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沈宇在剧组开工之前,打算先将那两个灯光师处理了。
结果还没等沈宇把人找来,就有不少工作人员陆陆续续的主动过来找他了,无一例外,全是灯光师、灯光助理,而他们找沈宇说的事情,也都是给那两个犯了错的灯光师求情。
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沈宇头天晚上为了把事情调查清楚,可是找了不少人过去问话的,就算这些人都跟沈宇相熟,但总有些人保密意识差,或者没觉得这事儿需要保密。
因此,昨天晚上沈宇把事情查清楚的同时,那对灯光师师徒就收到了风声,也猜到了沈宇多半会拿他们开刀。
因为沈宇一向重视幕后工作人员的关系,环宇影视在这一块的待遇比国内其它影视公司都要好上一些,而且从今年开始环宇影视又进入了高速发展期,活可不少,两两相加,呆在环宇影视的收入可比其它影视公司或者自己出去找活高多了。
这对灯光师师徒显然也不想因为这件事被赶出环宇影视,于是从昨晚开始就四处串门,拜托相熟的同事来帮他们求情,也就有了今天早上的这一幕。
又一个来请求的灯光师离开之后,沈宇趁着暂时没人来导演椅这边,有些无语的看向身旁的人,半是吐槽半是疑问的说道:“怎么回事?我都还没来得及动手,这上门求情的人就一个接着一个的了。”
“我知道,在剧组里面这种消息肯定传得特别快,瞒也瞒不住,但这些人为什么会跑来给他们求情?
“虽然都是灯光师,但他们两个的行为应该是在给同行抹黑吧?物伤其类也不是用在这里的吧?”
“因为他们不仅仅是同行,还是老乡,都是同一个村子出来的。”回答沈宇问题的,是《我的机器人女友》的制片人,元若晴,沈曦曾经的得力助手之一。
沈宇有些吃惊:“同乡?这么多人?这得有六七个人了吧,我们剧组的灯光师加上助理总共也就十来个,这就占了差不多一半了。”
元若晴点了点头,把她知道的信息通通告诉了沈宇:“其实这还算是少的了,因为我们公司当初从亚视接手了不少人,又从全国一些电视台里裁撤的人员里面招到了一些。”
“据我所知,其它很多影视剧组,不管是拍电影的还是拍电视剧的,他们那个村子里出来的灯光师能占到三分之二以上,甚至整个剧组的灯光师全是他们村出来的也有。”
“三分之二?这也太夸张了吧……”沈宇难以置信的说道。
因为环宇影视的项目比较多,有时候会临时雇用别的影视公司的幕后工作人员,比如搪人影视。
而作为一个合格的制片人,元若晴对于各个影视公司的摄制组也都有一定的了解,非常肯定的点了点头,说道:“确实如此,因为他们做得早,从九十年代就开始了,然后做出成绩的人又从村子里带挈同乡入行,最后慢慢就形成了这样的规模。”
听了元若晴的解释,沈宇才知道竟然还有这么一个专门出灯光师的村子,而且已经占据了国内影视行业的半壁江山。
这时,一直在旁边静静听着没有说话的执行导演之一,沈宇通过黄垒的联系请过来的乌尒缮也附和道:“这个村子在国内的影视圈里面其实还挺有名的,其实不光是影视圈,就我们广告圈里,很多灯光师也是出自这个村子。”
“最早差不多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那个村子有不少人出来打工,其中就有跑到电影剧组里面打杂的,然后剧组的灯光师看着人老实、勤恳、好学,就教了他们做了灯光助理。”
看来这个“灯光村”还真的挺出名的,乌尒缮停下之后,宁皓立刻接过话头,给自己师兄补充道:“灯光师这个职业,如果没啥艺术追求的话,其实是一件体力活,而对于能吃苦的人来说,用力气换钱再正常不过了,而且收入比在工地上还高呢。”
“学会最基本的手艺之后,那些人又陆陆续续跟了不少香江、大陆的剧组,技术也练出来了,收入也上去了,想起村子里还在吃苦的乡亲,就回去把事儿一说,带着他们一起出来打拼。”
“然后这个模式循环下去,通过这样的传帮带,多年以后,这个村子就成了有名的‘灯光村’。”
听完三人的介绍之后,沈宇总算是对这个“灯光村”有了个大概的印象。
吃苦耐劳,是相当不错的品德,也是灯光村能够发展壮大的原因之一,同样,这些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全国大大小小的剧组提供了足够多的灯光师,对国内影视行业的发展,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不过不好的地方也有,因为都是口耳相传和手把手的教学,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这些灯光师的审美水平和技术水平其实是有不小问题的,很多时候都需要有一个靠谱的摄影师来指点和把关。
除了那些跟过张乙謀、陈恺戨或者袁和枰等知名导演的剧组,并且善于学习,有时间学习的人以外,基本上这些灯光师哪怕在这个行业干得再久,除了经验会渐渐变得丰富以外,关于光影表现的知识水平其实一直都在原地踏步。
沈宇想起前世在网上看过的娱乐新闻,知名大炮,不对,知名大导演冯筱刚曾经就吐槽过,剧组里面除了主创,剩下的都是民工。
冯筱刚这话的本意应该不是瞧不起民工兄弟,而是在说专业电影人才的匮乏,也不是单指灯光师,而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