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明朝最强工科生>第61章 脱色和澄清

白庙村一带的泥瓦匠大多有修筑陶器窑炉的经验,因此他们建起丁原设定的玻璃窑炉也很快,毕竟原理相通,只有细微之差。

在熟练工匠们的打造下,不到六天,一座崭新的玻璃窑炉就矗立在煤场边上了。

里面备有五座能够承载一千五百度高温的坩埚,不但足够烧玻璃的需求,还预留了一定的缓冲空间,保证即便出现一些意外,也不会把坩埚给烧了。

毕竟丁原手里只有理论,这些工匠们也没有实际经验,需要在理论的指导下工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瑕疵,因此各种设施的设计搭建都要有一定空间的缓冲区,保证试验失败的情况下也不损坏实验器材。

石英石、石灰石、纯碱这三种原材料研磨成粉,在坩埚中烧到1200度以上,足足烧了有四个多时辰,烧到热得发白,这些固态的原材料终于融化成了滚烫黏稠的玻璃液。

丁原就守在玻璃窑炉附近,一得到第一锅玻璃液烧成的消息,立刻冲进了热气腾腾的窑炉房间。

“趁热把均匀的搅拌起来,把玻璃液里的气泡搅拌出来。”丁原一边安排任务,一边朝几个伙计挥了挥手。

立刻便有三个伙计手持大铁混子围到了高炉周围。

这些大铁混子都是丁原提前找铁匠打造好的,一共准备了十几根,长度足足有四五米。丁原让这些伙计在玻璃液冷却之前,不断的搅拌坩埚中玻璃热液,把玻璃热液中的泡沫尽量搅拌冒出。

搅拌两个字看着简单,但也不是光拿着大铁棍子去搅和就足够了。

而要在盛放着玻璃液的坩埚之中放入搅拌器,这是一个用耐火泥制成的中空的圆筒,利用一个挂钩,让伙计可以操作大铁棍子在玻璃液内晃动。

这种搅拌方式虽然看似笨重原始,不够先进,效果却出奇得好,只要搅拌的时间足够长,不仅绝大多数气泡能够消失,玻璃液里面的结石也全都消失了,质地均匀,透明度很高的玻璃液就得到了。

别说是用来制造肉眼看不到瑕疵的玻璃器皿了,早期的时候,那些对镜片质量要求极高的光学玻璃,都是使用这种办法制造出来的。

因此用在这儿可是说是牛刀小试了。

几个工匠累得浑身冒汗,用大铁棍子搅拌了小半个时辰,气泡是快消失了,可玻璃液也快要冷却了。龙的一千零一夜

房子脱色澄清室只用了一天就盖成了,丁原安排史铁柱等人接着开始试炼第二锅原料。

烧制成玻璃液之后,在脱色澄清室先加入了研磨成粉的硝石。

硝石的效果立竿见影,加进去之后,玻璃液立刻变成了透明质。

之后便是澄清。

能查阅各种知识内容的丁原自然很清楚,明朝末年比较容易弄到的澄清剂是两种。

一是砒霜,二是食盐。

砒霜的澄清效果更好,可一来成本太高,二来操作的危险度也高。

再说了,如果让工匠们知晓了要在烧制过程中往玻璃液中倒入砒霜,他们心理上估计也无法接受。

流传到民众那里,还指不定传成什么样子,对玻璃制品的销售肯定不利。

因此丁原决定还是使用食盐这种价格相对低廉,工匠们也不用担心人身安全的澄清剂。

倒入食盐之后,由于澄清反应,玻璃液的温度再次升高,内里也产生了许多大气泡。

整个粘稠的玻璃液像是火山口的岩浆一样。

再一次叫来那三个膀大腰圆的粗壮伙计,丁原让他们仨在脱色澄清室搅拌了起来。

果然,按这样的操作方法操作再次将锅取出之后,玻璃液中的气泡几乎完全消失。

滚烫的玻璃液的黏稠度减低了,玻璃液变得十分均匀,流淌起来目光可见的顺畅滑润。

最后就是让经过了如此多步工序的玻璃液流入模具,等待冷却成型。

这一次,新鲜出炉的玻璃杯晶莹剔透,光彩照人,而且气泡极微极少,肉眼完全看不出来。

把玩着这第一批新鲜出炉的玻璃杯子,丁原难掩心中欢喜,长长的出了一口气,银子啊,都是银子啊。

之后只要制作新的模具,就可以生产出更各式各样的玻璃器具了。


状态提示:第61章 脱色和澄清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