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府设立后,实行流官治理,全境以遵义县为中心,招收大量外籍汉民入遵义定居,以补充战乱流失的人员,加强政权统治与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境内减少的人口逐渐增多,农业生产开始恢复,商业贸易与工艺技术、修造等各行业均得发展。
平播以后,明军驻守遵义,承担安全、防守任务;同时承担耕种田土的责任,以替代俸禄。朝廷还允许“一人在军,合家前往“,无妻室者皆予婚配。新开土地或无主田土雇人耕种,以作公费。
在整个遵义军民府,现已开垦的田地有六百九十余万亩,水牛约一千五百余头。这其中土地大半是万历二十九年平定播州之乱后,汉民大量迁入后开垦的,现在各地还在陆陆续续的开垦中。其中军田有九十余万亩,及卫所每名士兵30亩土地,这其中六亩是士兵的“冬衣布花”之费,自种自食。
而黎安明了解到,自家有田地一万余亩,都是上等田,算是本地的一个大地主了。
至于人口方面,到上个月为止,除了本来的士兵家人以及流官的家属外,迁移到军民府的汉民已经超过六十万人了,加上原播民,妥妥的超过了一百万人口了。
随着汉民的进入,中原的耕作技术进一步推广,龙骨水平、筒车、铁犁、铁耙等新式农具引进和广泛使用,提高了农村生产能力。农产品种类增多,黎安明发现,除了小麦、水稻等常见农作物外,军民府内居然已经小规模的开始种植玉米了,本来他还准备大规模的引进呢。在现代黎安明只知道玉米在中国的种植年份已经超过470多年了,他还真不知道这里居然已经开始种了,本来他还以为一直在沿海才有呢!不过遗憾的是,土豆、番薯等农作物还没有人种,看来他得派人去收购了。
此外,茶叶、蜂蜜、靛青等产量提高,农副产品向外交流速度加快,自由集市贸易规模增大,农业经济快速发展,与全国的交往日益密切。
银钱方面,黎文海经过几年的奋斗,加上管辖地有一个朝廷的银矿和自家私开的一个小金矿,库房有银约十万两不到。然后就只剩城里面的几间店铺了,基本上每月有一千两银子的进账。
初看时,黎安明还被这些银子给吓到了,不过后来仔细一算,这点钱真心不多........
光是每年固定上下打点各级官员就得花费一笔不小的银子,还不算平常偶尔的应急打点。除此之外,府里每月消耗得也不小,更别说还得加上黎文海养的五百家丁了。这样杂七杂八的算下来,黎安明真是吓了一大跳,好像还真没剩什么了。
黎安明除了大概查看了一下自家的产业,他还顺便去看看遵义驻军的军备,不过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看完他终于知道这支军队两年后为什么会全军覆没了。
整个军民府武备库,竟然只有盔甲有三千七百三十余副,军服稍多一些,有七千二百余件。此外合力弓五百六十余张,弓弦七百七十余条,大箭七万七千五百余支。腰刀三千二百余把,长枪三千三百根,还有藤牌,把,狼筅,钩枪。铁尖扁担,大棒若干。马鞍仗,辔头,肚带,滚肚,木绊,草铡,绊马绳等黎安明不认识的东西若干副。这里很多东西他都是第一次见,更别说认识了。
火器方面有鸟铳三千七百余门,手铳三百余把,搠仗四百余根,锡鳖七百三十余个。火箭大概九千二百枝,箭篓五百余个。油罩一百余个,火绳一千二百余根。还有药管,铅子袋,铳套,火药,铅子若干。里面最宝贵的就是虎蹲炮二十三门,相应的配套还算齐全。除此之外,还红夷大炮五门。
不过黎安明大概看了一下,很多武器都已经生锈了,怪不得都说卫所兵没战力呢!
到傍晚的时候,黎安明才有些意犹未尽的结束了这次摸底之旅。
看来接下来有得忙了,不光要赚钱,还得造枪造炮,除此之外,还得训练一支新军才行。
“少爷,荃叔已经在等您了!”一路想着事情,二人不知不觉就快到府了。而吴洋远远的看见管家黎荃在朝这个方向张望着,不由得开口提醒道。
p.