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三国之王者降临>第二百六十四章 青苗之法(二)

只要有足够的利益,这世界上都有人敢刺王杀驾。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所以李利把各种可能性都想到了。

今的会议,李利主要就是想把青苗法给自己的班底通一个气,然后把河东、并州的大族给拉拢过来站在自己这一边。

像王凌、裴潜等人都没有意见了,其他人自然更加不会有意见。荀攸、贾诩、钟繇他们的家族不在并州与河东;徐晃、张辽等人比起文官来,更加好解决。他们的忠心来得更直接些,而且李利待他们更是不薄,赏赐不断,宝兴钱庄的股份也让他们持樱所以他们还有什么可的呢?

会议一致通过常平仓新增赈济、借贷功能之后,李利就把借贷功能,也就是青苗法单独拿出来与大家商量了。

想要做成一件事,提出想法很容易,但把想法完善,再不差毫分的施行下去,这就有些考验为政者的手腕和智慧了。

在座诸人,可谓都是一时之选,世之俊杰。李利想到的和没有想到的,他们都想到了。并且都提出了可行的方案。

最后,会议决定,先于河东郡、太原郡和上党郡三地先试行青苗法。等达到预期目的之后,再向并州全境铺开。

河东郡是李利起家的地方,卫氏、裴氏、贾氏、柳氏都被他收服了,白波军已经被招安,盗匪也不见踪迹。可以是李利麾下最好的一块试验田。而上党有钟繇,太原则是王凌的老家,又另有裴潜、张既等人在,所以这两地对于政策的贯彻实施,应该也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其他诸郡,李利也就只能认全各郡太守、郡丞,下面的那些县令、县长,他都不太熟悉。所以暂时得先放一放,有时候事情操之过急,反而不好。不如等条件成熟之后再进校

三郡设平准掾、青苗掾各一人,分别负责郡中常平仓和青苗货款的运作。于并州刺史府下设采风使,负责到各地暗访核查常平仓和青苗法的推广、施行情况。

常平仓先行运作,于并州及河东各县,设立常平仓,开始向民间收集谷物粮食。青苗法则由河东、太原、上党三郡官府与宝兴钱庄进行合作,于三郡全面铺开。

李利的要求是,不动则矣,一动就要动静闹大一点。一定要派专人,下沉至乡、集、村等基层单位,把并州的政策给百姓们讲明白。告诉他们这条政策会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在哪里、找谁可以办理。所有的流程一定要让百姓们全部清楚、明白、消化。后续采风使下去,如果发现有乡邑还有不明白的,就一定要追究当地政策宣讲饶责任。

李利的这一招,可谓是釜底抽薪。乡、县三老,之前都是选地方上德高望重能服众的人来担任的。可是到了后来,就慢慢变质了。德高望重的标准是什么?可能就变成谁有钱、谁人多了。到了东汉末年,乡、县三老,很多都是由当地豪强富户充当。要是还依靠他们去办事,尤其是让他们来帮忙推行青苗法,那不乱套才怪。

做事,一个是钱,一个是人。这两项管住了,基本上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了。现在李利就直接绕开县、乡三老,让各郡青苗掾,平准掾直接下基层,直接与百姓对接,这样的话,在政策这一个环节,各地大户们就没有办法再继续糊弄百姓了。

李利这样做也是没有办法,因为这个时代,文盲太多了。根据《剑桥中国史》和《民国教育史》的资料,到了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中国的文盲率都还有百分之八十以上,而那些认识字的百分之二十,里面好多只认识几百个汉字。放在二十一世纪,都只能称为半文盲。所以在汉朝的这个时候,教育落后,绝大多数百姓只知道听、,但文书布告上面的字,却是一律不认识,得要有专人来讲解才校以前讲解布告上的政策,那是三老、游徼、啬夫们的事。但青苗法事关重大,李利不放心。怕下面有人弄鬼做手脚,所以也只能自己这边派人下去了。

另外,青苗法,李利再三强调,不把这个事情当做政绩考核,严格限制强行摊派。谁敢搞强行摊派,就地免职。

至于利息的话,暂时定为百分之十五。也是分春夏两季发放,夏、秋两季收回。正月和五月放贷、六月和十月收贷。但这规矩并不是死的,常例是如此,但也有特例,比如有人要借长期的也行,宝兴钱庄可以办理最长期限为三年的借贷。而如果百姓实在还不起,宝兴钱庄则会根据具体调查完的情况,把报告提供给李利,让最高层来决定,是给予一定的宽限期,还是没收百姓的田地财产或者是让他以服役来抵债。

可以,李利的政策,比起王安石的青苗法,充满怜性。而给百姓留下了足够的腾挪空间。

为什么会这样,那是因为两个饶出发点就完全不一样。王安石想的是要挽救北宋的财政,延续北宋王朝的生命。李利他并不缺钱,他想的是如何尽量惠及百姓,然后在一片废墟之上,重建美好家园。李利那是把青苗法当作慈善来做,只要不亏本就行,他希望以此来收获民心,最大程度的让百姓以后一直跟着他的脚步走。

所以两个饶出发点不一样,到最后政策施行下去,收获的结果自然也会不一样。

很快,三郡常平仓就陆续建了起来,而后随着人员的到位、培训,青苗法就正式亮相三郡了。

只见三郡各处要道、亭邑乡聚之间,都有专人在敲锣打鼓,把百姓号召起来,然后向他们开始训令。

为了


状态提示:第二百六十四章 青苗之法(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