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规矩是这个规矩,很显然,李老三这是没有按照规矩办事,一听牛仙童提起史思明,听了他说的这个人挺有意思,就私下传召见了一下。
要放到平时,这事儿也不算是事儿?
古代帝王没事还有微服私访的呢,时不常见见自己感兴趣的人,那些朝堂大佬知道了,不过付之一笑而已,就当天子见了一个歌姬或者一个百戏戏子,那不就是个乐子吗,算得什么大事?
但是,你私下里见了一个“歌姬”,第二天当着满朝文武,在常参朝会上说,还想让满朝文武见见这个“歌姬”……
这就得说道说道了……
这个“歌姬”是个什么身份,这么来的,这么去的,你得说明白了吧?什么,你还想让这个“歌姬”上金銮殿来说话,而且还是对已经经过了复核的三堂会审结果,阐述不同的意见?
这个……合适吗?
李尚隐一见李老三不说话了,也不以为甚。
“陛下明鉴,臣李尚隐以为,传召幽州偏将史思明上殿,于理不合!”
本来就是嘛。
三堂会审,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三个衙门共同审理一个案子,乃是大唐司法系统内最高规定的审案模式。
你说有犯官有冤屈,你想为他作证?
可以!
但是必须早说!
你愿意给安禄山作证,没人拦着你!
不但不拦着你可以派人保护你,如果你需要的话,可以向大理寺提出要求,大理寺能把你接到衙门之中居住,说白了就是把你保护起来……
然后等三堂会审开始的时候,你可以进入公堂,在公堂上当着刑部、大理寺、御史台的官员的面,把你说的话全说出来,不管是有利于案犯的,还是不利于案犯的,三堂会审的三位主管,都会充分考虑你的话。
说白了,你想作证,有机会。
但是,注意,你得按照规矩来!
显然,史思明这样,就不是按照规矩来的!
受审犯官安禄山是幽州偏将,你史思明也是幽州偏将,你想为他作证也好,想为他说好话也好,没问题啊。
两种方式。
一种方式,跟幽州张守珪商量好了,拿到人家的手令,到了洛阳,将安禄山交接给大理寺,然后规规矩矩地到通政司请求陛见,等排队排到了你,你想跟天子说啥,都行,没人敢拦着你!
如果你怕在通政司排队受限制,怕时间来不及,最终耽误了三堂会审之前给安禄山求情,那么就可以采用第二种方式。
作证!
不是你史思明押解着安禄山来到洛阳城受审的嘛,正好,请张节帅一份手令,提前说明了,你史思明要当场作证,那也好办啊,都不用自己在洛阳城找住的地方,直接住大理寺去,什么时候开始三堂会审,你就什么时候上场作证,想给安禄山说多少好话,都行,只要你说的是真的,三位主审官呢,总有一位能听得进去。
但是,现在这种方式,不行!
李尚隐对李老三说的客气,“于理不合”,那哪是“不合道理”那么简单啊,简直就没有这么办事的!
你真想作证、求情,三堂会审开始之前做去!
结果,现在三趟会审的结果出来了,你倒通过一种私下的途径见到了天子,来为安禄山求情?
啥意思这是!?
拿一帮朝堂司法官员不当回事!?
你一个小小的幽州偏将,就要凌驾在大唐所有司法系统官员的头顶上不成!?
今天这是老成持重的御史台老大李尚隐站了出来,说天子于理不合,他要是没有站出来,其他司法系统的官员也地站出来,到时候那话可就没有李尚隐说话这么客气了!
实打实地说,现如今的朝堂上看似风平浪静,一个说话的都没有,但是所有跟司法有关的官员都憋着劲呢,这要是天子李老三胆敢一意孤行,执意让史思明进入金銮殿,不管他是干啥来的,这帮子司法系统的官员,能把这货给活活撕巴喽!
天子李老三一听李尚隐说“于理不合”,再看着大殿上一个个司法系统的官员眼睛都蓝了,也意识到自己犯了众怒,也不好意思再提让史思明进入金銮殿的话了,但是,他又不愿意就这么把这件事情放过去,沉吟半晌,开口说道:
“这件事,是朕欠考虑了……
不过还是那句话,安禄山既然能带着三万边军出塞作战,想必是幽州边军一名将才……
此战,我大唐三万边军皆丧命塞外,他这个主将,自然责无旁贷……
不过,朕私下里想,还是要谨慎一二为好……
如果安禄山真的是一个将才,如果就这么杀了,未免可惜……
不过,朕还是要确定一下,这一场战斗,到底是非战之过,还是主将安禄山的罪责!
三堂会审的结果,朕看了,是安禄山的罪责。
但是,不管怎么说吧,朕听到了其他的说法……
今天本想叫史思明上殿说一说,不过既然于理不合,那就不让他上殿了。
但是,具体的说法,咱们还是要听一听的。”
说到这里,李老三也不管金殿之中的文武大臣了,直接示意还在殿中站立的牛仙童。
“那天你也在场,幽州偏将史思明说了什么,你也都听见了……
复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