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玄幻奇幻>抗战之最强兵王>第1709章 集结陇海铁路

日军派遣军总司令部中将参谋长石原莞尔是连夜前往到封城坐镇指挥,而被降职担任中部方面军参谋长的松井太久郎也是急忙来到封城这里,协助石原莞尔指挥。

目前日军12军是抽调了27师团,36师团,战车第一师团,自行火炮第一联队参战,13军这边也是抽调了22师团,61师团,独立榴弹炮第五联队参战,这四个步兵师团,一个战车师团,两个重炮兵联队,全部归属扫荡指挥部指挥。

同时在皖省徐城附近准备参战的骑兵第一旅团,骑兵第二旅团部队,同样是归属扫荡指挥部指挥,而对于出现在徐城内的新编第一旅部队,日军派遣军总司令板垣征四郎则是交给了12军和13军负责解决。

板垣征四郎要求13军抽调部队对楚王山一带的新编第一旅实施打击,从而让骑兵部队迅速进入到豫省作战,而12军部队则是需要抽调部队在豫省、鲁省和皖省交界的地方设置防线,以阻击鄂省回归的苏阳精锐旅部队。

日军是做出了明确的分工,而板垣征四郎这次的胃口不是很大,他只是想要吃掉在豫省和鲁省的豫鲁边军分区留守部队,在他看来,只要将新编第二旅,新编第三旅,骑兵警卫团,炮兵团等部队吃掉,就足以交差。

至于苏阳三个精锐旅,板垣征四郎也有信心应对,毕竟现在豫鲁边军分区的根据地,完全是被日军占领了。

漆黑的四周渐渐有了光芒,远处东方出现了鱼肚白,火红的旭日缓缓升起,一道道金色光芒照射在地面上。

封城,日军扫荡指挥部里,石原莞尔站在地图面前,脸上露出异常凝重表情。

随着皖省徐城附近出现新编第一旅部队后,在豫省和鲁省分散活动的留守部队互相取得联系,目前日军通过各方面的汇报,他们也感觉到了,苏阳留守部队有意在陇海铁路集结。

对于石原莞尔来说,现在他是希望苏阳留守部队能够集结到一起的,这样的话,他指挥的日军才能将其歼灭,如果这些部队继续分散躲避起来,日军根本就没有机会将他们一网打尽。

而石原莞尔积极抽调13军骑兵部队赶来,也是想要借助骑兵快速的机动性,从而获取作战优势。

“参谋长阁下,以目前各部的汇报来看,苏阳所谓的豫鲁边军分区部队是打算集结在陇海铁路东西两侧,他们很有可能会沿着陇海铁路推进,从而跳出皇军的合围圈。根据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苏阳部队武器装备精良,掌握不少的车辆,他们沿着铁路行动,可以加快速度,我判断苏阳所有部队可能会在皖省会和。”

松井太久郎站在石原莞尔身后,他脸上表情很平静,直接分析说道。

石原莞尔点了点头,对于这个分析,他是很认可的。

日军中部方面军实力最强的是12军部队,他们掌握着黄河南岸豫省和鲁省的地区,是完全对苏阳部队实施压制的,这次攻击日军更是全面夺取豫鲁边军分区根据地,不断压迫苏阳留守部队的生存空间。

虽然苏阳留守部队现在化整为零暂时能够躲避日军围歼,可随着日军不断增兵,豫省和鲁省日军不断配合作战,苏阳留守部队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最终他们会暴露,从而遭到优势日军部队打击。

石原莞尔等人判断,苏阳留守部队只有一个办法避免被彻底围歼,那就是离开豫省和鲁省。

现在苏阳部队有朝着陇海铁路集结的迹象,这更证实了他们的判断。

目光朝着地图看了一眼,石原莞尔迅速下达了命令。

他做出两点部署,第一点就是要求在豫省和鲁省扫荡围剿苏阳留守部队的日军各个师团,故意留出漏洞来,让苏阳留守部队在陇海铁路集结;第二殿就是要求在皖省的骑兵部队,迅速放弃沿着陇海铁路推进,从其他方向实施迂回,迅速赶到豫省作战。

石原莞尔的命令通过电台开始传达,日军各部很快就得到了命令。

参战对苏阳留守部队作战的日军各个师团开始放松警惕,他们逐渐任由苏阳留守部队朝着陇海铁路集结。

而在皖省的骑兵部队,也得到了命令,他们想要大规范迂回,从而躲避新编第一旅的阻击,只是现在日军116师团还没有赶到徐城这里,他们想要躲避新编第一旅阻击,还是有困难的,这支部队无法按时赶到豫省。

……

豫省和鲁省的作战始终都是总部首长和鲁省军区罗司令员关注的焦点,此时经过他们反复研究探讨后,罗司令员根据总部首长的建议,开始给苏阳发电,详细转达了总部首长的建议。

他们认为豫省和鲁省驻守的日军12军兵力雄厚,并且有着精良武器装备,如果苏阳部队继续在豫省和鲁省活动发展,必定会受到其限制,也始终都会处于他们合围中。

相对比12军的实力,日军13军实力比较弱一些,而且经过鄂省作战后,11军部队战斗力量受到沉重打击,部队损失很大,11军暂时没有任何攻击能力,反而受到华夏国第三,第五,第六,第九战区等部队合围,处境十分危险,在这样的情况下,日军13军必定会抽调部队,对华夏国第三战区和第五战区部队实施牵制。

13军要抽调部队牵制华夏国两个战区部队,以减轻11军的压力,这就意味着他们至少有一半兵力不能调动,所以总部首长认为苏阳部队是可以转移到皖省等地区进行活动,以联合该区域的新编第四军部队进行作战。

状态提示:第1709章 集结陇海铁路--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