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奋斗在开元盛世>第350章尘埃落定
斩!未成年,流刑三千里!所有女眷,没入教坊司!

这就是大唐版的株连九族!

这才是真正的家破人亡!

谢直一算,杨玄璬父母早就没了,这一辈兄弟三人,杨大爷死得早,只剩下杨二爷和杨玄璬,全杀,下一辈之中,杨铦成年,跟着上断头台,杨錡如今十五,不算成丁,留下一命、刺配三千里,杨家女儿,已经出嫁的不管,没有出嫁的,只有杨八姐和杨玉环了,被没入了教坊司……这家伙,两家子人就剩下了一个十五岁的杨錡,还刺配三千里,就以他锦衣玉食一般的长大,他的这条命,真不知道能不能走完这遥遥三千里……

老杨家,这算是全完了啊……

谢直想到这里,也不由得感慨连连。

李尚隐人家还误会了呢,一看谢三郎听了杨家的结果之后竟然是这种表现,还在边上劝慰呢。

“三郎不必如此。

你虽然与杨玄璬杨家有些私仇,不过也都是他杨家不对在先。

杨龟年当年与你在汜水县有所纷争,也是他诬告你在先……

到了洛阳城之后,杨家二姐与奸夫杨七谋害李掌柜在先,随后一路抵赖,还要谋夺你同窗李公子的祖传家产,这才逼得你出手破案、审案。

随后杨玄璬家的杨铦,非但没有对家中恶奴、荡-妇,反而在洛阳城权贵家中坏你的名声……

这些事情,自有公论,自然不用多说,洛阳城中人,除了那些与杨家利益攸关之辈,那个不说你谢三郎持正而行?

最可恨还是杨玄璬,身为杨家家主,对家中小儿辈疏于管教也就罢了,竟然还在通济渠煽动民乱,要接着洛阳缺粮一事让你在官场上毫无寸进……

杨家现在落了这么一个结果,是他们罪有应得而已,三郎不必在意!

真要是说起来,洛阳城中的百姓,甚至大唐百姓都应该感谢你才对,要不是你谢三郎一手揭开了洛阳粮案,继而让老夫追查到陈思问倒卖粮食的实据,还不知道要被这些国之蛊虫倒卖了多少粮食出去……别的不说,日后真要是有什么天灾人祸,大唐所有常平仓都拿不出粮食来,不知道要饿死多少条人命!

相对于成千上万的人命,你与杨家之间的那点私仇私怨又算得了什么!?

再说了,要不是他倒卖粮食在先,煽动民乱在后,你就是想以私怨对付杨玄璬也没有机会啊……那杨玄璬完全是咎由自取而已,三郎不必多想!”

谢直听了,不由得苦笑,我是因为这个感慨吗?不过他确实感慨太多,一时之间也梳理不清头绪了,索性不想了,听到李尚隐提到陈思问,不由得问道:

“多谢老大夫宽慰,这些道理三郎都懂,劳大老夫费心了……

对了,刚才听到老大夫谈及陈思问,不知道朝廷对陈思问又是如何处置的?”

谢直可是知道,李尚隐之所以会出手把洛阳粮案接过去,就是要利用洛阳粮案和长安粮案一起,把矛头指向司农寺的老大,朝堂的九卿之一,陈思问。

现在好了,有了高主事的指认,陈思问再狡辩也无济于事。

故而谢直只问处置不问其他。

果然,一听到这个,李尚隐很是高兴。

“借了三郎你的东风,果然把陈思问拿下了!

只不过,可惜,主要指认陈思问的是高主事,他毕竟是河南府士曹的一名主事,连个品级都没有,与陈思问之间的差距太大了,别看高主事在洛阳粮案之中是一个关键人物,但是在长安粮案,在司农寺里面,一点根基都没有,他能够指认陈思问,还是他大哥临死之前留给了他一封绝笔信,将长安粮案的前因后果交代了个清楚,即便是这样,高主事指认陈思问也很难拿出实际的证据来……

所以,陈思问终究是逃了一死。

好在,圣天子在朝,即便没有实据,彻查天下粮仓一番,也能知道他陈思问到底是怎么回事,他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被天子判罚抄没家产,长流岭南。”

说到这里,李尚隐特地停顿了一下,看了谢直一眼,这才继续说道:

“当初我下决心来查处陈思问,就是因为他身为司农寺卿却参与倒卖粮食,为害太烈!

如今天子有了决断……只要不让他继续在司农寺卿的位置上,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至于他是死是活,我不在意……”

谢直听了点点头,说实话,他对陈思问基本没啥兴趣,就知道这货虽然身为大唐九卿之一,却是大唐储备粮系统里面首屈一指的大贪,当初自家老大李尚隐亲自请他出面来办理这个案子,就是要把这个贪官收拾掉,当时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人家李尚隐还真不说过要弄死陈思问。

现在虽然没有要了他性命,却也让他认罪伏法,这么一算,自家也算是完成了对自家老大的承诺。

不过呢,谢直心中还是有点可惜。

为啥?

因为他的承诺,有两个,一个是对自家老大李尚隐的,另一个,确实对河南府士曹高主事的。

他曾经答应过高主事,要将洛阳粮案的这群人全部绳之以法,现在从字面来看,谢直已经做到了,不过他想的话,如果非要让高主事来选择的话,他肯定希望陈思问来给他大哥陪葬!要不是陈思问,恐怕他大哥也不会死得那么惨……

一想到了这里,谢直不免要多问一句高主事的情况。

“河南府士曹的那位高主事呢?朝廷对他又是如何处置?”


状态提示:第350章尘埃落定--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