,逃脱出来的仅仅只有几个人,其中包括朱嬛的爷爷,但他带出了一样东西,据说与那场变故有关。

我猜测,那样东西会不会就是棺玉?要知道,棺玉来历十分神秘,牵扯到血棺这样的大凶器,血棺出,万鬼哭,连鬼都能震慑的东西,闹出点动静,灭掉他个上百人的,实在不是什么难事儿。

不过,若是再牵扯到血棺,那事情就相当大条了,但愿是我想多了。

朱嬛却是没有避讳的意思,说道:“据说那是一枚玉,我爷爷多年来一直念念不忘,说这是营长亲手交给他的,一定要好好保存好,千万不要让鬼子拿了去,不然恐怕真个国家都有麻烦。”

我滴个乖乖,不就一枚小小的玉佩么,怎么牵扯到国家安危的问题了?而且,抗战胜利到现在也有半个多世纪了,既然这枚玉佩这么重要,为何朱嬛的爷爷不亲紫来找,而是让朱嬛等人来寻找?

我又问她和四爷等人是如何相识的?为何各自持有一般的墓葬图?

朱嬛看了一眼四爷等人,这才说道:“当年和我爷爷一起逃出来的并只有一个,但却有另外一个战友被营长派来协助我爷爷,当时他们逃出来后,却是发现迷了路,误打误撞地掉进了一座古墓,他们当时觉得,那件东西留在身上的话无论走到哪儿都不安全,不如找个地方先掩埋起来,于是二人就将东西埋在了一处比较隐蔽但也相对好认出来的地方。”

&过,说来也好神奇,两人在那座古墓里困了两天一夜,本以为逃不出去了,却是意外地被一伙盗墓贼给遇见了,最后救了他们,两人跟着盗墓贼走遍了古墓,出来后凭借记忆两人画了一份墓葬图,撕成两半,一人保存一份,并约定让彼此的后人来寻找那件东西。”

我听了朱嬛的话,大概知道了两个个信息,第一,根据朱嬛话里的意思,那位营长让她爷爷带出来的东西十有**与棺玉有关,第二,四爷等人当中的一个是朱嬛爷爷战友的后人,但他们并不知道那件东西是什么,而朱嬛也没有告诉他们。

不过我也有很多疑惑,为何朱嬛的爷爷二人跟着盗墓贼却是能够拿到墓葬图?既然那时候就有盗墓贼光顾过这座古墓,又怎么可能再留下什么东西呢?而且,他们会放任朱嬛的爷爷等人离开么?要知道,被外界知道了有这么一座古墓,肯定会引起很大的轰动,但现在却连他们也不知道墓葬的具体位置了,这明显不太合理。另外,既然朱嬛的爷爷和那位战友关系那么好,两家现在也应该是世交才对,但从四爷等人对朱嬛三人动了杀机来看,又似乎是仇敌一般,实在让人费解。

心中虽然有很多疑问,但我并没有问出来,这种事情也不好问,我只是问,如果找到了那件东西,可不可以给我们看看到底是什么?

朱嬛并不知道我的想法,点点头说当然可以。

一路上走走停停,期间二叔一直没有说话,倒是朱世林这个花一样的美男多次想和二叔搭讪,但被二叔一个恶狠狠的眼神一瞪,顿时老实了许多,转而调戏阿西里,不过让我们都深感震惊的是,阿西里这个看起来最无害的人,却是在朱世林的再三调戏之后,抓住他暴打了一顿。

看朱世林细胳


状态提示:第25章 阿西里发怒,人妖男遭殃--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