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天下安康>第一百二十六章 以身殉道

这个时候,已经该向高颎辞行了。

高颎亲自将黄明远送到门外,黄明远也赶紧此行圆满,准备要离去,这时高颎犹豫再三,突然问道:“明远,你是至诚君子,不会瞒我,我想请你告诉我,太子到底是不是真的意图谋反?”

黄明远一愣,不知道高颎怎么突然问到这个,千防万防,到底还是让高颎问出来了。

这是敏感话题,说不得啊。

高颎也是憋了一上午,终归有些事情还是放不下。

黄明远苦笑一声说道:“老相国,你都远离朝堂,不问是非了,何苦再关心这些琐事,给自己招致灾祸啊?”

高颎也是满脸无奈地说道:“明远,有些东西我信守了二十年,到头了终是大梦成空,可是夙兴夜寐,我终究是不甘心啊,你总得让我知道这份信守值得不值得啊。”

黄明远无奈地摇了摇头,总有些人有些事,让你本来已经石化的心肠再度柔软下来。

黄明远只得说道:“当夜的确是东宫的将士突袭大兴宫,围攻大兴殿,差一点就拿下了圣人,至于太子,在这里面扮演了什么角色,明远不知道。不过明远倒是希望是太子策划的此事,哪怕他就是再无君无父,只要也是一个悲剧英雄。太子为储君二十年,至少也给太子留一份颜面吧。”

高颎听完,忍不住捂住脸,一脸痛苦的样子。黄明远都说到这里了,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怕是又是一招借刀杀人。晋王导演了这出兵变,除掉了太子,而最后太子被卖了还在为晋王数钱。

是啊,黄明远说得对,给太子留一份颜面,至少让太子不至于贻笑万年。

高颎有些倾颓,恹恹地难以释怀。到最后不知道经历了怎样的心里波动,才喃喃地说道:“这样对自己的兄弟,又凭什么可能善待天下人?”

“高公,天下大势已定,晋王已经是太子了,不要再纠结前事了。高公宰执天下二十年,所见所闻者,比此事更荒唐者,不知凡几。若是高公愿意会渤海老家,还是尽早筹谋,早些离开长安这个是非之地。若是高公还是放不开,那明远希望高公能够给太子写一封贺表,全了太子的脸面。”

高颎笑道:“我一庶民白身,凭给人什么写贺表啊。”

黄明远有些急言道:“高公,天下人没人把你当成白身。”

“我写了,他就会听吗?”

“高公,慜太子已经去了,这是事实,无论如何,向前看。现在不是说太子能不能为君,而是怎么让太子做个好皇帝,你历经世事,应该明白。今年一年,动荡剧烈,人心涣散,大隋经不起动荡了。太子因为地震之事,根基不稳,需要高公这封贺表来稳定形势。高公,为了你,也为了大隋,请上这封贺表吧。然后借着这个人情求太子帮帮忙,或许能够让高公回乡。”

高颎摇摇头,凄苦地说道:“回乡,哪里是我的家乡。我这长安待了一辈子,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走不了了,圣人不想让我走,我也不想走,我得看着我穷首白头一辈子的大隋。”

老人家有些痴了。

看着黄明远和儿子期盼的目光,高颎终究还是同意了。他不是向谁屈服,而是为了这个国家可以忍辱负重。

“明远啊,你的好心我懂。你也不用再劝我了,我去写这封贺表就是了。你说得对,现在晋王是太子了,改变不了,得让太子做个好储君啊。”

高颎推开了儿子的搀扶,转过身去,一个人颤颤巍巍地向正堂走去。谁能想到,当年那个宰执天下的高颎,如今背驼得这么利害。

黄明远看着这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充满了敬意。或许历史上的高颎自己已经知道自己的结局了,但仍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做了一个殉道者。

杨坚去世后,杨广任命高颎为太常。这其实算是一个与高颎和解的行为,只要高颎愿意臣服于杨广,双方相互之间,君臣相得,一笑泯恩仇了。

可惜高颎最终没有按照杨广的剧本去演这一出好戏。杨广下诏收集北周、北齐的乐工和天下的散乐,高颎上奏制止;杨广奢侈靡费,又发起修筑长城的劳役,高颎劝谏;杨广对启民可汗恩宠和礼遇太过分,高颎劝谏;杨广宠信虞世基等人,高颎劝谏······

杨广忍了三年,或许最后杨广也厌了,终于找了一个理由处死了高颎。

历史上最后高颎后不后悔黄明远不知道,但这份坚守,令人崇敬。

黄明远和黄明襄在高颎的哀伤中离开了高府,如来时一样匆匆而去。回去的路上,黄明远才有机会问道:“明襄,高相国的情虽重,但我们承不起啊,今日你有些冒失了。”

黄明襄说道:“大兄说得是,可黄家底蕴太浅薄了,真的到了纷乱的时候,没有这些盘根错节的力量来用,终究较之关陇世家多有不如。我现在拜了高相国为师,即使未来高相国有事,我也不过是厌了太子。哪怕不做官了,较之这份收获,也是值得的。”

“六郎,你想得太简单了。太子和高相国都是执拗的人,太子登基之前高相国故去还好,若是太子登基后高相国仍然处处谏言,太子不是一个不会杀人的人。到时候你想没想过夹杂到太子和高相国之间,自己如何自处啊。”

黄明襄一笑,说道:“兄长才是多虑了,兄长想没想过,若是真的有这一天,兄长会怎么做?这跟今日兄长是否拜高相国为师有关系吗?”

黄明远一愣,有些


状态提示:第一百二十六章 以身殉道--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