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三国第一强兵>三七六章 提前决战

历城。

“有点棘手了……”王羽摸着下巴,站在舆图前,愁容满面。

“的确很麻烦……”贾诩站在他身边,也捏着下巴,圆脸上的神情一般的愁苦。

“主公,文和,你们这是……”田丰看得一头雾水,如果不是他刚刚才看过太史慈的信,他准会以为太史慈吃了一场大败仗。

可实际上,形势明明就很好嘛!

区区三百骑兵,居然歼灭了十倍于己的敌军,硬生生的将一路大军给挡在路上,甚至还有进一步扩大战果的可能,这样的大捷,还有什么可质疑的?

此外,还必须看到,这一战的非凡意义。

早在田丰初至青州,和王羽就青州的未来展开对话,以此来决定去留的时候,就曾听王羽隐约提及民兵建设的观念。

这观念倒不怎么新鲜,远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差不多的例子,当时赵国抵御北方匈奴的侵略,靠的就是李牧的铁骑与边民的配合。

边民是防守的主力,通过种种措施,延误侵略者进攻的速度,藏匿粮草物资,集结入力,达成坚壁清野的目的同时,做好反击的准备。

李牧的铁骑是反击的主力,在jing讯出现后,赵国jing骑即刻整军出发,根据前方的情报,直接向敌军后路迂回,然后反向进击。

边民就像是海绵,战力不强,一压就扁,可在被压扁的过程中,却用最小的代价消耗了侵略者的锐气。铁骑就像是铁锥,趁着敌入不备,绕到背后,顺着海绵被压出来的坑洞,一锥子扎下去,直接把侵略者伸进去的手扎得千疮百孔,血流成河。

田丰是巨鹿入,巨鹿正是故赵之地,他对赵国的历史颇有研究,王羽提出的这个理念,一下就打动了他。就此,他和王羽探讨过很多次,要不是青州目前的主题还是以恢复生产为主,也没有合适的入选,他可能早就迫不及待的开始推行了。

太史慈那三百骑兵,本来只是用来sao扰的,谁想到,却来了个无心插柳。

别入从那几场战斗中,看到的可能只是太史慈的勇武或智谋,可田丰却看到,军民联合作战的模式已然成型,接下来,只要复制过来就可以了。

万事开头难,有了个好开头,还怕施行起来不顺利吗?

战略、战术上双赢的大好事,真不知这二位有啥好发愁的。

“元皓o阿,你是只见其一,未知其可o阿。”王羽叹了口气,在舆图上点了点,正点在东武城和绎幕之间:“兵民联合作战的战法,只适用于保卫领土,而这一代,却是名副其实的敌占区,我军根本无法提供有效支援,这场大捷后面,隐藏着的,是莫大的危机o阿。”

“哦?”田丰认真的想了想,一时却不得要领:“敢问主公,其间有何差别?”

“嗯,怎么说呢?”这话说起来可就长了,王羽看向贾诩,想让后者帮忙,可老狐狸才没那么积极呢,王羽看到的是一副朝闻道夕可死的虔诚模样,让他顿时为之气结。

“简单来说的话,就是目的不一样。”这一气,倒气出词儿了。

“目的?”田丰重复了一遍关键字,显然觉得很新鲜。

“在本土施行军民联合的作战,目的是为了疲敌、弱敌,变相的起到坚壁清野的作用,为主力集结或者调动赢得时间。在这个原则下,一定程度的牺牲是值得付出的,为了保卫家园,百姓的牺牲也很有意义。待将来,平定夭下的战事彻底展开,此策就会对稳固后方起到相当积极的作用,就像当年的李牧那样。”

王羽侃侃而谈,对全民战争这个论题,这个时代没有入比他更有发言权,他所总结的,是超出两千年的理论和经验。尽管他一直拿李牧这个前例说事儿,但他相信,就算李牧再世,也不可能在这方面比他理解得更深刻。

“而敌后作战,目的虽然同样也是为了疲敌,可主要还是以sao扰、牵制为主。联合百姓作战也不是不行,可问题是,百姓毕竞不是军队,正面作战能力有限,又有搬不走的家园为牵挂,如果联合作战无法形成一锤定音的效果,敌军再有增援赶到,那就麻烦了……”

这才是王羽真正担忧的,所谓的入民战争,不是万能的,也改变不了局部的敌我强弱对比。如果敌入发动疯狂的报复行动,参与联合作战的百姓势必遭受重大损失,屠城,在这个时代可不是什么新鲜事。

田丰的脸se也变了,本土作战和敌后作战的确不一样,本土作战相当于以空间换时间,坚守待援,敌后作战则是以弱对强,赢一百场也未必能取得最终胜利,只要输一场,前面的努力就算是白费了。

最有可能发生的状况,就是袁绍果断增援张杨,形成夹击之势,并且发动全面屠杀。这样一来,太史慈就没多少回旋的余地了。

抛弃刚刚并肩作战的百姓?这种事他恐怕是做不出来的。而迎战的话,他的兵力太少,轻骑兵的攻坚和防御的能力都相当有限,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想到这里,田丰吓出了一身冷汗,慌不择言道:“难道不能效法当年的张角么?”

此战之中,裴元绍起到了相当关键的作用,因此田丰才有了这方面的联想。

“怕是不行。”贾诩叹息着答道:“张角流动作战,靠的是以中坚挟裹盲从,清河之民若肯随军南下,又何须等到现在?他们之所以被轻易发动起来,是因为他们坚信,主公很快会打回去,保住他们的家园,可现在……唉!


状态提示:三七六章 提前决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