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位参赛者活动身体的时候,山缘走过来坐在了呼动身边并小声说:“现在可以肯定静心寺藏有一本《气功秘笈》,但是在什么地方没有人知道。我准备明天就去静心寺,好好地在那边找一找,看看能不能找到。”
呼动点点头说:“那可太好了!不过你到那边先不要急于查找,而是先好好地考察一下静心寺的内外环境,好好分析一下到底什么地方放那本书才不易被人找到。”
“嗯,你说得很对,重点在分析藏书地点。”山缘接着说:“据静心寺住持说,静心寺留存的那本书是在明末清初清人前来搜查前丢失的,当时的住持怕那本书被清人拿走就给藏了起来,后来那位住持暴病身亡,所以那本书便找不到了。”
呼动又说:“对,你要先确定在明末清初的时候,静心寺是什么规模,哪些房屋或者设施是清代以后建的,这些地方就可以排除在寻找范围之外。”
“你说得对,这一点也很重要。”山缘眼睛一亮。
呼动接着说:“最关键的就是分析那本书藏在哪才能不被外人发现。要设身处地分析,要以静心寺住持的观点分析,要以当时的心态分析。越接近当时的氛围,分析才越准确。”
“哦,对对对,这是最重要的!”山缘有点吃惊地说。
“同时,你也要把困难想得充分一点。”呼动顿了一下,“二三百年过去了,多少人都没找到,咱们就能找到吗?所以,这个寻找的思路一定要开阔,不能固守陈规。”
山缘点着头:“我明白!在寻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摸清楚具体情况,然后确定几个可疑点,最后在下手。”
呼动笑了:“是这个意思。”
山缘又好奇地问:“祝宇泽带走的那一本书会在什么地方呢?”
“这个事我和严会长一起进行了分析。”呼动答道,“祝宇泽在五十五岁时离开了静心寺,开始在全国各处寺庙游学,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在七十岁时回到了家乡盛达县灵台寺,七十五岁时病故该寺。”
“噢,那可不好找了,谁知道他会把书给谁了呢?”
呼动笑了笑说:“你乍一听觉得不好找了,因为祝宇泽去的地方太多了,见的人也太多了。其实仔细分析便觉得不难找。”
“你们分析出来了?”
呼动看了看山缘说:“你看看我们分析得有没有道理啊!那本书是祝宇泽的心血之作,在游学过程中他不会轻易送给别人的,而且他还会重点讲那本书的内容。也就是说,那本书就是他的讲稿。他要是把那本书给别人了,讲学就没得用了。”
“有道理,有道理!”山缘很有体会地说,“我在外边讲学的时候,也觉得有个讲稿比较方便。”
“所以,他在游学的十五年中应该不会把书给别人。”呼动继续说,“祝宇泽七十岁回到灵台寺以后,一般来说就不会在讲学了,那本书也就用不着了。这是候他可能会把书送给别人,也可能不会送,最后作为陪葬品一同入葬。到底是什么情况,就只有到灵台寺考察后再分析了。”
山缘突然明白过来:“你说得太对了!祝宇泽一定把那本书带到了灵台寺,有可能送人了,也有可能陪葬了,只有这两种可能。”
“但是,从现在掌握的情况看,我更倾向于是陪葬了。”呼动继续分析,“你想想看,他七十岁才回到灵台寺,这么大岁数一般来说就不会再收徒了;而且这个年龄来到灵台寺,也不会有特别近乎的人。所以,在这个地方他不会把书随便送给别人,只能陪葬了。”
山缘佩服地说:“你分析得太到位了!刚才我还是一头雾水,听你这么一分析立刻清醒过来,那本书很有可能是陪葬了。”
“这只是一种分析,具体灵台寺那边有什么情况咱们还不知道,所以还要到灵台寺进一步考察后才能有更加准确的分析。我和严会长的想法是,你先在静心寺查找,如果实在查找不到,我们再去灵台寺考察。”呼动说。
“行,就按你说的办!我先在静心寺查找一个月,如果找不到,我就跟你们去灵台寺。那个地方我也经常去,跟他们很熟,这样查找起来比较方便。”山缘很主动地说。
呼动轻松地笑了笑:“是吗,那可太好了!人熟好办事,到时候咱们一起去!”
山缘又琢磨着问:“如果那本书跟着祝宇泽陪葬了,在地下经历了几百年,还能完好地保存到现在吗?”
“这也是我想弄清楚的问题。”呼动毫不隐讳地说,“那本书在地下会不会发霉?或者是干裂,或者是虫咬,还能保存得那么好吗?这些还需要请教专家。”(首发、域名(请记住_三
“如果保存不好,我们打开祝宇泽的墓地也就没什么意义了。”山缘似乎有点担心。
“所以这一个方案只能放在最后,也就是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才不得不这么做。”呼动解释着,“咱们还是尽量在静心寺找吧!”
山缘似乎有了新的体会:“看来,那本书怎么找都不会那么轻松,都存在着一定风险,我们查找的时候还要小心点。”
“是啊!这方面一定要特别小心。”呼动提醒说,“千万不要找到了书却又因方法不当毁掉了书,那我们就成了罪人。”他看着山缘,“你去静心寺找书的时候,咱们要保持联系,有什么事及时商量,千方百计确保书的完整性。”更新最快手机端:/
山缘点头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