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6没有中距拦截能力,这是它最大的缺陷,所以它的后期改进型就已经增加了连续波照射器,可以发射麻雀导弹了,到了后期,甚至能够发射aim-120这样的主动雷达引导的空空导弹了,战斗力立刻就上了个台阶。
只不过汉斯国现在就要有这种能力,所以,它就并不能符合汉斯国的需求了。
汉普顿对自己刚刚的失误感觉到了懊悔,他想要在近距格斗中战胜对方,看到对方已经逼近了自己的视距内,就要主动迎战上去了,谁知道,现在的歼十四战机,居然调转方向,打开加力!
他要干什么?他居然是要逃之夭夭?
汉普顿很是奇怪,看到对方要逃,他当然不能放过,立刻打开加力,同样追了上去。
论动力,现在他尾部的f100发动机,那绝对是这个时代最逆天的动力了,随着加力燃烧室冒出了澎湃的火焰,战机开始加速了,稍扁的机头刺破天空,已经进入了超音速。
地面上的观看的众人,都觉得很奇怪,汉国人搞的这是哪一出?
秦观心中却暗暗地赞叹陈瑞的聪明,他这么一搞,更是能够将f-16的缺点展示得清清楚楚啊。
两架战机都在同方向而行,歼十四在前,f-16在后,算是歼十四在逃跑了,这种时候,按说预警机就该判定f-16赢了。
“他们怎么不锁定?”就连布瓦洛都很奇怪。
“锁定了也没有用,f-16没有中距弹,现在他们的距离至少有三十公里,响尾蛇导弹是不能这么远攻击的,所以f-16是无计可施。”
没错,现在的f-16就是无计可施,当面对敌人逃跑,他们追击的时候,一旦距离过远,f-16就够不着了。
他们没有合适的武器!
说话的是比尔,他自己驾驶幻影2000落败,本来是不甘心的,但是现在,当看到陈瑞开始逃跑的时候,反而佩服起他来。
陈瑞完美地抓住了f-16的弱点!
不仅仅是距离远了够不着,更重要的好戏,立刻就要上演了。
驾驶舱内的汉普顿无比愤怒了,这是空战,这是对抗,你跑什么跑!
他前面的马赫表已经超过了1.6,对方还在加速,他也只能加速,但是,这个时候,他那机腹下面巨大的皮拖进气道,现在已经开始起反作用了。
战斗机的进气道设计,是一门很深入的学问,一般来说,低速的时候,进气道需要开口大一些,才能够供战斗机的发动机使用,等到高速的时候,开口就要小一些,因为这个时候和空气的相对速度大,靠着撞进来的空气就已经很多了。
所以,很多战斗机都拥有进气道的可调节装置,比如以前的米格-21常用的进气锥,到了幻影2000上也在用,只不过劈成两半,装在两边而已,这样,通过进气锥的前后伸缩来改变进气口的大小。
至于f-14,f-15这种矩形进气口的进气道,则采用了隔板的调节方式,总之都是有的,但是这种可调进气道,有一整套调节机构,就会带来重量上的增加。
对重型制空战斗机来说,是必须的,但是,对f-16来说,就不必了,因为它的定位就是在亚音速区间的高性能战斗机。
为此,f-16是个固定式的皮托管,大大地减小了重量,在1.6马赫以下,效率很高。
但是,一旦超过了这个速度,它就开始起反作用了,战机的加速,也就慢吞吞的了。
这完全就是它的定位有关系的。
现在,汉普顿依旧是在后面追的,但是,两架战机的距离,却开始扩大了,越追越远。
f-16的极速能够达到2马赫,但是后期的加速因为进气道的阻碍,那是相当缓慢无力的,要一点点地加速才行。
而前面的歼十四就不同了,它靠着dsi鼓包进气道,在各种情况下都有不错的效能,告诉冲刺能力也很强,很快就加速到了2马赫,于是,一骑绝尘,将对方甩在了后面。
后面追击的飞机,反而越追距离越远,在场的鹰国人的脸色,就慢慢地阴沉起来。
他们的劣势,暴露无遗了。
秦观的心中觉得暗自好笑,其实,己方的这种鼓包进气道,真正的探究者就是眼前的鹰国人。
洛马的工程师在90年代初就开始研究传统超音速进气口的替代方案。他们试图取消和附面层控制有关的复杂机构:附面层隔离板、放气系统、旁通系统。通过取消这些机构,可以减轻重量。
最后的研究结果就是dsi,或叫做鼓包式进气口。dsi去掉了附面层隔离板,进气口也整合到前机身设计中。在进气口前设计有一个三维的表面(鼓包)。这个鼓包的功能是作为一个压缩面,增大压力分布以将附面层空气“推离”进气道。进气道整流罩唇口的前掠设计可使大部分附面层气流溢出流向后机身。
可以说,dsi实际是针对常规进气道的进气口部分进行的改进。精心设计的三维压缩面配合进气口,不仅可以完成传统附面层隔道的功能,还可以提供气流预压缩,从而提高进气道高速状态下的效率,并减小阻力。
也就是说,它是避免f-16战斗机在高速下加速无力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随着进气道调节系统的取消,重量自然减轻。而对于未来作战飞机更重要的一点是,取消了附面层隔道以及压缩斜板等部件后,飞机的rcs可能大幅减小,显然有利于提高隐身能力。
当时他们探究的很成功,而且就是装在了f-16上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