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奋斗在开元盛世>第324章都是粮食惹的祸

金銮殿。

今日不是朔望,自然也没有大朝会,但是金銮殿上依旧很是热闹,数量不少的官员分列左右,准备和李老三一起讨论一下国家大事。

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常参官。

五品以上的职事官、八品以上的供奉官、员外郎、太常博士等,都是常参官。

其中,所谓的供奉官,是指中书省、门下省、以及御史台的重要官员。

中书、门下暂且不,御史台的重要官员,包括,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

看明白了吧,要不御史台清贵呢,得全员参与常参朝会。

常参朝会也好,大朝会也好,到底,都是开会。

既然是开会,就躲不开一个固定的程序。

点名。

当然了,自然没有后世的那种直接点名,什么“没来的请举手”之类的。

在大唐,有当值的殿中侍御史来数人——也好数,朝会这种事很重规矩的,每一个人,官员、金吾卫、内侍,都有固定的站位,那个位置上没有人,那就是没来,当值的殿中侍御史如果经验丰富的话,仅仅扫上一眼就能看明白少了谁。

今也是如此。

等李老三在御座上坐稳的时候,殿中侍御史已经点完名了。

“启禀陛下,监察御史谢直,未到。”

李老三现在一听这名字就头疼,虽然不愿意见他,但是也得问问啊,这事要是往大了,就是谢直不给他面子啊,我组织开会,你不来,连请假这种程序都不顾了,不是不给面子是什么?然后就问大家,谁知道谢三郎干啥去了?

作为谢直的直属领导,李尚隐这位御史台的老大,必须站出来话了,陛下您忘了,上一次大朝会,您不是安排他去弹压洛阳粮价了吗?

李老三差点气乐了,真拿我当不出宫城的傻子了,现在洛阳城粮价变成什么样子,你们当我真的不知道吗?好家伙,谢直现在的名头,在洛阳城里面比我这个子都好使,刚让他出面打压粮价,你看看把粮商都吓成什么了,不但粮价回归了正常水平,一帮粮商还争相打折,生怕让人家谢三郎费事,据现在洛阳城的粮价都到了一百六十文一担了……这还用他谢直去打压个屁啊!

严挺之一看,不行啊,这子怎么跟孩似的,不就是上一回大朝会谢直顶撞了几句嘛,至于不至于啊你,你给人家安排了事情,人家干不干的吧,效果达到了,这是人家有能力,你作为领导不夸奖就算了,怎么还不乐意了呢?想到这里,他就站了出来。

“陛下有所不知,洛阳粮价大体回落了不错,但是还有两家粮商坚决不降价,不但不降,反而再次涨价,如今已经将粮价增长到了六百文一担的高价上!

这两家粮商,一家姓林,一家姓周,都是洛阳城中最大的粮商之一,他们两家粮商,占据了洛阳粮食买卖一半以上的份额,甚至大部分大宗粮食买卖都要找到他们两家……

如今,其他粮商降价,他们两家涨价……总得来,也不算成功地打压了洛阳粮价……

谢直谢御史,既然得了陛下口谕,要打压洛阳粮价,自然要忠于王事,今没来参加常参朝会,想必是正在想办法打压粮价……”

李老三点点头,没话,谢直如何打压粮价,这个过程,他一点兴趣都没有,当领导的,尤其是皇帝这种大个领导,最习惯的方式,特别直接,“我只要结果”!现在一听谢直还没有成功地打压了粮价,顿时没有了兴趣,刚想招呼张九龄、裴耀卿这帮丞相,问问有没有其他国家大事需要处理。

结果。

有人上本。

杜九郎。

“启禀陛下,微臣有本,弹劾谢直!”

李老三一听,顿时来精神了,弹劾谢直?这个好,来,细……

“启禀陛下!

谢直肆意妄为,仅凭在押囚犯的一面之词,就悍然抓捕了洛阳粮商总会的林会长,致使洛阳粮商人心惶惶,致使洛阳粮价沸腾……

如今通济渠青壮已然断粮了……

微臣上朝之前听闻,如今通济渠青壮饭食无着,已然齐聚在通济渠庭院之外,向朝廷讨要法……他们齐呼口号,‘我等要吃饭’,其声凄惨,令人心生怜悯……”

李老三一撇嘴,杜九郎的这些咸的淡的他都没听,他当皇帝也不是一两了,还听不出来杜九郎这里的套路吗,不过有人跳出来弹劾谢直,但是让他挺高心……

结果,李老三当个笑话听,可有人不成啊。

裴耀卿。

为啥?

人家裴相受命整理大唐漕运,扬州那边也弄完了,河阴仓也建造起来,就差通济渠疏浚了……现在通济渠的一切相关事宜,人家裴相都特别上心——你就想吧,八拜都拜了,谁愿意让事情卡在最后一哆嗦上?

裴耀卿还纳闷呢,不是通济渠疏通在即吗,头些日子也亲自视察过一回,挺好的啊。

尤其是河南县的罗县令,堪称能吏,不但亲自坐镇通济渠疏浚工程两个月有余,还创造性的开发了大唐用工的新模式——雇佣劳力来建造国家工程,最让裴耀卿欣慰的是,那些雇佣劳力的费用,全是人家河南县自筹的,根本没给国家添麻烦!

当时裴耀卿还着实夸耀了罗县令一番呢,勉力他站好最后一班岗,早日完成通济渠的疏浚,他也好为罗县令请功。

裴耀卿都想好了,等通济渠疏浚完成了,罗县令这样能吏,必须好好酬功,让他在更高


状态提示:第324章都是粮食惹的祸--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