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奋斗在开元盛世>第411章常参朝会
谈“特权”二字,岂不是显得比五品以上的官员更加高级?

所以,这些官员的统称之中,多了一个“贵”字!

你还别不服,这种特权,就是子亲自给出来的!

具体方式,赦授!

比如监察御史吧。

还记得谢直是怎么干上监察御史的吧?

拥有相关资格的人,提出建议,子认可,亲自安排人写个赦书,然后子签字、用印,发给你,这一套程序完整地走完了,你这才能成为这个监察御史。

这个流程,就叫赦授。

什么样的官员才需要子赦授?

尚书省各部的员外郎、监察御史,正字、补阙、拾遗……

欸,看着这些官职又派在了一起,是不是有点眼熟?

不错!

这就是大唐的“为官八骏”。

以“骏”为名的八种官职,都前程远大啊……

能不远大吗?

在低级官员的时候,就参加常参朝会!

你还是低级官员的时候,其他相同品级的官员都在干啥呢?都是去忙到点儿实际的工作,那边干个工程,你去监督……这边儿出了个案子,你破案去吧……总之,都忙活呢。

你呢?

就可以站在朝堂上,正式的参与国家大事,倒不一定能对这个国家大事,起到多大的主导作用,但是呢,你在从旁边儿参与了,看见了,甚至还能帮着查漏补缺一番,这已经就是不错不错的。基本上不用你干啥,就可以接触到朝廷中枢的种种消息,还能从头开始地观看一条朝堂政策,到底是如何制定出来的,还不用劳心劳力。

这就是“清”字的由来了。

一“清”一“贵”,联合到一起,就是这帮饶统称,“清贵官”!

这是啥?

这是大唐朝堂的后背干部啊!能不清贵吗?

今就是常参朝会。

朝廷五品以上官员,清贵官,都到齐了,殿中侍御史清点过人员之后,汇报,应到多少人,实到多少人,没人请假,没人旷工。

李老三大手一挥,开会!

第一件事,李林甫提出来的。

那个,咱们大唐国朝定鼎是在关中,定都是在长安啊,咱在洛阳已经待三年了,该回去啦……

这不正好八月份了嘛,咱要是你赶在冬之前回去,现在也该准备准备了吧?

他这事一提,好多官员都心生感慨,是啊,从开元二十一年算到现在,可不都快三年了吗?

您李老三贵为子,来到洛阳城,又带着宠妃,又带着闺女、儿子的,还有宫娥才女、金吾侍卫啥的,全下都是你李老三的,你自然在哪都一样。

可是我们不成啊,为了跟着你处理这些朝堂政务,我们跟着你一起从长安来到洛阳,这都三年了,家也不能回,媳妇孩子也都不再身边……真起来,还真有点想家了……

要不人家李林甫聪明呢,简单的一个提议,就扰动了满朝文武的思乡之情,如果子真的点头,带着这些官员回归长安,你,这些官员能不感激李林甫吗?

不过呢,他们也知道李林甫了不算数……

现在,李林甫旧事重提,众多官员虽然思乡心切,却也把目光投向了大唐首相,他们都知道,能不能回去,还得看人家张九龄的意思。

为啥?

因为李林甫在几之前就提过这件事,被张九龄一顿劈头盖脸地一顿怼,给怼回去了!

理由特别的充分!

时间不对!

第一个,现在是八月份,正是秋老虎肆虐的时候,子岁数也不了,这么多人一块儿从洛阳会长安,路上折腾来折腾去的,子不管不管的,还真能一点不管啊?一边操心,一边赶路,然后这么大岁数,别他么再给折腾中暑了!

第二个,马上就八月节,中秋是阖家团圆的日子,让一帮官员跟着你赶路?不错,有的官员到了洛阳,媳妇孩子都没有在身边,但是,也有人难解相思之苦,这三年时间,陆陆续续地把媳妇孩子给接到洛阳城了,你们一帮人光棍,过不过八月节,无所谓,但是人家拖家带口的,难道也不过节了吗?再了,这一路回归长安,要经过多少州县,子莅临,他们不招待吗?真要是现在这个时间回去,折腾得这些人也都过不好八月中秋,合适吗?

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现在正秋收还没完呢。

洛阳所在的中原地区,跟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正是我大唐产粮的重要地区。

你这仪仗那么多随行官员,还有好多的侍卫、金吾卫,排来了阵势呼啦啦的这么一块儿一走,驿路不够宽的时候,咋办?就只能下了驿路,一个没注意,就能把老百姓的田地的给踩了,你踩了以后你赔不赔吧,就算是陪,粮食也回不来了,多糟心?!?

子来洛阳这三年多,折腾了这么多事情,不就为了把粮食的情况弄好一点吗?又是查洛阳粮案,又是亲自推耕的,还派了政事堂裴耀卿裴相清理漕运,不就是为流整一下国家的粮食情况?别回来临走临走了,再破坏了粮食生产!

这些理由,太强大了,尤其是第三个,洛阳粮案可是刚刚完事,现在砍了杨玄璬的刀子,血迹还没干呢!

谁敢再张罗会长安啊,真要是被张九龄张相扣上一个“破坏粮食生产”的帽子,你,他是砍你还是不砍你啊?

就连这些官员,也都想到,李林甫李相,竟然硬顶着这个问题,再次提出了回归长安的提议。

常参朝会之上的官员才不管这个呢,既然有


状态提示:第411章常参朝会--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