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回到明朝做权臣>第421章:解救史环

“恭贺老爷大喜了!”牢头把一个朱漆托盘放在合度面前,托盘中有一碗白米干饭,一块整方的闷炖老肥肉,一条巴掌长的小鱼,还有两个素菜和一碗汤,除此之外还有一壶酒。

在大牢之中,还能有这样的伙食,并不是因为合度享受到了特殊的照顾,而是因为这是人生当中的最后一顿饭——断头饭。

按照传承了千百年的规矩,无论犯下什么样的罪行,也不管身份高低,在行刑之前都能享受到这样的一顿饭食,走在黄泉路上也能落个饱死鬼。

自从知道了左梦庚造反的消息之后,合度就知道事情要糟,毫不犹豫的选择出逃,但布木布泰的动作更快,马上就将他“缉捕归案”锁拿下狱。

按照布木布泰的本意,还需要经过一场审判,至少要做出一副审判的样子来遮一遮脸,好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想不到的是,经过一场血腥惨烈的宫闱事变之后,鳌拜直接就把阿济格给宰了。

然后以先判后审的方式,先定了合度一个“斩立决”,然后才按上十几二十条大罪。

在历朝历代当中,“斩立决”从来就不是直接上去把脑袋砍下来,那么做叫做私行。

所谓的“斩立决”还需要由臬司衙门走一走流程,装模作样的“验明无误”之后,又刑部上奏朝廷进行最后的“勾绝”,然后才能正式行刑。

当然,因为合度是政治斗争的失败者,而掌权者恰恰是他的政敌鳌拜,既然连阿济格都当场杀了,这个“验明无误”和最后“勾绝”的过程肯定相当快。

按照约定俗成的规矩,一般情况下,都会“隔月”。

也就是说,上个月判了“斩立决”的犯人,都会等到下个月才会拉到菜市口上去,一来是为了腾出足够的时间走完流程,二来也是为了选一个黄道吉日,将凑到一起的人贩做集体行刑,可以节省行政成本。

但是,鳌拜似乎已经等不及了,把合度“凑”到了这个月。

望着桌上的饭菜酒肉,合度始终面无表情,既无人之将死的绝望,也没有临死之前的歇斯底里,反而是感受到一股莫名的悲哀。

自从被抓捕之后,合度早就料到会有这样的结果,这一点都不意外。

如果他是鳌拜的话,肯定也会这么干,成王败寇不过如此,没什么好说的。

他不仅知道自己完蛋了,还知道这大清国也完蛋了,一点点的希望都没有了,彻彻底底的死透了。

就算是那张启阳马上撤兵停止北伐,大清国也没救了。

在这几天的时间当中,他很难得的做过最彻底最深刻的反省,逐渐得出一个越来越清晰的概念。

大清国之所以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头就是从席卷天下的极盛巅峰,走到这风雨飘摇的最后时刻,完全就是因为自身的因素。

以少兵临大国,最关键的关键就是一个“快”字。

若是当初多铎能够一鼓作气荡平江南,说不准这大清国就会真的变成大清王朝,奠定万世不拔的宏图伟业。

一旦中途受挫,席卷天下的势头变成了僵持,就完蛋了。

大清国的政治结构和根本制度,注定了打不起消耗战,被对手反推回来也不过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已。

至于说多尔衮的死,以及多尔衮死后的迅速崩坏,则是完全无法避免的。

无论阿济格是不在主动撤出湖广,都不能避免最终的覆灭。

若是阿济格当初没有撤出湖广,而是不惜一切代价的进行坚守,反而会死的更快,但这泱泱大清国却可以多坚持几年。

若是阿济格留在湖广的话,豪格会更快的控制朝廷,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式,强行命令阿济格进行徒劳的抵抗,在牺牲了阿济格之后或许还能把战线维持在黄河一线,能给大清国吊一口气,但仅仅只是吊一口气罢了,却无力改变大局。

时间拖的越久,残明就可以倚仗江南的人力物力积蓄起更大实力,而清廷则死的更彻底。

无数次的推演,无数次的复盘,都是这样的结局。

唯一能够阻止这场灾难的办法只有一个:在多铎攻占了扬州之后,马上进行明清和议,而不是推翻猪一般的弘光朝。

让昏庸腐败而又不思进取的弘光朝维持下去,对于大清国有百利而无一害。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反思,也是最无用的马后炮。

就算当时的合度及时提出这个战略,也不会得到任何人的支持,因为当时的情形对大清国实在是太好了,大家的野心已经极度膨胀,早已忘记了自身最大的缺陷。

异族统治无法持久,一旦兵锋受挫就会形成战略转折,进而引发全盘崩溃,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但是现在,痛定思痛的考虑已变得全无意义,现如今这局势说什么都没有用了。

连自己的脑袋瓜子都保不住,还在想这个国家大事,有用吗?

死到临头,合度早已无话可说。

从来都不饮酒的合度默默的给自己斟了一碗酒,一口气喝了个底朝天,辛辣的滋味不仅没有起到麻醉的作用,反而让他更加痛苦。

他剧烈的咳嗽着,抄起酒壶喝了个精光,然后又好像发狠一般,把米饭和酒菜吃了个干干净净,连那碗汤都喝的涓滴不剩,然后就用一个很舒服的姿势躺了下去,仰望着不足一尺见方的小小天窗,望着窗外青蒙蒙的天色,努力不让自己去想那些可怕的情形。

“这酒一定兑水了,要不然我


状态提示:第421章:解救史环--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