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万峰就又钻进了广播室用一包一毛三的代价把老洪那一套电烙铁设备借到了手。
回到姥姥家万峰开始他的研究创造。
先把那几个广播匣子里的喇叭拆卸下来,经过测试证明它们还可以工作后就用螺丝钉把它们两两一组上下并列牢牢地固定在小匣子里。
在匣子两边他预留了安装位置。
这个小匣子里面被他分成了三个部分,中间有隔板,这样两边放喇叭的地方就变成了一个小音箱。
可惜没有专业的低音喇叭只能用这玩意代替了。
制作音箱他也是有一套的,当年他制作的一对音箱惊掉了无数人的下巴。
上一世卡拉ok最早在红崖出现是九三年夏天,当时一台vcd四千多,加上组合音响就是一万多块。
这不是普通人能享受得了的。
到了九九年两千年左右,vcd的价钱直线降到了一千元左右,杂牌机在八百元左右,这才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卡拉ok也开始真正的在这个小城流行起来。
那时候一到夏天,从勇士公社到红崖县城的大道两边有很多唱卡拉ok的。
一台电视机,一套音响一个vcd就可以在道边开业了。
两块钱唱一首谁上去唱都行。
的万峰经常去唱,花了不少钱。
后来一想花这冤枉钱不如自己弄一套在家里爱怎么唱就怎么唱,反正自己有vcd,只要买个功放机加一对音箱就行。
心动不如行动,于是他就花了八百块钱买了一对音箱和一个功放机。
回来接上一唱,声音惨不忍听。
八百块钱的音响组合简直就是扔大街的货,声音能好到哪里去?
这不是问题,万峰可以自己改。
买放大版买元件改变压器,一个四百多块钱的破功放机竟然生生地被他魔改成了不次于人家过千元的产品。
而音箱被他贴了一百元卖给了同村的一个村民,他用卖音箱的钱买了一对直径二十厘米的低音喇叭,又买了一对高音后自己用组合版做了一对舞台造型的音箱。
音响效果是行了,但是有杂音,低音重的时候音箱就发出乌拉乌拉的声音。
麻痹的老子又不是苏联人要乌拉干什么!
原因找到了,制作音箱的板太薄了,一受声波的流动就会发生震动而产生噪音。
制作音箱应该用最低不低于一厘米厚的组合板,他因为头一次接触不太懂就,买得是那种只有三四毫米厚的板。
这个问题就不好解决了。
总不能拆了再重做一个吧。
万峰就跑大街上瞎溜达想辙,想用什么方法能解决这个问题,偏巧大街上公路队在修公路在滤沥青。
万峰一拍脑袋:有了。
他跑去要了一些没化的沥青回了家。
干啥?音箱板不是薄吗,不是有震动发出杂音吗!老子给箱体灌上沥青,看你还震动不!
为了防止灌好的沥青时间一长受震动而脱落,他在箱体上钉了一些钉子,在钉子上拉上了一些铁丝,最后把沥青化开兑了一些松香等可以加粘的物质把音箱的底部和边角全部灌上了。
结果怎么样?
什么杂音也没有了,音色杠杠的。
后期有专业人士看到万峰这无厘头一般的音箱眼珠子差点飞出来:这特么也行!
正因为有上一世的经验,现在万峰设计制作个小音箱完全无压力。
喇叭安好,把录音机机芯装在那个预留的稍带长方形的四方框里,接着就是安装变压器、计数器和连线。
待一切都弄好了以后,万峰深吸了一口气,插上了电源。
预留的指示灯亮了,这说明电源接通,喇叭里也有轻微的杂音。
万峰用稍微颤抖的手按下了录音机机芯上的键,前进、后倒,放音一切正常,只有录音键因为机盒里没有磁带的原因按不下去。
下面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
万峰拿出一本邓丽君的磁带放进了机芯里,按下了放音键。
“甜蜜蜜,你笑的多甜蜜,好像花儿开在春风里…”
尽管音质在万峰听来很一般,但好歹它是响了。
他制作的录音机成功了。
万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这玩意总算响了,那么接下来就该进行外表的美化了,虽然王河给刷了一层亮漆显得亮闪闪的,但这光秃秃的也单调了点。
不弄得好看点去卖给谁呀?
万峰的这台录音机算是个实验性的产品,没有安装收音机也没有安装电池盒,这就大大降低了它的成本。
录音机刚一出现的时候价格是上千元,万峰制作这种纯录放的机器当真有一天要卖也只打算卖三百元,收音机他可以不按,但是电池盒是一定要按的。
没有电池盒装电池青年们还怎么手拎肩扛地到街上装比?不装比怎么能显出牛比?不牛比怎么能…
麻痹的没词了。
万峰没有剥夺人家装比的权利,不但不剥夺反而还要大大的鼓励,他们都不装比他的录音机卖给谁。
他之所以没按电池盒是忘了买电池盒。
怎么最近出现好几次丢三落四的,一定是被栾凤影响了。
虽然他的录音机从外表看肯定赶不上马上就要出现的那些塑料壳的录音机,但如果在相同的喇叭下万峰相信他的录音机在音色方面绝对碾压对方。
再怎么他的木头壳子录音机可是按照音箱的标准设计的。
现在他只需要让它漂亮点就行,也就是给这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