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水浒之逍遥小衙内>第四百七十五章 新型武器

高槛始终记得,宋江征伐方腊,虽然胜了,但损兵折将,两败俱伤。梁山头领经此一战,折损近半。童贯攻打方腊,他几乎可以确定是不会取胜的,到时徽宗还是会想到蓟州军。

自己可不能做宋江,自己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这支军队和这些将领,损失任何一人都是无法承受之痛。而且他养着十几万的军队,可不是只用来打内战的,他的目标是开疆拓土。

当然,他不想造反,也不想自立为王,但他坚信,总有一,徽宗会心甘情愿的划地封王的。

攻打方腊,杭州是突破口,所以他需要一支精锐的水师。以前自己是没有合适的水师将领,现在有了张顺、张横、阮氏兄弟,水师的发展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于是他想到了炮舰,如果自己的战舰能够拥有强大的火炮,那么攻打杭州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凌振开始了紧张的设计工作,火器司既要铸造火炮,制造炮弹,还要研制飞火枪、震雷,突火枪。

突火枪是现代步枪的鼻祖,以巨竹筒为枪身,内部装填火药与子窠(相当于子弹)。点燃引线后,火药喷发,将“子窠”射出,射程远达一百五十步步(约二百三十米)。是世界第一种发射子弹的步枪。

这种火器虽然使用麻烦,而且在当时的工业制造条件下,制造也比较困难,但作为冷兵器向热兵器过度时期的火器,有着无比巨大的杀伤力。

子窠填充的是碎铁屑、瓷片、碎石子,打进人肉中,在当时的医疗条件是无法将这些“子窠”取出来的,很多人虽然没有被当场打死,最终也会感染化脓而死。

这种火器大宋的兵器库就有,而且是统一的制造标准。高槛让凌振根据原有突火枪进行改进,竹筒发射器改为钢筒,并将其筒管改,后面的握手改成曲线状,这样在发射时的握姿能有效的减少后座力的反伤。

经过这样改装的突火枪,已经类似于现代的火铳,其发射距离增加到三百五十米,有效杀伤距离为两百一十米左右。而且命中率大大增加。

经过反复试验,最终定型,开始批量生产。兵器司司长冯宜春率其部门的所有铁匠参加抢管的制作,按照高槛的要求,所有的枪管必须是最好的钢。当时的生产条件,炼钢可是一件高难度的工程,而且产量极低,成本又超高,所以不适合工业生产。但高槛需要这样的钢管,冯宜春只得根据要求重新建造坩埚,以满足炼钢的需求。

产量虽然不高,但生产出来的突火枪已经基本达到了现代火铳的水平,其根本的区别只在于一个是击发,一个是点火了。

至于击发火铳,高槛是不敢想的,他不懂这种技术,而且就算懂,这个时代也生产不出这种用作击发的火药。

还有一种火器,叫火箭,其实就是相当于现代的窜猴,只是一种加大号的窜猴罢了。这种玩意点火后,飞向敌方,他的箭头是箭蔟或锋利的刀片,钉入人体、木板、木柱、草料,便能爆炸燃烧,从而引起大火,在当时也算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武器了。

飞火枪也已经研制成功,这种枪使用十六层极易燃烧的黄纸制成,但是点燃后竟然可以做到药尽而筒不损,可以重复使用。这在当时的科技水平来,也算是相当拔尖了。

高槛命各厢选出几厢将士,组建火器营,在城外骆驼峰下设置训练场,所有的新型火器都在那里试验,也在那里训练。

在这短短的几个月内,凌振又对火炮进行了改造,将火炮的的爆炸威力增加了不少。他这是因为在平定王庆、田虎之乱时,火炮无法炸开城门,显然是火炮的威力不够,他根据实战要求,设计出一种巨型火炮,这种火炮的体积是原来火炮的一倍以上,其发射的炮弹,在八里内能精确命中,爆炸威力也是原来的火炮的三倍以上。

他又根据突火枪的启发,研制出一种型火炮,可以安装在快船之上。甚至可以安装在武刚车上,近兵交战,其机动性、杀伤力完全颠覆了冷兵器作战时期的作战思维。

各种新型武器的问世,让高槛觉得蓟州军正在朝着现代化军队转型。

各厢也在紧张的适应新型武器,训练使用新型武器的人才。

也只有蓟州军,能有这么多经费用来发展新型武器,有高俅在朝中,甚至连宿元景、陈宗善都帮着蓟州军向朝廷讨要经费,加上高槛多年的积攒,雄厚的财力,还有这些坚强的后盾,让蓟州军有实力、有能力一日千里的飞跃式发展。

每一厢都组建了三到五个火器营,配备一个标准火炮营,这样,战斗力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突火枪、飞火枪的使用,由原来的冷兵器时代向热兵器时代转变,就算是金国举全国之力,也无法实现蓟州军这样的生产能力,在金兵中,这样的火器营是珍稀兵种,是要受到重点保护的。

当然,在蓟州军中,他们同样是需要重点保护,因为这样的军队是完全没有防御能力的,一旦被骑兵快速接近,就都成了待宰的羔羊。

冬去春来,所有的兵器制造、试验与训练都在紧张的进行着,不敢有丝毫松懈。

水军的车船下饺子一般的往海水中丢去,一支近六百车船与海鳅大船组成的水师已经霸气侧漏,船上安装的火炮,大大提高了这些战船的战斗力,他们拥有了在几里外便可将敌船击沉,或者向城池发射炮弹的能力。这比在陆地上运输、架设火炮阵地,要机动


状态提示:第四百七十五章 新型武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