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江山名士>第三十一章 竹林小筑谈天地

伯俞和仲志,两人一文一武,名士无双,在未国中都有很高的知名度,伯俞与张勉有过几面之缘,而且还传给他出神入化的剑术,让他不管行走到哪里,都有着抗敌之力,如今遇到了仲志,将张勉请到了他的所居之处。

仲志好竹,所以他的行居屋子,皆用竹编而成,而在院外,皆种以竹林,仿若隐居于山林之中,待得他们二人坐下之后,一壶酒就被他父亲提了出来,他手中顺着两个酒杯,将酒液连同酒杯,一起放在了竹桌上。

酒液冰冷,张勉让沉鱼取了几枚木炭,然后生着火,放于一个小火盆中,再将盛着酒液的酒壶置于小火盆上,用炭火将其温热,渐渐地,酒液散发出了淡淡热气,用小勺一舀,一杯温酒就摆在了面前。

仲志用手扶住酒杯,一股温热通过酒杯边缘,传到了手心,仲志轻轻抿了一口,冒着热气的酒液,在他嘴里散发开来,浓郁的酒香四溢而出。

“此酒名为烧子酿,此酒性烈,不知先生可否饮得习惯。”张勉见他喝了一口,便是问道。

“酒气香浓,烈如火灼,名为烧子酿,倒也恰如其分。”仲志在品尝了这杯酒之后,笑着说。

名士好酒,对酒的研究甚至比酿酒匠还要深,他们喝过的酒也是难以计数,对酒的好坏优劣,都有着自己的品评。

在品酒的这会儿,张勉与仲志谈天说地,娓娓道来,像是多时未见的老友,十分投机,而在说话间隙,仲志发现张勉涉猎颇深,不管他说到什么话题,张勉都能对答如流,而且说得头头是道。

诸如诗词歌赋,琴艺音律,天文地理,医学算术,都能说得清晰明理,通俗易懂。

仲志的大才,这是世间公认了的,而像是张勉这样的赈灾大员,拥有如此见地,他还是第一次遇到。

“张大人见地深远,仲志实属佩服。”仲志端起酒杯,敬上张勉。

一壶温酒下肚,仲志忽然诗兴一起,站起身来,对张勉笑道:“张大人,今日借着酒兴,不如你我各吟诗一首,可否?”

“如此也好,以何为题?”张勉喝酒正酣,站起身来响应道。

仲志环顾四周,指着说:“今日大雪纷飞,不如就以雪为题吧。”

张勉沉吟片刻,后微微一笑,心中很快有了答案,说:“在下已经有了诗句,现在可否吟出?”

仲志怔了怔,他没想到张勉会这么快,诗词歌赋不是拍脑袋就来,各种遣词造句,押韵仄音,对仗内涵,都有着讲究,即便是他自己,都需要思忖一会儿,可没想到张勉出口就来。

“张大人先请!”

张勉轻咳两声后,手中端着酒杯,左脚迈出一步,仰首望空,出声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此句一出,仲志手中的酒杯微微一动,仿若一幅山鸟画栩栩如生出现在眼前,紧接着,张勉又吟出下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一句吟出之后,出现在仲志脑海中的画面更加形象,入木三分,一叶孤舟中坐着一位戴着蓑笠的老翁,在大雪纷飞的严寒天气中,独自垂钓。

寥寥数笔,就将一位孤独的渔翁形象,精雕细琢地勾勒出来,清晰明朗。

而且此诗采用入声韵,韵促味永,刚劲有力,是为丹青妙手,仲志听完此诗,良久无法缓过神来,他惊叹于此诗的用词,“千山”和“万径”,“绝”和“灭”用得恰到好处,将那最常见,一般态的动静,一下子变成了极端的寂静,形成了一种不平常的景象,在此背景下,反而显得玲珑剔透,有了生气,别具一格。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仲志自吟此句,顿感回味无穷,他自问是做不出如此诗句,不禁低首摇头。

良久过后,仲志方才对张勉问道:“张大人此诗为何题?”

“《江雪》”张勉答道。

“好诗,实是好诗啊!”仲志对此诗赞不绝口,既点到了雪的主题,又有着深远的意境,仿若一幅完整的画面出现在他眼前,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能作出这样一首诗,就连他自己恐怕都做不到。

“张子大才,此作精雕细琢,是为上乘佳作,仲某读书十余年,未曾得此佳句,实为惭愧。”仲志苦笑摇头道。

“先生过谦了。”张勉哂笑。

有了刚才那首《江雪》在先,仲志自知再作一首,押韵、对仗、意境不及于此,或有狗尾续貂之嫌,于是自罚三杯,一笑而过。

之后,两人又合作弹曲,在这漫天雪地中,琴声悠悠,宛如天上人间般美好,竹叶在微风中摇曳,雪声,琴声,风声,浑然一体。

雪渐渐停了下来,一缕阳光斜射在这大地上,带来了雪后的一丝生机。

阵阵马蹄声由远而近,从声音便可听得出来,正有一队人马朝这边匆匆赶来,为首的人便是那位河源郡守王汉。

“大人,您看,那边停着的马车便是守卫所说的赈灾大员的马车。”在王汉身边的府吏,对他指着说道,王汉眉间微动,轻点了点头,双脚一夹马肚,马蹄声加快,踏着雪,疾奔而去。

“吁……”的一声,众人拉动缰绳,纷纷翻身下马,王汉站在仲志行居前,眉头微皱,脚步一动,往里边走了进去,身后则跟着府吏以及一行随从。

“这琴声……”王汉走在半路上,听到这悠扬空灵的琴声,当时一怔,脚步登时放缓,四处观望,当他透过竹林空隙看过去时,便能看到正在忘情弹奏着的仲志


状态提示:第三十一章 竹林小筑谈天地--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