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奋斗在开元盛世>第352章人情得还
”啊……

谢直在边上撘眼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了,不由得一笑,向牢头道谢,就让他出去了。

牢头还多多少少有点不甘心,难道我会错意了,谢三郎对这高主事……一般?不经意间回头一看,却正好看到谢三郎正在帮高主事亲自倒酒……得,咱还是老实点吧,牢头收了所有的小心思,老老实实地撤了。

却说高主事眼看着谢直亲自倒酒,按理说应该欠身施礼,甚至直接阻拦、不敢接下才对,不过他刚刚被牢头一通捣乱,破灭了心中的希望,也实在没有心思搞那些虚礼,一见面前有酒,还是大唐朝仅次于三勒浆的烈酒剑南烧春,这还有啥客气的?端起来,一饮而尽!

高主事一时之间只觉得一条火线顺着喉咙下去,迅速游走在全身,热腾腾的,不但蒸腾起了全身的热汗,也散掉了心头的阴郁。

这个时候,高主事这才反应过来,一声苦笑,对着谢直一叉手。

“让谢御史见笑了……这……这……唉,也是怪高某,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让高某失态了……”

谢直哈哈一笑,不以为意,嘴上也没饶了他。

“你侄子高明要是也是这样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我可不能收啊……”

一句话说得高主事楞在了当场,心头早就沉寂下去的希望,突然爆发了起来,如同死灰复燃一般,但是他却有点不太相信。

谢直这句话,是个啥意思?

不收?听这话的意思又不像……

收?却是在埋怨高主事“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平常来这么一句,没事,但是现在不成啊,如果高主事是这样的品性,他侄子又能好到哪里去?大唐最讲究传承了,你家血亲长辈的品性不行,你的品性也不行,这个就是最基本的推理,在大唐朝最有市场,如果这个推论成立了,谁还敢收这样的徒弟?

收还是不收?

这个问题,让谢直的一句话,把高主事弄糊涂了,但是他本就不是一个糊涂人,一听这话音,赶紧翻身跪倒在地。

“谢御史在上,请受小人一拜!

小人不知好歹,得罪了御史大人,如何处置,小人一力承担。

但是还请谢御史千万不要误会我家侄子高明!

他乃是我家大哥独子,到了长安才出生的,一直跟在我家大哥身边长大,说话办事更像我家大哥,与高某本身相似之处不多,更加难得的是,高明五岁开始随着我家大哥读书,从小就相当聪慧……”

高主事真急眼了,生怕因为自己的关系换了侄子的好事,跪在地上一顿当当当,不要钱的好话一个劲地往外喷。

谢直笑了,起身亲手将他扶了起来。

刚开始的时候,他听到高主事的要求,意外之余也有点不太高兴,这不是算计我吗?后来突然看到高主事眼睛里面的希冀,却有了一些触动,算计也好,无奈之举也好,终究是为了自家侄子考虑,做父母的,做长辈的,不管干什么,只要为了自家晚辈谋划,这个出发点,就不应该被诋毁,当然,具体方式还得具体分析,但是这份长辈对晚辈的尽心,不易。

谢直也站了起来,亲手把高主事扶起来,眼看着他重新跪坐下来,乐乐呵呵地再次给他倒上了一杯酒,这才说道:

“高兄不必如此。

能不能收高明为徒,我要先见了这个孩子再说。

实话说,三郎通过你对你家高大哥的介绍,也对你家大哥心生敬仰,能够起于微末、发奋读书,最终成为堂堂朝堂命官,堪称我大唐一代读书人的典范,让三郎心生敬仰啊。

只不过后来可惜了,你大哥行差就错,最终落了个身首异处……

所以你说要把高大哥的独子托付给我,三郎倒是也没什么……”

高主事听了之后,顿时激动了,敢要说话,却被谢直抬手拦住。

只听谢直继续说道:

“这样吧,高主事,无论怎么说,洛阳粮案能够这么顺利,也是你高主事居功至伟,真要是说起来,也算我谢三郎欠你一个人情……

可惜,你在洛阳粮案之中,牵扯过深,谢某虽然身为监察御史,但是也不能因公废私,因为欠你的人情而刻意干预对你的处罚,好在圣天子有好生之德,免去了你的死罪,让你流放三千里,虽然终生不得还乡,却也终究保住了一条性命……

不过呢,岭南之地距离洛阳千里之遥,三郎就算是有心相助也是鞭长莫及……

说到底,这个人情,三郎还不上了。

巧了,高主事到是给了三郎一个偿还人情的机会……

你高主事既然愿意将侄儿相托,谢三郎断然没有让你给朝廷帮了忙之后,还安顿不了家里事情的道理……

你侄子,高明,我就收下了!”

高主事一听,眼泪又下来了,自从能够给他大哥报仇以来,侄子高明的前程就像一座大山一眼压在了他的心头,如今终于有了结果,如何不能让他喜极而泣?

谢直早就知道如此,也不急,就这么看着,等到高主事的情绪稍稍缓和了一点,这才说道:

“不过有句话我得说在前面,我收下你侄子高明,主要是为了偿还你的人情,同时也为了给你免除后顾之忧……

至于能不能收高明为徒,必须让我见了这个孩子再说……

不过你放心,即便这个孩子不合三郎的要求,我也会将他留在谢家,等他长大到了十五岁,愿意从军,就送到成皋折冲府,由我家祖父亲自


状态提示:第352章人情得还--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