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大明护花郎>第264章 妙答顺治

走的乏了,孝庄和顺治被请入禅房小憩。早有人将备好的三屯营火勺和几样精致小菜摆了上来。

蓟镇知府介绍道:“皇上,太后,这火勺是明代蓟镇总兵戚继光传下来的,不仅入口酥香,而且放上一个月也不会坏,可以当做军粮呢。”

知府大人又指着一碟香椿芽拌豆腐,道:“这碟香椿芽拌豆腐,看起来平平常常,但吃起来可是味道绝佳呀。特别是这香椿芽,用的是景忠山独有的红香椿,红梗红叶,色泽鲜艳,口感鲜美,味道香醇。采下的香椿芽无论大小均为五瓣,用热水浸泡以后汤色鲜红,而其它地方的香椿是没有这个特点的。”

“还有更奇的,红香椿往年都是春天冒出嫩芽,到了夏秋这个时候,叶子已经变肥变大,无法食用了。但偏偏今年,时令已经过了夏秋,但偏偏有的香椿树又冒出了嫩芽,正好摘下来献给皇上和太后尝鲜。看来,我大清皇上和太后真是洪福齐天呀,连时令都特意为皇上和太后让路了呢。”知府大人又补充道。

听了知府大人关于时令的话,姜毅差点没笑喷,这些香椿芽不过是一直放在冰窖里的,哪来的什么时令为皇上和太后让路?这位知府大人大言不惭地信口开河,难道不怕犯了欺君之罪?

但是看孝庄温和的脸色,竟然是默默地接受了这种说法。

哦!姜毅明白了,皇家更需要给自己镀上一层神秘色彩,特别是刚刚入主中原的大清爱新觉罗氏,而这位知府大人恰恰是深谙其中奥妙呀。

孝庄尝了尝红香椿,频频颔首:“嗯,是不错,这景忠山红香椿如此可口,我看,以后就作为贡品吧。”

蓟镇知府闻言大喜,趴在地上叩头道:“多谢太后!皇上和太后指定景忠山红香椿为贡品,乃是我蓟镇万千百姓之福啊!”

在姜毅的引领下,顺治和太后在众人的簇拥下,来到了山南的知止洞。性在和尚已经候在洞外。众人看性在虽然衣衫破旧,但干净整洁,且举止得体,不卑不亢,不由暗暗称奇。

顺治好奇,进入洞内查看了那滴水之处,拍手叫到:“额娘,这里真的有哟。”

孝庄知道那些传说多是人们的附会,微微一笑。两位太监急忙把顺治扶出洞外。

顺治走到性在面前,拉住性在的手,道:“你就是性在师傅吗?姜毅和我提起过你,说你已经在这山洞里面壁九年了。”

“皇上,贫僧就是性在。”

顺治发现性在和尚的头上冒着热气,手心发烫,不由好奇地问道:“性在师傅,你的头上为何冒热气啊?”

性在双手合十,恭谨答道:“皇上,性在头上冒的是佛家迎君瑞气。”

性在这句话回的很有水平,众人不由暗暗称奇。

“性在,你的手怎么也这么热呢?”顺治摸着性在的手,又问道。

“皇上,贫僧终日烧香持火,所以手是热的。”性在道。

顺治又摸了摸自己的手:“可是,为什么朕的手这么凉呢?”

性在一怔,小顺治可能只是随口一问,但自己若是随便一答,便显得没意思了。

姜毅也为性在捏了一把汗,手凉可能是在山中受到风吹的缘故,也可能是顺治今天身体不太好的缘故,但性在总不能实话实说,说皇上身体受了风寒。你又不是御医,凭啥那么说?

“皇上的手之所以凉,是因为皇上兵权在握呀。”性在不慌不忙地回答道。

众人知道,性在这是在利用“兵”与“冰”的谐音,来回答顺治的问题。大家都在心底对性在刮目相看。

顺治想起姜毅刚刚讲过的那个传说,又问道:“你为何不去别的山上修行,却偏偏选择了景忠山呢?”

性在指了指山上的青松翠柏,道:“苍松翠柏满青山,景忠佛光佑真主。”

这一次,性在又用“满青山”的青字,暗喻了大清的“清”,还赞颂了顺治为真主。

顺治指着又粗又高的松树问道:“这是什么树呀?”

性在答道:“这是万年青。”

在这里,性在巧妙地用“万年青”比喻“万年清”,借指大清江山万年长青。

众人对性在的回答更感新奇了,有的人已在一旁悄声议论开来。

性在的回答,巧妙地迎合了满清入主中原后,渴望江山永固的特殊心理。虽然有很多恭维的成分,但回答的巧,回答的妙。孝庄面露微笑,频频点头。

顺治看额娘高兴,当场宣布:“性在,等朕狩猎完毕回京后,即宣你入京,为朕讲经传法。”

“阿弥陀佛!谢主隆恩!”性在拜谢道。

看性在和尚并未拒绝入京,姜毅不禁心中纳闷,按照常理,出家人倡导静修,是不愿意再入红尘的。性在面壁九年,修行的意志已经无比坚定了,他怎么会如此痛快地答应了顺治的邀约?

想到上一次性在所说的那些话,姜毅心中揣测,难道性在要一展他的抱负吗?

……

数日之后,顺治一行来到了围场。

围场这个地方既有辽阔的草原,又有茂密的丛林,珍禽异兽众多,确实是行围打猎的好地方。御林军扎下大帐,奉迎皇上、太后入帐,当地官员纷纷前来请安。

一连几天,狩猎颇丰。顺治虽然年纪尚小,但不愧是努尔哈赤的后代,上马飞奔,提弓射箭,竟然样样不输成人。打下的十几只狍子、兔子、野鸡被侍卫们挂在树干上炫耀,每每经过,顺治都要骄傲地扬起下巴颏,那


状态提示:第264章 妙答顺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