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三国之王者降临>第七十三章 河东整风

三辅风云卷动,河东也没闲着。兵马调动频繁,华阴的对面渡口蒲坂津驻防了部队以监视段煨。弘农对面的茅津,一队精卒也随之入驻,监视弘农的张济所部。

与此同时,河东境内各大关隘城池,都有临时征召的民夫守城。河东地面上,气氛开始变得紧张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农户却告到了官府,说军队行军时践踏了他的农田而无人过问。李利闻信,赶到了官衙。

安邑令见李利到了,立即站了起来,而阶下拘谨站在一旁的老农,见太守到了,又忙伏地拜了下去。

李利疾步上前,扶起老农,温声问道:“老丈,可是我的军队,毁坏了你的田地?”

老农一辈子城都没进过几次,这次田地遭殃,数月心血被毁,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才受人指点前来告官。此时见这个年轻大官来问话,心中紧张,手脚都有些不知道如何摆放了。

嘴唇蠕动几下,想到了家里的情况,终究是一狠心,豁了出去:“是哩,大把的苗子都糟践了,可惜哩。家里吃饭的人多,遭不住哩。”

李利曾经也是个农民,虽然21世纪以后,他们家也不种地了。但是九几年的时候,李利还是经常帮家里干农活的。插秧,放水,拔草,施肥,再到收割,晒谷。农民那是真的苦。育苗还好,插秧的时候腰酸背痛不说,还要被蚂蟥叮咬。到了夏日里又要冒着烈日在外面劳作,稗子和秧苗一起成长,得随时清除。还要去看渠放水。因为你不盯着,可能人家就把你的水给断了。有时候甚至因为争水还要相骂打架。再到秋收双抢,最后晒干谷子入仓。这一年忙下来,累死累活,去掉化肥钱,人工钱,还有上缴给国家的,自己也剩不了什么了。

李利清楚的记得,自己一家六口人,五个劳力(李利和弟弟加起来算一个),在农村里想尽了一切办法,上山砍柴,挖笋,捕鱼逮黄鳝泥鳅,也赚不够全家人的花销。李利和弟弟小时候读书的时候,学费都经常拖欠晚交。农民的日子总是过得紧巴巴的。这也是后来,为什么农村的人都不种地,全都一窝蜂出去打工的原因。那会的农村真的苦,真的穷。

现代社会的农民都那么苦了,就别说这里的农民了。李利也是吃过苦的,特别能理解这个老农的心情。于是就安慰道:“老丈不要慌,我一定会给你个交待。”

于是忙唤了人来,让去查清事情始末。太守亲自下令,下面跑腿的人特别殷勤。不到半天事情就搞清楚了。

前几天,因为兵马调动,行军之时,一支部队因为惊了马,遂不慎踏入了农田。因为军情紧急,而带队的又是两个凉州出身的小校,凉州军的黑历史不要太多,踩踏块农田又有甚要紧的,他们也没当回事,就大摇大摆的跑了。

李利听了,心中就是大怒,他再三强调军法,想不到还是有人公然藐视。于是便唤来左右,问道:“士卒践踏农田,如何处之?”

左右对道:“军法规定,损坏农田,当罚其双倍赔偿,并重责军棍二十。”

李利做不到曹操割发代首那般来收买人心,也不想随便砍掉犯事军人的脑袋。但他觉得惩罚还是太轻,得竖立个典型来让三军明白,他所强调的军法,不是摆设。

于是就道:“传令,所过农田部队之军官全部夺职,降为士卒,重打五十军棍;其余普通士卒,各打二十军棍。通报全郡军民,悉以知之。”

又对老农道:“老丈,让你遭到损失,是我约束无方。在这里向你赔不是了。”李利就正对着老农,认认真真的向他深躬一礼。

拜完之后,李利就道:“我让官府双倍赔偿你的损失,再给你免除全家今年的田租、赋税,你看如何?”

一户人家的赋税又能有几个钱,双倍赔偿田地的损失又值几个钱。但对于老农来说,却不吝于闻听仙音。

这样的结果,对他来说,犹如做梦。听完之后,不禁愣在当场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还是安邑令机智,推了一把道:“还不快谢过明府恩泽。”

老农这才反应过来,忙忙拜下,欢喜的道:“草民谢过太守大恩!”

李利扶了老农起来,把他亲自送了出去,见老农欢天喜地的离开了。李利脸上和熙的笑容顿时一收,面沉如水的走了进去。而后召集河东郡军、政两方面的人员前来开会。

李利前世没混出什么模样出来,年纪轻轻就穿越到了这里。作为普通人民群体的代表,他刚来这里的时候很怕死,所以他费尽心思的来回折腾,到现在终于拥有了自己的一块根据地河东郡。也在佛系金手指的帮助下,获得了几个人材。

但他心中的弦仍然在紧绷着。实在是他面临的环境太不友善。他是凉州军出身,而凉州军的弱点实在是太多了。声名狼藉、举世皆敌那就不说了。关键还武强文弱,军事将领很多,内政人才稀缺。当然,这些都是可以慢慢来改善的。但那也得要天下人给时间啊。

偏偏凉州内部的那些将领们还无自知之明,关键时刻还要搞自相残杀、争权夺利的把戏,这不是找死挖坑埋自己这是什么?

看透这一切的李利,来到了河东,费尽一切力气的来做出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改变。就是想着能在关中有变的时候,自己有力量保护好自己以及自己的地盘。

他在河东恢复口赋,剿灭盗匪,打压豪强,开垦荒地,所做的这一切,目的只有一个,就


状态提示:第七十三章 河东整风--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