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穿行宋末>第四百零六章 起义

韩伯龙探听到辽国燕地有一支‘宋军’正在攻城略地,他立刻就明白这是梁山的大军按照计划攻打辽国。

他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便与武松和闻焕章等人商量准备起兵举事。

统计了滦州这边的物资韩伯龙的眉头微皱,因为远离大宋境内虽然靠近海边,但梁山泊那边的物资依然很难运到这里。

主要是这个时期的海岸线与现代时空有着不小的差异,大体上的位置可以找到,但很难精准的确定位置。

尤其是对海洋的开发几乎为零,沿岸居住的百姓生活艰难,即便打渔也不敢深入大海。就更没有财力去兴建码,这样一来向在漫长的海岸线上与大海之中的飞剪船取得联系几乎不大可能。

当初韩伯龙运抗生素回滦州的时候都遇到了非常大的困难,就更不要说粮草和兵器了。

要知道辽国自打与金国开战以来就节节败退,为了支撑军队,辽国的朝廷不断加大对百姓的压榨力度,以往管理松散的商队,现在严格检查并且动辄将货物扣押没收。

面对这样的局面,韩伯龙知道很难指望梁山泊那边的支援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

不过考虑到滦州玄法道教派之中能动用的武器只有一千五百多枪头和两千多把刀剑,他的心里就有点怂了。

一边组织教徒做着准备工作,一边不断派人打探消息,希望能与梁山泊的大军取得联系。

杜昱率领飞虎军在燕云攻城略地,占领大量的城池,可毕竟是在战争时期,他很难抽出精力去关注韩伯龙那边的事情,如今大梁与辽国之间的战争告以段落,正好把起义的事情提上日程。

提起水浒传的地理,杜昱就觉得非常离谱,施耐庵老爷子大笔一挥地理搞得十分混乱,很多地名州府和历史上并不相同,和现代时空的地图更是出入极大。

而这个疑似水浒的世界完全继承了小说之中的bug,一些小错误经常弄得他措手不及,正是因此梁山的情报部门才一直没有联系到韩伯龙等人。

好在此时整个燕地基本上都是大梁的地盘,而那些忠于辽国的契丹人追随着耶律淳和耶律延禧的脚步向西迁移。

如此一来滦州以及附近的城池,辽国官府的控制力不断的在下降,情报部里时迁的那些手下才敢深入其中寻找韩伯龙。

经过一番努力,情报部的人终于找到了滦州玄法道的教徒,互相认证过身份之后,通过那些人层层上报,这才联系到武松等人。

也是这个时期的消息流通得太慢,直到此时韩伯龙等人才直到梁山军与辽国之间的战争已经暂时停止,双方进入了一个和平时期。

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带头大哥杜昱和新加入的兄弟许贯忠仅仅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就拿下了辽国十一座军州,将整个燕地收入囊中。

更让他们想不到的是,梁山泊如今摇身一变成立了一个国家,杜昱日前在燕都称王。

得知这些消息之后,韩伯龙和武松等人无不欢喜,带头大哥称王他们也跟着沾光,从被逼无奈落草为寇的一介草民,一跃成为执掌一方势力的将军官员,他们的人生也因此经历了一个华丽的转身。

有了大梁做后盾而且燕都距离滦州并不遥远,再加上这段时间玄法道的教徒们又打造出一批兵器,韩伯龙算了算也能凑出三千多义军。

如果把条件再放宽一些算上那些拿着棍棒农具的青壮,他甚至能一下子凑出几万‘大军’。打仗可能不行,但声势绝对够用。

按照现在的形势,他其实并不需要带着这些义军去攻城略地,只要把声势造起来,能带着队伍到燕都附近与大梁的军队会是就是一个不小的战果。

韩伯龙与武松和闻焕章商议一番,他们也觉得山寨的兄弟人人建功,他们不作出点成绩有点对不住梁王给他们留的官职。

于是,在给杜昱写了一封密信之后,他们开始策划起义的事情。

目前的形势确实非常有利,辽国的官府将所有的力量都收缩在城池之中,乡野之间出于放任不管的姿态。

他们并不需要面对契丹人的正规部队,能给他们造成麻烦的是那些契丹贵族和汉人豪强的私人武装。

大家都不专业韩伯龙就不怕了,既然战力都不怎么样就可以用人数优势取得碾压性的胜利。在他的那段记忆之中虽然没有什么兵书战策,对军事上的事情也不是很了解,但毕竟经过信息大爆炸时代的洗礼,在见识和眼界上还是有的,细节欠奉就用大局观来弥补。

就这样,韩伯龙很快将玄法道的骨干召集到一起,在会议上正式宣布起义的事情。

在滦州能加入玄法道并且成为信徒的人往往都是家徒四壁的普通百姓,包括那些契丹人在内那个不是苦出身。

听韩伯龙说教主大人已经在不远的燕都称王,并且建立了一个属于教徒自己的国度。那些受尽了生活困苦的教徒们陡然间觉得灰暗的人生中出现一道光明。

在他的嘴炮之下到场之人无不情绪高涨,喊着口号疯狂的表达对教派的忠心。借此机会,韩伯龙确定了就在三日之后起兵反辽。

没有狗血的内奸情节和告密者,三天之后武松在玄法道的一处道观前斩三牲祭天,随后便竖起旗帜正式起兵。

不得不说改革之后的玄法道更有组织性,执行力方面也不是当初之前松散的管理模式能比的。

他们一行人三天之内聚集了两万多人,其中三千多人


状态提示:第四百零六章 起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