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仙侠修真>汉世迷殇>第三十四回 论权谋明争暗斗 献仙丹笑里藏刀(四)

昭帝听了霍光的一番应对后却并不着慌,微微一笑说道:“关于这场仗大司马想来是早已胸有成竹了,不过依我看来还是暂且缓一缓吧。首先,匈奴虽然调集了大量精锐集中于西部,但是未必敢遽然动手。乌孙在西域崛起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它的领地内水草丰美,牛羊健壮,国力强盛,尤其是它的军队实力在西域来说是首屈一指的。别忘了当初的乌孙被月氏灭国后,乌孙王子猎骄靡潜逃到匈奴被单于收养,他对于匈奴铁骑的作战风格和套路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后来猎骄靡借助匈奴势力驱赶走了位于现在乌孙所在位置的月氏,迫使其南迁,其战斗力可见一斑。这种凶猛顽强的战法在乌孙军队中一直被继承保持了下来,若是和匈奴两军对垒,乌孙的勇士并不会畏惧退缩,只是其国土面积和人口有限,士兵数量大大少于匈奴精锐而已。匈奴人对此也是清楚得很,若没有充分的准备,绝不会贸然挑起两国之间的生死之战。更何况乌孙在西域还有不少盟国,倘若真地和匈奴动起手来,唇亡齿寒的道理不会不懂的,这些盟国为了自己的利益也绝不会坐视不管,势必要联合起来一起抗匈。再说,轮台和渠犁两地驻扎有汉军,人数虽少却训练有素,再加上他们对西域人文地理熟悉,战力不可忽视,也可以就近驰援乌孙。所以两国真地开战,乌孙短时间内未必会输,从大汉境内发兵赶到乌孙完全是来得及的。其次,朕虽然不懂行军打仗的诀窍,但是古人说得好,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当匈奴全力以赴与乌孙开战后,我大汉多分出几路兵马,按大司马所说的,至少两路互相照应着直接出酒泉驰援乌孙是可以的,但还不够。还应该多分出一路兵马奇袭已经有些空虚的匈奴后方,这样一来,远离匈奴腹地在外征战的精锐铁骑不仅腹背受敌,连回家的路都要被切断了,哪能不惊,恐怕我大汉大军还未出边境,匈奴大军就要闻风而动做出相应的调整了,哪里还有心思再与乌孙鏖战。这样,我们不费一兵一卒便为乌孙解了围,同时也打乱了匈奴的兵力部署,让其首尾不能相顾,军心大乱之下匈奴铁骑的战力大打折扣,还怎么能是好整以暇的汉军的对手。所以,我们不必着急动手,直接上去和匈奴硬碰硬并非上计,等到乌孙那边有了动静之后再说,可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只要我们暂缓动手,董光禄他们自然会出使龙城平安归来,不会殃及性命。同时,我们还有了充分的准备时间,在西北和北方囤积粮草,这样,将来动起手来,我们后备充足,自然心中不慌了。”

昭帝对于为什么要暂缓出兵的近一步解释,让霍光顿时哑口无言。

底下刚才还安安静静不想卷入这场争论的文武百官尽皆动容,心里在赞赏年轻天子英明决断的同时,也纷纷私下交头接耳不约而同赞成昭帝的主张。

霍光知道今天自己颜面尽失,待看到以往对自己恭恭敬敬惟命是从的百官似乎都一边倒地支持昭帝后,更是恼羞成怒,不禁红着脸大声说道:“陛下百般推脱,不愿出兵,是不是心里有些胆怯了?行军打仗可不是在后花园里儿戏作乐,说说笑笑就行了,光纸上谈兵又有什么用呢?”霍光刚说完这句话,便立时后悔了。

他和昭帝正在对一个决策据理力争,然而霍光这句话的意思却分明是瞧不起年轻皇帝,偏偏又说不出瞧不起的理由,这有点像两个人吵架,一个人理屈词穷却又不服气只能耍无赖开口大骂一般。

果然,昭帝听了霍光最后这句话,脸色大变,说话的嘴唇微微颤抖:“先帝一生征伐四方,大司马何时见他怕过?朕身上流淌的是他的血液,难道还会怕打仗不成?暂缓出兵的道理朕已经说得明明白白的了,大司马还是要坚持己见,我想无外乎是借着打仗的事由,把范明友扶持起来。前几年出征乌桓其实本可不战,还不是大司马出于私心为了提拔自己的女婿,硬是拿无数大汉男儿的热血去成就自己的功名利禄。”

昭帝这几句话正戳中了霍光营私结党的软肋,现在他已经完全丧失了理智,冲着昭帝大声说道:“那就请陛下下诏发兵吧,不管任用谁为领军的将军,老臣都绝无二话。”

“大司马说什么就必须要是什么,这是朕的天下?还是大司马的天下?”昭帝猛地一拍御案,上面的纸笔都被震落了一地,随后便嚯地一下站起身来扬长而去。

霍光见到平日里温文尔雅的昭帝发起了雷霆之怒,显然是动了真气,最后那一句话分明是责备自己独霸朝纲,两人之间已是在大庭广众下彻底撕破了脸,看来这裂缝是再也无法弥补缝合了。

处于气头上的霍光脑袋里空空的,也是一句话不说气咻咻地大步流星走出朝堂,向着未央宫外走去。

大殿中只剩下一堆目瞪口呆的文武百官,每个人都在回味着昭帝临走时所说的那句话,心中感慨万千,却是没有一个人再开口说话。

深夜,未央宫皇帝寝宫中,昭帝望着蜷缩在自己身边轻纱飘飘楚楚动人的上官皇后,心里一阵烦躁。

想起白天在朝堂上霍光一副目中无人的霸道样子,简直不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昭帝心中的气就不打一处来。

若是在以前自己幼小时,霍光说什么便是什么,昭帝并不会违拗他。

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自己已经长大,就算不能亲自理政,事事还需要大司马


状态提示:第三十四回 论权谋明争暗斗 献仙丹笑里藏刀(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